象棋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是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生前發表的最後一部中篇小說。小說表面上講述了一條從紐約開往南美的輪船上一位業餘西洋棋手擊敗了西洋棋世界冠軍的故事,實際上講訴了納粹法西斯對人心靈的折磨及摧殘。作為人文主義者的茨威格借這篇小說表達了他對納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這種文學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象棋的故事》作為反法西斯的重要作品不斷受到後人的傳誦。

基本信息

簡介

《象棋的故事》作為反法西斯的重要作品不斷受到後人的傳誦。可惜他本人沒有看到法西斯最後的崩潰。由於對時局的絕望,他和他的夫人在1942年獲悉新加坡陷落後在 巴西服毒自盡。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史蒂芬·茨威格史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出生於19世紀後期,一生跨越了兩個世紀,經歷了26世紀那兩次慘絕人寰的世界大戰,他親眼目睹了歐洲從繁榮走向衰敗的歷程。因此,在後期的創作生涯中,他用激情點燃人們的心靈,用人道主義維護和平與正義,反抗殘酷的戰爭。二戰爆發時,茨威格曾想投筆從戎,後來還是決定拿起筆和納粹作戰。在此期間他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反戰作品。《象棋的故事》是他站在猶太人的立場上,用猶太人的意識和心態看待這場戰爭,並用一個猶太人悲愴的心靈去感受戰爭對人尤其是對猶太人的傷害。

創作歷程

希特勒上台後,茨威格的作品在德國、奧地利遭到全面查禁,使他“失去與昨天和過去的一切聯繫”。流亡生活使茨威格感到壓抑,但他仍以頑強的毅力完成了他的回億錄,同時創作了他生前發表的最後一部中篇小說《象棋的故事》。

茨威格痛苦地看到法西斯對西方世界的踐踏與殘暴,他只好將自己放逐到遙遠的巴西,以避開嚴酷的現實。與此同時,他感到無可奈何。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如果人失去了自己立足的土地……人就挺不起來腰扳,人就變得越來越沒有把握,越來越不相信自己。”這既是潛隱於《象棋的故事》中的主題,也是茨威格對生活現實的感受和尋求死亡的原因。他在寫了《象棋的故事》短短的五個月後,就自殺身亡。

人物介紹

B博士

象棋對常人來講是普通的遊戲,對B博士來說卻是他囚禁歲月中唯一擁有的精神運動。接觸到那本棋譜之前,他是一位貴族世家與皇室保持緊密聯繫的、思維縝密的律師,也正因為他的身份,思想的高端、特殊性,被囚禁後才急不可耐地要找到一件什麼事來消磨可怕的靜止的時間,為的是保持精神的正常運轉,不被無窮無盡的虛無與沉寂打垮。蓋世太保供給吃喝,卻要從精神上腐蝕他,從靈魂的潰敗擊中他,迫使他說出所謂的機密。可以說,用下象棋,並且是一人分飾黑白雙方的下法來挑戰精神的極限,是B博士被逼無奈但也是唯一的精神運動方式,如果他沒有幸運地偷到那本棋譜,極有可能這位高智商高情商的貴族將被納粹惡毒的心靈桎梏折磨至投降、發瘋,抑或B博士堅持不說而長年無事導致腦死亡而終結一生。作家之所以選取“找到棋譜一艱難度日一精神分裂後遺症”這樣一條情節發展線索,無非是更複雜更戲劇化地塑造傳奇人物,更富表現力地展示“象棋”這種遊戲為人的精神注入的偉大力量。遊戲之於B博士,是可悲可嘆的精神拯救。

琴多維奇

他在其他方面“看來智力低下得令人難以置信”,唯獨在下象棋這件事上顯示出特殊的高超才能,因而成了一個“古怪的天才”,或者“神秘的笨蛋”

目錄

家庭教師

灼人的秘密

恐懼

熱帶癲狂症患者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月光巷

情感的迷惘

一顆心的淪亡

看不見的收藏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

巧識新藝

象棋的故事

附錄

茨威格1936年用英文寫的簡歷

絕命書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人”的話題是從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中就已經被人們廣泛談起。一般地認為是關於的人權力的學說。同樣這個主題也橫貫在了茨威格的小說創作中。但他並不是僅僅用於啟蒙,啟蒙的意義在他那裡已經很薄弱了。人的主題被茨威格賦予了雙層的含義,一方面是對“人性”的關注,另一方面是對“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本能)的發掘。這兩方面在《象棋的故事》中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象棋的故事》是戰爭對人性壓抑的一個典型例子。小說中的B博士就是如此,納粹分子企圖用無窮無盡的時間和空間的空虛來摧毀人的靈魂和意志,從而達到令其招供的目的。雖然B博士以頑強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粉碎了納粹的陰謀,但讀者卻看到了在高度的空虛下B博士靈魂的苦悶與心靈的扭曲。當一天中的所有時間與象棋結緣之後達到了短暫的緩和,但緩和之後又是一種極度的緊張。“只有象棋”和“只有空虛”的差別也不大,同樣免不了受到精神的扭曲。雖然是B博士擁有了高超的棋藝,但他卻永遠擺脫不了象棋對他心靈的壓抑,以至於在下棋的過程中差一點就又一次達到精神錯亂的狀態。

在《象棋的故事》中讀者可以看到,人生來就有抵抗孤獨的本能,只有將自己置於紛繁的外界環境中才能有所發展。但B博士面對的卻是一片虛無的空間與時間,對他來說一切都成了空白,圍繞他的是一種徹頭徹尾的空虛。面對這種孤獨,B博士動用一切的心智與其作鬥爭。剛開始是朗誦詩、背兒歌、背法典條文、演算算術等。但就像他說的,“在空虛中,我的記憶力什麼也抓不住。我已不能把思想集中在任何事情上。”這種瘋狂的鬥爭在得到那本象棋棋譜後暫時達到了緩和,但在他將棋譜背誦了上千遍的時候,一切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於是他又“自己同自己下棋”,從一天有計畫的幾盤開始,一直到後來的一盤接一盤發瘋似的互相挑戰。在任何時候他都沒有放棄動用可能的方法與空虛作著頑強的鬥爭。儘管他最後還是達到了一種精神錯亂的狀態,但讀者仍然可以看到博士已經將人的“抗孤獨的本性”發揮到極致。

在《象棋的故事》當中,出現了兩處場所,一是“我們”乘坐的輪船,二是B博士曾經被關押的囚房。這是兩處有限的物理性的空間。這兩種空間實際上也在建構著不同的社會關係。在船上這個空間裡,“我”、象棋冠軍琴多維奇、商人麥克柯諾爾、B博士以及船上的乘客,構成一個小小的社會,一個小小的社會關係網的縮影。他們因為“象棋”而交織在一起。

而第二處場所,即B博士被關起來的小房間,則人為地把各種社會關係切斷,B博士處於一種孤立無援的境地,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對話,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傾聽。這種空間就猶如投入荒無人煙的孤島,遠離各種社會關係、人際關係,而更為可怕的是這樣的空間幾乎是一片空白的。除了床、一張小沙發、臉盆等幾件可見的用具,什麼東西也沒有,沒有筆沒有紙,沒有任何可以幫助思維思考的東西。四面都是空白的牆。

在這樣一個房間裡,B博士唯一感受得到的是孤獨與虛無,精神處於一種極度空虛與孤獨的狀態。在這種孤獨當中,B博士的思維是清醒的,正是如此的清醒才愈加痛苦。因為他完全不知道時間的流逝,時間對他來說已經失去了意義。一天24個小時,一個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一天是86400秒,每一秒的流逝都伴隨著思維的運轉。除了思考——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沒有別的事情可以打發時間。這就猶如把個人的思維置於茫茫的宇宙,空洞、遼闊而不著邊際。空間的廣闊性在這有限的狹小房間裡得到了無限地擴大與綿延,這是人內在的精神空間的廣闊,空洞而沒無邊際。

B博士在精神上所遭遇的痛苦與折磨比肉體上所受到的摧殘更為嚴重,這種傷害也更為持久,幾乎是毀了一個正常人的一生。B博士的遭遇深刻地批判了納粹法西斯的不人道及其暴虐。這其實也反映了茨威格在流亡的過程中所經受的精神遭遇。是茨威格內心痛苦的掙扎與獨白。

藝術特色

茨威格以一個棋手博士的自述來講述了整個故事。作品對博士面對孤獨的抵抗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做了詳盡、精闢的描寫,從剛開始的無助到得到棋譜後的欣喜,再到最後的絕望,在心理的變化過程中讀者看到了納粹統治下的那個社會。

一個是在其他方面近乎白痴、行為粗俗卻又有著象棋奇才的世界冠軍,一個是二十多年未動過棋子,居然能預測近十步內的棋局,並輕鬆戰勝世界冠軍的奇人。通過這兩個在現實中近乎荒誕的傳奇人物,作家以其特有的心理分析的手法展示了法西斯匪徒對人的精神和心靈進行的駭人聽聞的折磨。作品雖然完全是虛構的,缺少生活的真實,但其強烈的歷史真實和心理真實卻契合了那個瘋狂的戰爭年代,使得故事令人信服。

《象棋的故事》具體地體現了“內向寫作”的特點。他以一個棋手博士的自述來講述了一個人的經歷。作品對博士面對孤獨的抵抗過程中的心理變化作了詳盡、精闢的描寫。如果說心靈是一口井,那社會就是一個巨大的黑洞,茨威格讓讀者通過這口井,窺見了整個的黑洞。

茨威格這種由內而外的展現有著更強的藝術感染力,讓讀者隨著心靈的波動一齊跳動,在與心靈的接觸中與整個社會緊緊相依。它能吸引人,更能打動人,能讓人更全面地認識這個社會。這是茨威格的現實主義小說中最具“殺傷力”的寫作手段。

作品影響

發表於1941年的《象棋的故事》是史蒂芬·茨威格生前創作的最後一部小說,同時也是他中篇小說的代表作。這部作品集中地體現了茨威格在中短篇小說創作及敘事手法上的一些典型特點和技巧。

作者簡介

史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小說家、詩人、劇作家和傳記作家。

出身富裕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日後週遊世界,結交羅曼·羅蘭和弗洛伊德等人並深受影響。創作詩、小說、戲劇、文論、傳記,以傳記和小說成就最為著稱。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反戰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一九三四年遭納粹驅逐,流亡英國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與幻滅中自殺。

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象棋的故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長篇小說《心靈的焦灼》,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傳記《三大師》和《一個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