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小說表面上講述了一條從紐約開往南美的輪船上一位業餘西洋棋手擊敗了西洋棋世界冠軍的故事,實際上講訴了納粹法西斯對人心靈的折磨及摧殘。作為人文主義者的茨威格借這篇小說表達了他對納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這種文學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可惜他本人沒有看到法西斯最後的崩潰。由於對時局的絕望,他和他的夫人在1942年獲悉新加坡陷落後在巴西服毒自盡。然而《象棋的故事》作為反法西斯的重要作品卻不斷受到後人的傳誦。內容概要
茨威格以一個棋手博士的自述來講述了整個故事。作品對博士面對孤獨的抵抗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做了詳盡、精闢的描寫,從剛開始的無助到得到棋譜後的欣喜,再到最後的絕望,在心理的變化過程中讀者看到了納粹統治下的那個社會。
《象棋的故事》講述:一個智力低下的船夫的兒子在一次調侃中偶然地被發現了其近乎天才的象棋才能,於是其養父便不失時機地把他培養成了世界冠軍。就在一艘從紐約開往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遠洋客輪上,“我”有幸遭遇了這位象棋奇才,並通過一點小伎倆獲得了與其對弈的機會。然而半打棋手被世界冠軍輕易地就擊潰了,直到一位神秘的B博士的中途加入才使形勢大為扭轉。“我”出於好奇了解到B博士竟然二十多年未動過棋子。德國法西斯吞併奧地利時,他遭暗算被囚於大旅館徒有四壁的單間內,無比空虛孤寂中靠一本偷來的棋譜培養了象棋才能。但這種沒有棋盤、沒有對手的長期自我對弈使得他精神分裂乃至瘋狂。為了證實自己能否像正常人那樣下“一盤在真正的棋盤上用具體的棋子跟一個活人做對手的棋”,B博士接受了與世界冠軍的對弈,並在第一局中獲勝。第二局棋時世界冠軍感覺到了B博士的強烈焦躁與急切,以惡毒的緩慢出擊使得B博士的精神分裂,再次出現而陷入狂亂的自我對弈之中,最後在“我”的提醒下才恍然清醒過來而告別了棋局。
一個是在其他方面近乎白痴、行為粗俗卻又有著象棋奇才的世界冠軍,一個是二十多年未動過棋子,居然能預測近十步內的棋局,並輕鬆戰勝世界冠軍的奇人。通過這兩個在現實中近乎荒誕的傳奇人物,作家以其特有的心理分析的手法展示了法西斯匪徒對人的精神和心靈進行的駭人聽聞的折磨。作品雖然完全是虛構的,缺少生活的真實,但其強烈的歷史真實和心理真實卻契合了那個瘋狂的戰爭年代,使得故事令人信服。
作品評析
“人”的話題是從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中就已經被人們廣泛談起。一般地認為是關於的人權力的學說。同樣這個主題也橫貫在了茨威格的小說創作中。但他並不是僅僅用於啟蒙,啟蒙的意義在他那裡已經很薄弱了。人的主題被茨威格賦予了雙層的含義,一方面是對“人性”的關注,另一方面是對“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本能)的發掘。這兩方面在《象棋的故事》中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象棋的故事》是戰爭對人性壓抑的一個典型例子。小說中的B博士就是如此,納粹分子企圖用無窮無盡的時間和空間的空虛來摧毀人的靈魂和意志,從而達到令其招供的目的。雖然B博士以頑強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粉碎了納粹的陰謀,但讀者卻看到了在高度的空虛下B博士靈魂的苦悶與心靈的扭曲。當一天中的所有時間與象棋結緣之後達到了短暫的緩和,但緩和之後又是一種極度的緊張。“只有象棋”和“只有空虛”的差別也不大,同樣免不了受到精神的扭曲。雖然是B博士擁有了高超的棋藝,但他卻永遠擺脫不了象棋對他心靈的壓抑,以至於在下棋的過程中差一點就又一次達到精神錯亂的狀態。
在《象棋的故事》中讀者可以看到,人生來就由抵抗孤獨的本能,只有將自己置於紛繁的外界環境中才能有所發展。但B博士面對的卻是一片虛無的空間與時間,對他來說一切都成了空白,圍繞他的是一種徹頭徹尾的空虛。面對這種孤獨,B博士動用一切的心智與其作鬥爭。剛開始是朗誦詩、背兒歌、背法典條文、演算算術等。但就像他說的,“在空虛中,我的記憶力什麼也抓不住。我已不能把思想集中在任何事情上。”這種瘋狂的鬥爭在得到那本象棋棋譜後暫時達到了緩和,但在他將棋譜背誦了上千遍的時候,一切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於是他又“自己同自己下棋”,從一天有計畫的幾盤開始,一直到後來的一盤接一盤發瘋似的互相挑戰。在任何時候他都沒有放棄動用可能的方法與空虛作著頑強的鬥爭。儘管他最後還是達到了一種精神錯亂的狀態,但讀者仍然可以看到博士已經將人的“抗孤獨的本性”發揮到了極至。
《象棋的故事》具體地體現了“內向寫作”的特點。他以一個棋手博士的自述來講述了一個人的經歷。作品對博士面對孤獨的抵抗過程中的心理變化作了詳盡、精闢的描寫,從剛開始的無助到得到棋譜後的欣喜,再到最後的絕望,在心理的變化過程中讀者看到了納粹統治下的那個社會。如果說心靈是一口井,那社會就是一個巨大的黑洞,茨威格讓讀者通過這口井,窺見了整個的黑洞。
茨威格這種由內而外的展現有著更強的藝術感染力,讓讀者隨著心靈的波動一齊跳動,在與心靈的接觸中與整個社會緊緊相依。它能吸引人,更能打動人,能讓人更全面地認識這個社會。這是茨威格的現實主義小說中最具“殺傷力”的寫作手段。
創作背景
茨威格出生於19世紀後期,一生跨越了兩個世紀,經歷了26世紀那兩次慘絕人寰的世界大戰,他親眼目睹了歐洲從繁榮走向衰敗的歷程。因此,在後期的創作生涯中,他用激情點燃人們的心靈,用人道主義維護和平與正義,反抗殘酷的戰爭。二戰爆發時,茨威格曾想投筆從戎,後來還是決定拿起筆和納粹作戰。在此期間他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反戰作品。《象棋的故事》是他站在猶太人的立場上,用猶太人的意識和心態看待這場戰爭,並用一個猶太人悲愴的心靈去感受戰爭對人尤其是對猶太人的傷害。
希特勒上台後,茨威格的作品在德國、奧地利遭到全面查禁,使他“失去與昨天和過去的一切聯繫”。流亡生活使茨威格感到壓抑,但他仍以頑強的毅力完成了他的回億錄,同時創作了他生前發表的最後一部中篇小說《象棋的故事》。
茨威格痛苦地看到法西斯對西方世界的踐踏與殘暴,他只好將自己放逐到遙遠的巴西,以避開嚴酷的現實。
離開了歐洲,初到巴西彼特羅波利斯,茨威格夫婦的生活安排得頗為舒適悠閒。白天寫作,晚上散步,或者夫婦對弈。茨威格當時正好在起草《象棋的故事》,便買了一本棋譜和綠蒂一起把著名的棋局演示一番,以便了解下棋的訣竅和棋手的心理。
但是茨威格內心苦悶,他無法克服內疚的心情,當千百萬人在歐洲進行殊死鬥爭的時候,他卻躲在南美過著平靜安逸的生活。他對自己的處境也極為不滿。人們還是把他當作一個流亡分子,一個沒有祖國的作家。他憎恨那個國家,可又說那個國家的語言,真是非驢非馬,是一朵輕雲,一片浮萍,漸漸地他如此渴望的安靜和孤寂,開始使他苦悶。
時事還是使人憂愁,歐洲局勢的進一步惡化,德意日軸心國的建立,茨威格預見到戰爭剛剛開始,還會持續下去,美國遲早要捲入這場戰爭。想到戰火會燒到美洲大陸,他擔心他眼前的寧靜又會被打破。他終於打破自己築起的籬笆,直接和納粹進行鬥爭。
二次大戰爆發時,他曾一時衝動,想要投筆從戎,為打敗希特勒直接效力,可是英國人不理睬他的這股正義的熱情。如今他決定拿起他最得心應手的武器——筆——和納粹作戰,寫出他生前最後一篇傑作,也是殺傷力最強的反法西斯作品——《象棋的故事》。
1942年1月初《象棋的故事》完稿。
與此同時,他感到無可奈何。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如果人失去了自己立足的土地……人就挺不起來腰扳,人就變得越來越沒有把握,越來越不相信自己。”這既是潛隱於《象棋的故事》中的主題,也是茨威格對生活現實的感受和尋求死亡的原因。他在寫了《象棋的故事》短短的五個月後,就自殺身亡。
作者簡介
史蒂芬·茨威格 (1881-1942),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出身於富裕的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後去世界各地遊歷,結識羅曼·曼蘭和羅丹等人,並受到他們的影 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事反戰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20世紀20年代赴蘇聯,認識了高爾基。1934年遭納粹驅逐,先後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與感覺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
茨威格在詩、短論、小說、戲劇和人物傳記寫作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見長。代表作有小說《最初的經歷》、《馬來狂人》、《恐懼》、《感覺的混亂》、《人的命運轉折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危險的憐憫》等;傳記《三位大師》、《同精靈的鬥爭》、《三個描摹自己生活的詩人》等。茨威格對心理學與弗洛伊德學說感興趣,作品擅長細緻的性格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遭遇和心靈的熱情的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