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漢字]

豎[漢字]

豎,shù,直立,直立的,與“橫”相對,豎立。豎井(一種垂直的礦井)。豎琴。豎起耳朵聽。

基本信息

基本釋義

(豎) 繁體字:豎 異體字:丨豎

漢字筆形之一,自上往下。

上下的或前後的方向,與“橫”相對:豎著寫。

舊稱未成年的童僕,小臣,引申為卑賤的:童豎。豎子(a.童僕;b.鄙賤的稱呼,如“豎子不足與謀”。亦稱“豎小子”)。

詳細解釋

豎、豎

shù 會意。字從臤(qiān),從立。“ 臤”意為“掌控臣屬”。“立”指“立君”。“臤”與“立”聯合起來表示“王者為屬國立君”。 本義:王者掌控屬國之君的廢立。 引申義:1.王者為屬國立嫡、立儲。2.屬國嫡子。屬國儲君。3.小臣、宦官。4.童僕。5.童子。6.對人的蔑稱。 轉義:1.物件的樹立,直立。2.縱,與“橫”相對。 說明:1.大國之君可以隨意干預屬國之君的廢立,今天指定嫡長子為儲君,明天又廢了他,改立嫡二子,這全憑大君一時的個人喜好,屬國之君或儲君毫無人格可言。屬國之君雖貴為一國之君,可是在大國之君的眼裡,他無異於身邊的小臣、宦官。同樣,屬國的儲君,在大國之君的眼裡,亦無異於身邊伺候自己的童僕。所以“豎”字有以上的引申義。2.“豎”字或寫作從政從立,見《漢語大字典》袖珍本第1169頁。字中的“政”指“大國之政”。“政”與“立”聯合起來表示“為屬國立君、立儲是大國之君的政事、要事”。3.“豎”字或寫作從臤從豆,見《漢語大字典》袖珍本第1542頁。字中的“豆”指豆莢。豆莢中包含了一系列同胞種子,古人以此將它比喻為一群同胞兄弟。所謂“立嫡”、“立儲”,就是從像同莢之豆那樣的同胞兄弟中指定一個為儲君。故字從豆。

【動】

豎,豎立也。——《說文》

豎,立也。——《廣雅》

槐樹自拔倒豎。——《後漢書·靈帝紀》

(佛印)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明·魏學洢《核舟記》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三國魏·邯鄲淳《笑林·長竿入城》

又如:豎櫃(一種直立的較高的柜子,前面開門,有的裝有隔板或若干抽屜,多用來存放衣物等);豎一個目標來向它射擊

比喻

又如:豎臣(小臣);豎宦(宦官)

書法的直筆畫,從上一直向下〖verticalstrokeinChinesecharacter〗

努者,中心豎畫也。——張紳《法書通釋》

又如:王字是三橫一豎

童子,未成年的人〖boy〗。如:豎子(小子。含貶義);豎兒(小人)

古時對人的蔑稱、賤稱〖fellow〗

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史記·留侯世家》

又如:豎夫(低賤的人);豎儒(對知識分子的鄙稱;沒見識的儒生);豎褐(古代童僕或窮人所穿的粗布短衣)

對宦官的蔑稱〖eunch〗

閹豎恐終為其患。——范曄《後漢書》

姓.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臣庾切《集韻》《韻會》上主切,並音裋。《說文》豎立也。《徐曰》豆器,故為豎立。《後漢·靈帝紀》槐樹自拔倒豎。《魏志·鍾繇傳》起偃為豎。
又《韻會》貞也。《字彙》直也。
又《廣韻》童僕之未冠者。《列子·說符篇》鄰人亡羊,請楊子之豎追之。《宋書·周朗傳》婢豎無定科。
又內廷之小臣也。《周禮·天官》內豎掌內外之通令,凡小事。《注》豎,未冠者之官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注》豎,左右小吏。
又凡鄙者皆曰豎。《史記·留侯世家》豎儒幾敗乃公事。《晉書·阮籍傳》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又姓。《左傳·昭十六年》鄭大夫豎柎。
又《韻會》通作裋。《史記·秦始皇紀》寒者利裋褐。《注》一作短,一作豎。謂褐衣豎裁為勞役之衣,短而且狹,故謂之短褐,亦曰豎褐。《荀子·大略篇》衣則豎褐不完。《注》僮豎之褐,亦短褐也。《集韻》或作。
又《正韻》《字彙補》並殊遇切,音樹。《通鑑》龎涓曰:遂成豎子之名。胡三省讀去聲。 《集韻》籀作䝂。或作。俗作豎,非。

部首筆畫

部首: 立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9

五筆86: jcuf

五筆98: jcuf

倉頡: leyt

筆順編號: 225441431

四角號碼: 27108

鄭碼: kdxs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7AD6

拼音是shu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