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山廟

這塊石碣立於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鑲嵌在小廟的東牆上。 它長僅40厘米,寬也只有32厘米,體形狹小,看似貌不驚人。 這在將近200年前的清代,實屬難得。

簡介

滎陽市賈峪西500米許,靠近賈峪河處有一座小山峰,因其形似谷堆,人稱谷山。山巔除有一古柏外,原有一座小廟,俗稱谷山廟。它始建於明代,清嘉慶年間重修。附近的民眾又稱它為祖師廟。儘管由於歷史悠久,風雨剝蝕,廟已成殘垣斷壁,但它遺留至今的一個小型石碣(石碑的一種),卻因其碣文之故,讓凡看過的人終生難忘。

來歷

這塊石碣立於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鑲嵌在小廟的東牆上。它長僅40厘米,寬也只有32厘米,體形狹小,看似貌不驚人。但它鐫刻的碣文,卻非常珍貴。碣文說:“饑饉荐臻,人相食,繼之瘟疫流行,死者大半。”又說:“嘉慶十八年(1813年)十二月十九未時地震,廟宇頹崩。”碑文把斯時重大自然災害,如荒年、瘟疫、地震等慘狀如實記錄,確實有點“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憶苦思甜、昭示後人的意味。這在將近200年前的清代,實屬難得。

值得一提的是,為增強真實性和感染力,碣文還把當時的糧價記錄在案:“麥每斗價錢一千二百文,米每斗價錢八百五十文,蕎麥種每斗價錢一千二百文,谷種每斗價錢一千文。俱十三桶斗。”如此具體詳細地記錄糧價,以印證碣文的真實性,實不多見。從中不但可以看出自然災害的嚴重,對社會影響之大,也為我們了解清代中期的經濟以及物價狀況,提供了難得的歷史資料。筆者認為,列出糧價,似與建廟納捐集資多少有關,但不管出於何種目的,碣文列入當時糧價,有其特定意義,值得後人研究、深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