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諸文綺(1884~1962),名人龍,上海縣人,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清末,入日本名古屋高等工業學校攻讀染織專業。宣統二年(1910年)工科舉人。創辦啟明染織廠,開創絲光染織,打破日本對中國染織業的壟斷。染織業同業公會特製銀盾一枚贈授給他,譽其為中國絲光染織業的鼻祖。民國25年(1936年)他在閔行獨資創辦文綺染織專科學校。民國26年校舍剛落成,即被日軍占為海軍駐地。抗戰勝利後,為籌建學校奔走,自任校長,聘請工程師任教。設定實習工場,置辦紡織機械的印染設備。為解決學校生源,又創辦文綺高級中學。積極參加愛國活動,“五卅”慘案發生後,參加抗日救國會,在日軍侵略上海時,慰勞十九路軍。解放前夕,參加民主建國會的愛國活動,為避免迫害去香港。北京解放後,應周恩來邀請赴京共商國是。1962年4月12日在香港病逝。
個人履歷
1886年2月出生於上海。1904年上海龍門師範學堂結業。1904—1906年任上海江海關職員。1906—1910年留學日本,在名古屋高等工業學校攻讀化學。1910—1913年任清政府農工商部部員,後兼任無錫縣立實業學校校長,江蘇省立工業學校染色科主任教員。1913年創辦啟明絲光染廠。1916年合辦大立布廠,後併入啟明廠。 紡織廠1919年合資創辦永元機器染織廠,大新染廠,任總經理。1923年創辦大中染料廠、萬源織廠。1927年集資創辦閔行浦海銀行。1936年在閔行籌辦文綺染織專科學校。1937年在神州法政專科學校、南洋醫科大學任教。193—81949年集資創辦中國染織銀行,一度因拒任偽職,避居香港。1945—1949年創辦文綺染織專科學校、文綺高級中學,任校長。1949—1950年任上海市工商聯合會籌備委員。1950—1962年赴香港經營家庭農場,後於寓所安度晚年。1962年4月病逝於香港。
生平簡介
出生
諸文綺,名人龍, 江蘇省原籍江蘇省武進縣南門諸家村,1886年2月出生於上海。諸文綺出身於商人家庭,1904年在上海龍門學堂結業後,考入上海江海關,任職員。
1906年
東渡日本,先入語言學校補習日語,次年考入名古屋高等工業學校,改讀化學並取得上海縣勸學所助學金。1910年諸文綺學成歸國,經清政府留學生考試,成績優異,被授予進士銜,並派任農工商部部員,後兼任無錫縣梁立實業學校校長。
1911年
諸文綺任江蘇省立工業學校染色科主任教員兼教全校英文課程。任教期間,他研究紡織機械設計和製造,製成棉線絲光機並試製絲光線獲得成功。於是他投身經營實業。
1913年
起至抗日戰爭初期,他歷盡各種艱辛,興辦了多家企業,成為一名實業家。這期間他還和親友集資在上海閔行創辦浦海銀行,任董事長。抗日戰爭期間,他又聯契約業集資創辦中國染織銀行,任常務董事兼總經理。
1936年
諸文綺在閔行鎮東首黃浦江邊購地三十餘畝,捐資興學,籌建文綺染織專科學校。1946年建成開學,自兼校長。
1947年
他又在閔行創辦文綺高級中學。1948年11月,他和上海工商界人士章乃器、包達三等人,經中共黨組織安排,從香港到北平。1949年5月上海解放,返滬任上海工商聯合會籌備委員。1950年諸文綺離滬定居香港,經營以飼養肉雞為主的家庭農場,以後在寓所安度晚年。1962年4月患病逝世,終年76歲。諸文綺在上海解放前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先後擔任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華人委員,納稅人會臨時招待委員,法租界納稅華人常務監察委員,上海市商會執行委員,染織同業會主任委員,中國國貨產銷協會理事等社會公職。他在投資興辦及與人合辦的企業中所任職務還有:星華地產公司董事長,寶康銀行常務董事,中國布業銀行、中孚信託公司、中國綢業銀行、中國職業保險公司、大新化學廠、中國國貨公司等二十餘家企業的董事與監察人。抗戰前,他曾任上海紗布、證券、物品交易所經紀人。1946年擔任屬慈善事業的廣慈教養院董事長。諸文綺留日期間,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九·一八”事變後,他偕同友人積極參加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運動,還參加上海實業界人士的星五聚餐會。1946年參加民主建國會,投入民主愛國運動。
技術成就
諸文綺聰穎逾人,學識廣博,自日本歸國後,目睹紡織品市場上外貨充斥,深為憂患。當時國內民眾生活中必需的絲光線也不能生產,只能向日商洋行訂購,利權外溢嚴重。1911 年,他在江蘇省立工業學校任教員時,邊教學、邊研究紡機設計和製造,自行設計、繪製棉線絲光機圖樣,委託合眾機器廠加工製造。棉線絲光機是絲光線生產的關鍵設備,因棉線漂、染都可以用手工操作,而鹼液絲光必須用機器。該樣機完成後他又設計絲光線生產工藝程式,以半手工式,經多次實驗,試製成功絲光線。於是他專心經營實業。1913年,諸文綺集資數千元,在上海北四川路橫濱路創辦啟明絲光染廠,自任總經理。該廠採用西法絲光工藝,生產出質量可與進口貨媲美的產品,銷路甚暢,除供應江浙市場外,還遠銷華南、華北各地,一時供不應求。在此期間,他經研究試驗,獲得了在絲光鹼液中加入豬油,以增加滲透,提高質量的創新經驗。1914年,他潛心創名牌產品,向北洋政府提出申請,獲批准專利五年使用雙童牌註冊商標,生產各種絲光線,並設立發行所。雙童牌絲光線產品在巴拿馬博覽會上獲特等獎,聲譽日隆。染織同業公會特別製成銀盾一枚,譽之為絲光業鼻祖。諸文綺在發展實業的同時,注重技術改造,以提高生產效率。1916年,啟明染織廠將提花木織機改進為鐵木動力機。1924年他研製出色織布打樣機,解決了長期以來在設計新的花色布樣時因必須先上布機試織樣品而造成大量布匹浪費的問題。這種打樣機不僅在色織業中被普遍套用,在毛紡織行業中套用也很廣。
1911年以後,在北洋政府統治下,帝國主義列強向我國大量傾銷貨品。當時英、美紡織工業發展迅速,機制棉紗、棉布(俗稱洋紗、洋布)大量運華出售,民族工業處境極為困難。諸文綺崇尚實業救國,在絲光線生產獲得成功之後,決心擴大規模,興辦紡織實業。
1913年,他創辦啟明絲光染廠。1916年兼併合資創辦的大立布廠,改名為啟明染織廠,設立染、織兩部,生產花色絲光線府綢、線呢、被單、毛巾被、浴巾、檯布、圍巾等。為擴展生產經營,在南市製造局路徽寧會館,租地建造新廠房,並在今延安東路設發行所。1918年7月14日《申報》記載,“啟明廠營業數最初不過數萬元,而至1917年底已超過百萬元。”啟明染織廠的生產規模,在當時上海染織工業中,名列前茅。1919年秋,諸文綺先後與人合資創辦永元機器染織廠和大新染廠。1923年他又集資10萬元創辦大中染料廠,同年又合資創立萬源白織廠和上海萬源二分廠,生產坯布。經營規模日益擴大。諸文綺深感金融調劑對企業的發展關係重大。當時帝國主義憑藉不平等條約,在我國租界設立銀行,控制上海金融。他即從事籌組銀行,於1927年先後創辦浦海銀行和中國染織銀行,任董事兼經理,致力於調劑同業間的資金往來,博得同行的好評。諸文綺深知企業要發展,同業必須協力合作,於1919年創議組織染織同業公會。公會成立後,他被推舉為主任委員。
諸文綺興辦染、織生產和染料製造工廠,設立發行所,經營銀行,融產、銷、金融於一體,興辦的實業順利發展,為我國早期紡織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諸文綺以百年樹人,造福桑梓的胸懷,用經營實業所得,建設學校,培育人才。1936年,他依照私立學校辦學規定,籌足基金,聘請教育專家及染織工業界知名人士為校董,組織校董會,在閔行鎮東,黃浦江邊拓地三十餘畝,建造校舍及染織實習工場,置備機械、儀器、標本、圖書、校具。經積極籌備,文綺染織專科學校獲準立案,計畫招生開學。這時,“八·一三”抗戰爆發,滬閔相繼淪陷,校舍被日軍憲兵司令部侵占,學校遭受浩劫。雖然辦學一開始即受挫折,但諸文綺並不灰心,迨抗戰勝利後,他復集中財力,修葺校舍,補充設備,積極復校。當時地方上無水、電供應,他自置發電和抽水設施,重組校董會,改訂章程。文綺染織專科學校終於在1946年秋,正式招生開學,他自兼校長。該校是一所三年制專科學校,設染織科,招收高中畢業生,傳授紡織、印染技術。1949年7月第一屆學生畢業。1950年併入私立上海紡織工學院,之後又經院系調整,併入華東紡織工學院(即今中國紡織大學)。
諸文綺辦學有方,治學嚴謹,有一套嚴格的科學管理制度,他聘請上海交通大學等著名學校的名教授以及紡織印染企業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來校上課;他重視課堂教學與生產實踐的結合,學校有實習工場,寒、暑假期間由學校介紹學生到紡織、印染工廠實習,畢業前另有畢業實習;他重視對優秀學生和貧困學生的資助和培養,設立獎學金和工讀制度,品學兼優者可獲甲等或中等獎學金,經濟困難者可申請工讀,利用課餘時間,為學校做服務性工作,免繳學雜費。學生畢業時由學校設法介紹職業。文綺染織專科學校共有兩屆學生畢業,計百餘人,離校後都發展成為紡織工業的技術骨幹。
諸文綺是位深受學生尊敬的好校長,是青年的好榜樣,學生至今緬懷他,對他的辦學業績和創業精神以及對學生的諄諄教誨,感念不已。在辦學期間,諸文綺不僅千方百計籌捐經費,還不顧年老體衰,每日乘車顛簸往來於滬閔之間,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他勤勞儉樸,和藹可親,視學生為子弟,自比為學生家長,經常與學生談心,勉勵學生要“為學校的榮譽,為輕紡工業這根民族工業支柱,做增強和加固的工作。”他為畢業生的題詞是“信、勤”二字,這也就是他畢生身體力行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他受到廣大學生的愛戴和社會上各界人士的尊敬,也是他一生謹遵“信、勤”的結果。
諸文綺還於1947年在文綺染織專科學校附近創建文綺高級中學。當時閔行全鎮僅此一所高級中學,為閔行地區國中畢業生升學增添了機會,地方鄉親感激不盡。解放後,學校由政府接管,1951年與上海縣初級中學合併,易名為上海縣中學(現閔行中學)。
主要論著
1 諸文綺.發刊詞.染織紡周刊,1935,1(1):1-2.
2 諸文綺.國貨新路.染織紡周刊,1935,1(10):145-147.
3 諸文綺.國貨與社會階層.染織紡周刊,1936,2(9):99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