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同時從對功利主義、自然人性論和天賦人權的承認和肯定,進而大力提倡人的解放;並且勇敢地進行了社會實踐。他終生都在探索和實踐,有的探索對了,以至多半個世紀後的國人又開始重複這種探索;有的探索錯了,錯得令人費解,卻在半個多世紀後驚人相似地被錯誤地實踐著。然而,這種探索和改革現實的精神卻是極為難能可貴的。本書精選康有為不同時期的22篇代表作,文後均有題解、注釋,並對康有為的思想和歷史作用予以深入中肯的分析評價。百年風雲激盪,造就了不止一代的民族巨人,康有為無疑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從晚清到民國,自國內至海外,康有為始終筆耕不輟,“吐崢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終其一生,留下了千萬字以上的著述。其著述之豐、包羅之廣,顯示了康有為貫通古今、衣披萬世的博大抱負。他一生的著述,對於研究他本人以及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學術發展演變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簡介康有為
( 1858~1927)
中國清末資產階級改良派領袖,後為保皇派首領。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進士。初年學習傳統儒學。國家的危亡,現實的刺激,使他對舊學發生懷疑。1879年,接觸到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和當時的改良思潮,開始糅合古今中西之學,改良政治。1888年10月,鑒於中法戰爭後形勢險惡,康有為第一次上書光緒帝,提出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1890~1893年,在廣州、桂林聚徒講學,著有《長興學記》、《桂學答問》。他把三世說推演為亂世、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認為只有變法 ,才能使中國富強 ,最後達到大同的境界。1891年,刊印《新學偽經考》,認為東漢以來經學,多出劉歆偽造,“非孔子之經”,打擊封建頑固派的“恪守祖訓”,為掃除變法維新的障礙準備理論條件。繼又編纂《孔子改制考》,尊孔子為教主,用孔教名義提出變法要求。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他於5月2日聯合在北京會試的舉人1300餘人發動公車上書,極陳時局憂危,請求拒和、遷都、練兵、變法,並在政治、經濟、文教等各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改革措施,初步形成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變法綱領。會試榜發,康得中進士,授工部主事。5月29日,在《上清帝第三書》中,再次闡述變法的理由和步驟,提出富國、養民、養士、練兵的自強雪恥之策。接著,又上第四書,正式提出“設議院以通下情”的主張。8月17日,創《萬國公報》,宣傳“新法之益”。11月中旬(一說為8月),與帝黨開明官僚文廷式、陳熾等創立強學會,改《萬國公報》為《中外紀聞》。隨後赴上海設強學會,創《強學報》,推動各地設立學會、報館,鼓吹變法維新。1897年11月,德國強占膠州灣。康又趕赴北京,上書光緒帝,提出不變法即將亡國的嚴重警告。1898年1月24日,光緒帝命王、大臣傳康有為問話,康批駁了榮祿“祖宗之法不可變”和李鴻章維持現狀的思想,力陳變法的必要性和具體措施。4月,他於北京成立保國會,以“保國、保種、保教”為宗旨。光緒帝於6月11日下詔明定國是 ,宣布變法,康有為深得倚重。在維新變法期間,康有為迭上奏摺,起草詔令,對政治、經濟、軍事、文教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議,與譚嗣同等全力策劃新政,期望按照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模式改變中國的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挽救民族危亡(見戊戌變法) 。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將康通緝。康有為逃亡海外。1899年創設保皇會,以保救光緒帝,排除慈禧太后、榮祿、剛毅等頑固勢力為宗旨,成為保皇派首領。次年,義和團運動發生,他主張“助外人攻團匪以救上 ”,策動唐才常等人主持的自立軍“勤王”,雖言定在海外籌辦經費,卻遲遲不寄。1901~1903年,他在印度撰《大同書》、《中庸注》、《論語注》、《春秋筆削微言大義考》諸書,闡述“循序漸進”、“不能躐等”的改制說,反對資產階級革命運動。1907年,改保皇會為國民憲政會(後正式定為帝國憲政會),成為推動清政府實施憲政的政治團體。辛亥革命成功後,康鼓吹“虛君共和”。1913年返國,在上海主編《不忍》雜誌,發表反對共和、保存國粹的言論,並任孔教會會長。1917年和張勛策劃溥儀復辟(見張勛復辟),迅告失敗。晚年在上海辦天遊學院,講授國學。康生平著作甚豐,達139種。台灣蔣貴麟輯成《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萬木草堂遺稿》、《萬木草堂遺稿外編》等。
本書目錄
前言
軍功社會
仁智篇
實理公法全書
《新學偽經考》序
強學會序
農工商總序
上清帝第六書
進呈《日本明治變政考》序
保國會序
請御門誓眾開制度局以統籌大局折
請廢八股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析
《孟子微》序
總論欲行農工商之大同,則在明男女人權始
英之大治得益於衣袖海
《歐洲十一國遊記》序
《物質救國論》序
補德國遊記序
詩集自序
辛亥臘游箱根與梁任甫書
孤憤語
亂後罪言
《諸天講》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