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編號:406447
出版社:中華書局
定價:17.0
ISBN:710103108
作者:王凱符
出版日期:2002-05-01
版次:1
開本:32開
簡介
片斷:
志士仁人一節/王守仁
聖人於心之有主者,而決其心德之能全焉。(破題)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於私者也,以是人而當死生之際,吾惟見其求無慚於心焉耳,而於吾身何恤乎?此夫子為天下之無志而不仁者慨也。(承題)
故言此而示之,若曰:天下之事變無常,而生死之所系甚大。固有臨難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見危授命,而殺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決,而恆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於志士仁人乎!(起講)
夫所謂志士者,以身負綱常之重,而志慮之高潔,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鬧;
所謂仁人者,以身會天德之全,而心體之光明,必欲有以貞天下之大節。(起二股)
是二人者,固皆事變之所不能驚,而利害之所不能奪,其死與生,有不足累者也。(過接)
是以其禍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難而求全者矣,然臨難自免則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為,而被有所不屑也;
變故之偶值,固有可以僥倖而圖存者矣,然存非順事則吾生以全,而吾仁以喪,是悖德者之事,而彼有所不為也。(中二股)
彼之所為者惟以理,欲無並立之機,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貞者,雖至死而靡憾;
心跡無兩全之勢,而捐軀赴難,以善天下之道者,雖滅身而無悔。(後二股)
當國家傾覆之餘,則致身以馴過涉之患者,其仁也而彼即趨之而不避,甘之而不辭焉,蓋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將效死以為之,而存亡由之不計矣;
值顛沛流離之餘,則捨身以貽沒寧之休者,其仁也而彼即當之而不懾,視之而如歸焉,蓋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將委身以從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束二股)
是其以吾心為重,而以吾身為輕,其慷慨激烈以為成仁之計者,固志士之勇為,而亦仁人之優為也。視諸逡巡畏縮,而苟全於一時者,誠何如哉?以存心為生,而以存身為累,其從容就義以明分義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決也,視諸回護隱伏,而覬覦於不死者,又何如哉?是知觀志士之所為,而天下之無志者可以愧矣;觀仁人之所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大結)
片斷:
一、什麼是八股文
一九○二年,清政府宣布廢止八股考試,至今不過一百年,但八股文似乎已經成了茫茫遠古時代的生物化石,知道它的模樣的人已經不多,個別報刊偶爾登出一篇,常常要被其他報刊轉載,可見已是十分稀罕的東西了。但在當年,因為它是知識分子立身、榮進的工具,讀書人家的案頭上,無不擺有高頭講章和八股選本,影響之廣,遍於城鄉。
那么,八股文是一種什麼樣的文章呢?
八股文是明清時期用於科舉考試的一種文章體裁,它的名稱來自這種文章的組織結構的獨特形式。八股文的形式有嚴格規定,通常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出題、中股、後股、束股、收結等部分組成,其中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又要用排比、對偶爾相對成文的兩股文字組成,全篇文章中有起二股、中二股、後二股、束二股,共八股,所以叫八股文。八股文的名稱很多,因為這種文章的題目出自“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故又稱“四書文”,顧炎武認為“股”就是“比”,因文句用比偶,所以也有人叫它“八比文”。此外,時文、制義、制藝、時藝等也都是八股文的別稱。
八股文的形式有嚴格規定,對內容的要求則更加苛刻。作者寫作時,不能隨意發表自己的見解,文章必須要“代聖賢立言”。所謂“代聖賢立言”,通常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文章內容要體現儒家的思想風範,要用儒家的觀點解說“四書”中的“義理”。譬如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論語·里仁》)如果以此為題作文,作者必須在儒家提倡的“養親”、“慎終”等方面講解儒家“孝道”,唱反調不行,離開儒家孝道任意發揮也不行。文章中對“四書”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標準,就是要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準繩。例如朱熹對上邊孔子的話的解釋是:“遠遊則去親遠而為日久,定省曠而音問疏,不惟己之思親不置,亦恐親之念我不忘也。”寫文章時必須要在朱熹劃定的圈子裡跳舞,出了圈子就違背了要求。二是行文要“入口氣”,就是要模仿古人的口吻,如同演戲,要讓古人站在舞台上現身說法念道白。例如本書“八股文選讀”中韓菼的《子謂顏淵曰》一篇,作者用的就是孔子對顏淵(孔子弟子)談話的口吻。寫文章模仿古人口吻並非易事,沒有一定的想像能力和藝術修養,很難寫好。舊時的許多八股考官與作者,滿腦子充塞的都是儒家道學,如瞿秋白所說,“他們的頭腦大半是陰沉本做的”(見瞿秋白雜文《透底》),所謂“入口氣”,對他們來說常常是一句空話。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被人們稱作東方的莎士比亞,他也是當時的八股文大家,由於他的藝術天才,八股文的模仿口氣作得很好,因而為人們所稱道。在當時一般的作者中,能夠較好做到“入口氣”的為數不多。
八股文除了內容、形式有嚴格限制外,字數多少也有嚴格規定。明朝初年的科舉考試不限只在“四書”中出題,也可以從“五經”(《詩》、《書》、《易》、《禮》、《春秋》)中出題。明朝“五經”文略長,以五百字為滿篇,“四書文”以三百字為滿篇。以後字數逐漸加多,清順治時“四書文”要寫滿四百五十字,康熙時增為六百字,乾隆以後增到七百字,文章字數不能隨意加減。
以上的種種限制是法定的程式,考官及應試者必須嚴格遵守,人們把這種規定叫作“功令”。在這裡,“功”指“課功”,“令”指法令,功令就是考核學子的法規,是官府朝廷選拔人材進行考核的常用術語。八股程式是官定的法規,因此寫作時絕不能違背,一旦違背,在科舉場上就要失敗,嚴重的還要受到處罰。
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八股文不是唯一的考試內容,除了八股之外通常還要考帖詩、策論等,但八股考試是最重要的考試內容。例如童生(尚未考中秀才的人)考試,縣試要考三至五場,前後要寫四五篇以上的八股文章,其中頭場最重要,要寫兩篇。鄉試(省試)、會試的內容較多,但最重要的仍是八股,通常要寫三篇,所以人們多稱明清科舉為“八股取士”。明、清兩代,八股取士制度推行了五百多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億萬讀書人,特別是青少年,整年整月地讀八股、寫八股,不僅消磨了人們的時光,同時也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起了極大的消極作用。
八股文除了科舉應試外,別無任何用處,所以明清人學習八股,只是把它當作敲門磚,大門一旦敲開,考試得了功名或高位,敲門磚就完成了使命,從此再也不去理它。正如瞿秋白所指出的:“八股文原是蠢笨的產物……什麼代聖賢立言,什麼起承轉合,文章氣韻,都沒有一定的標準,難以捉模,因此,一股一股的定出來,算是合於功令的格式,用這格式來‘衡文’,一眼就看得出多少輕重。”(《透底》)清朝末年,有位“有味齋主人”編了《增廣大題文府》,僅“初編”即收八股文章一萬六千餘篇,規模之大,無與倫比,用心之苦,遠勝前人。編者在“序言”中說:“願讀是編者,洗髓伐毛,上以力追乎作者殘膏剩馥,下以沾丐乎後人。”編者很希望它永遠流傳下去。但歷史無情,該書刊刻之後僅僅過了十幾個年頭,清廷在新思潮的衝擊下,不得不宣布停用八股取士制度。隨著這一制度的取消,曾經到處流傳、充斥於人間的各種八股講章、文集、選本,通通退出讀書人的視野,以至一百年後的今天,人們想看一看它的本來面目,也成了不易的事。這個事實本身就很好地說明了它的地位和價值。
目錄:
序劉紹棠
上編八股文概說
一、什麼是八股文
二、八股文的結構與作法
三、八股文產生的社會背景
四、八股文與科舉考試
五、八股文與程朱理學
六、八股文與古代詩文
七、五花八門的八股文題
八、八股文的發展演變
(一)明朝八股文
(二)清朝八股文
九、明清朝廷上下關於八股取士存廢的爭論
十、明清學校怎樣教授八股文
十一、八股文對明清詩文的影響
十二、明清文人學者對八股文的批判
十三、清代小說對八股取士的描寫與批判
(一)《儒林外史》對八股文的抨擊
(二)《聊齋志異》對八股文的批判
(三)《紅樓夢》賈寶玉八股文
十四、八股文資料簡介
十五、八股文功過總述
下編八股文選讀
丘濬
周公兼夷狄百姓寧程
李東陽
知所以修身合下節程
王鏊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程
錢福
春秋無義戰一章
唐寅
禹惡旨酒一章
王守仁
志士仁人一節
李夢陽
管仲相桓公四句
楊慎
日月星辰系焉程
歸有光
詩三百一節
唐順之
三仕為令尹
王慎中
不得中行而與之一節程
薛應旂
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全章墨
茅坤
鄉人飲酒一節
瞿景淳
事君故事而後其食墨
王世貞
形而上者謂之道一節
趙南星
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顧憲成
推仁者為能以大事小一節
湯顯祖
我未見好仁者墨
艾南英
心之官則思二句
金聲
言不順二句
錢禧
匹夫不可奪志也
君子敬而無失二句
熊伯龍
一介不以與人二句
汪琬
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一章墨
韓菼
子謂顏淵曰一節
張玉書
點,爾何如一節
李光地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一章
生財有大道
歲寒一節
俞長城
以善養人二句
方舟
歸與歸與一節
方苞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袁枚
先之勞之
翁方綱
觚不觚,觚哉!觚哉!
高鶚
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墨
君子矜而不爭二句墨
梁章鉅
仁者必有勇二句
俞樾
不以規矩
陸潤庠
五畝之宅樹牆下
錢志騶
不患無位
陳康祺
學而時習之
附錄
(一)乾隆關於編選《欽定四書文》的“聖諭”
(二)應試文自敘(明)艾南英
(三)請廢八股、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康有為
後記(一)
後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