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赫頓
1726-1797赫頓,英國偉大的地質學家,經典地質學的奠基人,地質學上火成論的創始人。
赫頓1726年6月3日生於蘇格蘭愛丁堡,他的父親W. 赫頓(William.Hutton)是愛丁堡城的名紳富商,他的母親是該城富商的女兒。赫頓的父親共有四個子女,1792年,當父親去世時,赫頓只有三歲,他和姊妹們靠父親的遺產生活。
赫頓1740年14歲時進入愛丁堡大學攻讀人文科學,1744-1747年,他在愛丁堡大學攻讀醫藥學,對醫藥學和化學課程又十分感興趣。1747年底他到了法國的巴黎,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化學和解剖學。在學習化學課程期間,G.T.羅伊爾(Rouelle)教授的化學課程中含有礦物學和地質學的內容,這可能和他以後對地質產生興趣有關。1749年,他從巴黎來到萊頓,同年9月,他以“血液與微宇宙循環”論文獲醫藥學碩士學位。當年年底,他又回到倫敦,同他的朋友J.戴維(Davie)開始氨鹽的生產,並取得了成功。1750年他從一部英國名著中得到啟發,對農學產生了興趣,他放棄了醫藥行業,回到了蘇格蘭。在離愛丁堡六十餘公里的斯萊修斯開始經營父親遺留下的一座小農場。赫頓生活中最重要的的活動就是進行地質旅行。繼1753年他對英國各地的地質現象進行了認真的觀察之後,1754年他又到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北部進行農業和地質考察。1764年,赫頓同他的好友G.克拉克一起到蘇格蘭北部作地質旅行,看到了許多地質現象,引起了他對地質學更大的興趣。於是,赫頓離開了經營良好的農場,於1768年回到了英格蘭的首府愛丁堡。
1785年赫頓在愛丁堡皇家學會通報第一卷上發表了他們著名長篇論文“地球學說,或對陸地組成、瓦解和復原規律的研究”。在這篇論文中闡述了他的地球火成論學說。赫頓的火成論學說,克服了水成學派的片面性,在承認水成岩存在的前提下提出了熔體冷凝成岩的火成論。 除火成論學說外,赫頓還提出了“地質循環”(geological cycles)的概念,這是他對地質學的又一個重要貢獻。
1791年,赫頓患了膀胱結石症,手術後他在妹妹的照料下從事著述,繼《地球學說,或對陸地組成、瓦解和復原規律的研究》之後,他又抱病於1795年出版了《地球學說:證據和說明》,而第三卷是在他去世兩年後於1799年由友人幫助整理出版。
1794年,赫頓的病症復發,1797年病逝於蘇格蘭愛丁堡城.
他一生未曾結婚。
研究領域:
地質學在地質學領域的理論貢獻在於:
①強調地質時代的無限性;
②確認地層系統之間的不整合現象的事實和意義,並據此提出地球的發展存在著平靜的沉積時期和激烈的抬升或“革命”時期的交替的“地質循環”(geological cycles)的概念;
③發現了花崗岩同其他岩石的接觸帶具有接觸變質現象,花崗岩並非最古老的原始岩系;
④認為地質構造的變化如陸地的抬升是地內熱力作用,如深部火成岩侵入的膨脹力所致。
相關作品:
1、《農學原理》2、《地球學說,或對陸地組成、瓦解和復原規律的研究》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闡述了他的地球火成論學說。
3、《地球學說:證據和說明》(1795年)
4、《地球的理論及其證據和解說》(第三卷,1899)
5、《關於花崗岩的觀察》(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