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年4月15日-1916年2月28日),19世紀美國繼霍桑、麥爾維爾之後最偉大的小說家,也是美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大文豪。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說,此外也寫了許多文學評論、遊記、傳記和劇本。他的小說常寫美國人和歐洲人之間交往的問題;成人的罪惡如何影響並摧殘了純潔、聰慧的兒童;物質與精神之間的矛盾;藝術家的孤獨,作家和藝術家的生活等。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一個美國人》、《一位女士的畫像》、《鴿翼》、《使節》和《金碗》等。他的創作對20世紀崛起的現代派及後現代派文學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是美國小說家,文學批評家,劇作家和散文家,被一致認為是心理分析小說的開創者之一,他對人的行為的認識有獨到之處,是20世紀小說的意識流寫作技巧的先驅。

基本信息

簡介

16歲 16歲
1910年 1910年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年4月15日- 1916年2月28日、享年73歲),英國-美國作家。他出身於紐約的上層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位自食其力的有錢的哲學家和空想的宗教家,兄長威廉·詹姆斯是美國第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最有影響的哲學家。詹姆斯的童年是在紐約市度過的,但詹姆斯本人在12歲時隨父母去歐洲並長期旅居歐洲。他的父親要求他接受豐富的美感教育,帶他去參觀畫廊、圖書館、博物館和劇院,涉足英國、瑞士和法國等地,歷時4年。他沒有接受系統的學校教育,但迅速的掌握了法語,並開始閱讀法國文學作品,完全接受了歐洲舊的環境的薰陶。他從小就意識到傳統社會結構的複雜性。青年時代,他對文學和創作的興趣更加強烈。他在美國和歐洲之間數次奔忙,立志從事文學創作,並在成年初期漸露端倪。他跟家裡經常通信,保持密切的聯繫。他善於社交,熟識文藝界許多當代文人,不少人成為他的知己。對19世紀末美國和歐洲的上層生活有細緻入微的觀察。但他一生未婚,詹姆斯是同性戀者。他與同時代的美國女作家伊迪絲·華頓保持著長期的友誼。他的感情生活豐富,創作熱情旺盛,寫出了許多傳世佳作。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說,此外也寫了許多文學評論、遊記、傳記和劇本。他的小說常寫美國人和歐洲人之間交往的問題;成人的罪惡如何影響並摧殘了純潔、聰慧的兒童;物質與精神之間的矛盾;藝術家的孤獨,作家和藝術家的生活等:這表明作家對個人道德品質的濃厚興趣。

詹姆斯著作有長篇小說《一個美國人》、《華盛頓廣場》《一位女士的畫像》、《鴿翼》、《使節》、《金碗》等。中短篇小說有《黛西·米勒》、《阿斯彭文稿》、《螺絲在鏇緊》、《叢林猛獸》以及一組描寫作家、藝術家生活的中短篇小說如《真東西》、《地毯上的圖案》等。詹姆斯寫了許多很有見地的評論文章,涉及英、美、法等國作家,如喬治·艾略特、斯蒂文森、安東尼·特羅洛普、霍桑、愛默生、巴爾扎克、喬治·桑、福樓拜以及屠格涅夫等。有自傳三種行世:《童年及其他》、《作為兒子與兄弟》和《中年》。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亨利·詹姆斯開創了心理分析小說的先河,他的筆下,出現了仿佛是迷宮般的普通人的內心世界。在《鴿翼》(The Wings of the Dove,1902)中,他發掘了人物“最幽微,最朦朧”的思想和感覺,把“太空中跳動的脈搏”轉化成形象。

20世紀初,詹姆斯接連發表《鴿翼》、《使節》和《金碗》3部長篇小說,使他的創作達到高峰。在蘭登書屋(Random House)1996年評選的20世紀百佳英文小說中,詹姆斯就憑藉這三部小說榜上有名,且都排名靠前。這些小說大多頌揚美國資產階級高尚的品德。它們基本以人物微妙的內心活動為主,有時冗長煩瑣 ,並顯得晦澀難解。詹姆斯的作品還有《波士頓人》、《卡薩瑪西瑪公主》、《美國人》、《波英頓的珍藏品》等。除小說外,還寫過一些重要的文學評論以及劇本、遊記等。詹姆斯被譽為西方現代心理分析小說的開拓者。

人物履歷

1843年4月15日生於紐約;

1862年考入哈佛大學法學院;

從1864年起開始文學創作;

亨利·詹姆斯作品 亨利·詹姆斯作品

1869年遊歷了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後,決定離開美國,移居歐洲;

1875~1876年住在巴黎,結識了福樓拜、屠格涅夫、左拉、都德等作家;

1878年後遷居倫敦;

1879年中篇小說《黛西·米勒》使他一舉成名;

1881年出版的《一位女士的畫像》,是他早期創作中最具代表意義的作品;

20世紀初曾回美國,並創作完三部小說巨著,即《鴿翼》、《使節》和《金碗》,這三部小說被公認為詹姆斯的代表作,三部皆入選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並排名前列;

1915年因不滿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的“中立”態度而加入英國籍。

成長經歷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詹姆斯出身於紐約一個有錢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個哲學家、神學家,但為人專橫粗暴。長兄威廉健壯得如同運動員一般,後來成了令人敬畏的哲學家和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斯的童年非常不愉快,他是在對哥哥的畏懼中成長起來的。詹姆斯曾經跟家庭鬧翻過,不過後來又修補了這種關係。他在哥哥陰影籠罩下的成長,是怎樣影響到他的內心世界,並進而影響到他的創作的,因為詹姆斯生性過於敏感。笑聲很少來自於詹姆斯,由於跟他友好的人過早去世,包括他的姐姐艾麗絲,他的表妹米妮·坦普爾,他活得一直很沉重。詹姆斯曾經利用相繼去世的這些人作素材,在小說《黛西·米勒》、《一位女士的畫像》、《鴿翼》、《使節》及《金碗》中創作出了一系列鮮明的女主人公形象。

詹姆斯一直想成為劇作家,最後卻以他主動遠離劇院而告終。詹姆斯曾經為他的新劇本《蓋伊·湯姆威爾》能否成功感到擔憂,然而由於他太緊張以至於沒有抓住適當的機會。他不善於跟劇院打交道。書中講述了有天晚上當他走近劇院的時候,奧斯卡·王爾德《理想的丈夫》正在上演,他決定放棄去觀看厚臉皮同性戀者王爾德劇本的演出。因為“他認為進劇院的這些人顯得似乎要盡情地享樂他們自己,他覺得在他生活中他從來沒有過這個樣子。他不知道在這些那么快活、那么洋洋得意、那么高興的人中間,他怎樣度過那三個小時。”於是詹姆斯就又退回去了。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詹姆斯生活中的大部分緊張是來自於他對自己所珍視社會的疏遠。事實上,他已步入到歐洲的上流社會,富有的作家以能跟他有聯繫而感到為榮,可他仍覺得自己是一個局外人:是一個單身漢,有同性戀的傾向,儘管他壓制了這個欲望。同時他又是一個美國人,因為那時美國剛剛發展起來,崇尚歐洲文化與崇拜歐洲人是當時美國上層人士的一種風氣。

他覺得自己受到了羞辱,開始有意遠離公眾的視線,減少了與家庭和朋友的接觸,旅行到羅馬和佛羅倫斯,本打算在那裡安安靜靜地度過餘生。後來又在英格蘭買了一幢帶花園的房子,於是定居下來盡心盡力地寫作。在1902年和1905年之間,詹姆斯出版了3本20世紀最被看好的長篇小說:《鴿翼》、《使節》、《金碗》。1915年詹姆斯加入了英國籍。詹姆斯的寫作是很專注也很投入的,他把小說創作作為一門精妙的“綜合藝術”來認真對待。太認真了,所以他在生活上和創作中總是交織著心理上的不安與緊張,以至於心理上的平衡常常被打破。

創作之路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詹姆斯從1864年起開始文學創作。1873年,亨利·詹姆斯迎來了人生的第三十個年頭。他決定做一點以前從未嘗試過的事情。他準備寫首部長篇小說。正因為如此,他醞釀第一部長篇——《羅德里克·赫德森》(Roderick Hudson)時所花的那幾個月時間具有特殊意義。詹姆斯相當直率地承認,敘事的“萌芽”源於一次晚宴上偶遇的安斯特魯瑟·湯姆遜夫人(Mrs.Anstruther Thompson),但他不曾肯透露是什麼學究式的衝動促使自己著手創作。而在他於1873年5月31日寫給哥哥威廉·詹姆斯的信件中就有這樣一個暗示。當時他住在佛羅倫斯,那天在一家書店的櫥窗里看到了沃爾特·佩特的新作《文藝復興史研究》。他在給哥哥的信中寫道,就在那一剎那間,他像被“火焰燒灼一般”地想買下這本書,然後寫上一份短評。然而,他又寫道,他意識到自己對該書所討論的一些問題一無所知,所以就放棄了這個念頭。他表示,無論如何,自己都會寫些不同的東西。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1879年中篇小說《黛西·密勒》(Daisy Miller)使他一舉成名。小說描寫美國姑娘黛西·密勒遊歷歐洲時的遭遇。她的天真浪漫、熱情開朗的性格招來了許多誤解和麻煩。最後客死他鄉。小說將美國人的天真浪漫與歐洲人的世故奸詐進行了比較,肯詹姆斯並沒有簡單地肯定前者而否定後者,只是向讀者真實地展現了新美國和舊大陸之間的道德文化衝突。1881年出版的《一位女士的畫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是他早期創作中最具代表意義的作品。小說中的女主人公伊莎貝爾從美國移居英國。在一次義大利之行中,她認識了一位長期僑居歐洲的美國人,感到他趣味高雅、修養良好,就毫不猶豫地嫁給了他。婚後發現丈夫愛的是她的財產。伊莎貝爾在經過一系列痛苦的思索之後,還是決定維持和他的婚姻。小說表現了美國資產者同歐洲封建貴族相處時相互吸引又相互牴觸的主題。20世紀初,處於創作後期的詹姆斯接連發表《鴿翼》、《使節》和《金碗》3部長篇小說,使他的創作達到高峰。《鴿翼》寫一位英國記者為錢財追求一個患有不治之症的美國姑娘的故事。《使節》描繪一位高雅的法國女人對一個美國闊少所產生的難以抗拒的魅力。《金碗》通過一段繼母與女婿私通的故事引發出了許多涉及道德問題的思索。它們基本以人物微妙的內心活動為主,有時冗長煩瑣,並顯得晦澀難解。詹姆斯的作品還有《波士頓人》(The Bostonians)、《卡薩瑪西瑪公主》( The Princess Casamassima)、《美國人》(The American)、《波英頓的珍藏品》(The Spoils of Poynton)等。小說以外,還寫過一些重要的文學評論、劇本、遊記等。詹姆斯被譽為西方現代心理分析小說的開拓者。

相關評價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亨利·詹姆斯開創了心理分析小說的先河,在他的筆下,出現了仿佛是迷宮般的普通人的內心世界。在《鴿翼》(TheWingsoftheDove,1902)中,他發掘了人物“最幽微,最朦朧”的思想和感覺,把“太空中跳動的脈搏”轉化為形象。在蘭登書屋(RandomHouse)1996年評選的20世紀百部最佳英文小說中,亨利個人就占了三部。

像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那樣沉默寡言的小說家很少見。儘管他在寫給一位青年雕塑家的信件中透露出同性戀的傾向,但後人並無法肯定他們是否真的有過通常意義上的性生活。許多作家以放任著稱,詹姆斯則似乎因謹慎而揚名。相比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作家,例如英國的拉斐爾前派及其後繼者,法國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和頹廢派詩人,詹姆斯鶴立雞群,因為他從無緋聞纏身。謹慎不但是他個人生活的最大特點,而且也體現在他的文學自信心上。他那洋洋灑灑達數卷的自傳、他的信件和他撰寫的前言只是隱隱約約地透露出自身藝術的主要動力和源泉。亨利·詹姆斯是美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現實主義作家之一,他的名聲與現實主義緊緊連在一起,他為現實主義理論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簽名 簽名

亨利·詹姆斯在新批評派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喻為“文學大師”、西方現代小說的先驅。詹姆斯提出的“意識中心論”對後來的“意識流小說”影響巨大。中篇小說是詹姆斯偏愛的一種“優美無比的”藝術形式。他認為把豐富多彩的內容納入少而精的形式,這是對作家的一種挑戰。詹姆斯滿懷激情地接受了這個挑戰,把中篇小說創作的造詣提高到一個前無古人的水平。亨利·詹姆斯對個人道德品質的濃厚興趣。這是深有文化教養的知識分子所懷有的人文主義傾向,而不是人們所熟悉的對貧苦大眾的人道主義同情。作者讚美優美而淳厚的品德,把個人品質高高置於物質利益甚至文化教養之上,個人品質和他人利益高於一切。

以歐洲人的眼光來看,詹姆斯是個跨越國界的“文學大師”,但他的藝術風格與馬克·吐溫的文學傳統背道而馳,所以他在世時,鍾情於他的美國讀者為數不多。馬克·吐溫酷愛富有鄉土色彩的民眾口語,詹姆斯則愛用晦澀難懂的副詞和長句,堆砌比喻,對話過分雕琢,意思含糊不清。因此,他和他的作品一度受到指責,直到兩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出現了“第二次文藝復興”時,作為小說家和批評家的詹姆斯才受到充分重視。他被公認為美國一位傑出的心理現實主義小說家。

成就

現實主義經驗論

亨利·詹姆斯作品 亨利·詹姆斯作品

亨利·詹姆斯把“真實”當作現實主義的基本原則,他解釋說:“一部作品之所以可以稱其為小說的首要原因就是它的真實性,即對某一事件的真實描繪,不管這一事件在道德和情趣方面有何爭議,其真實性是用來衡量該作品質量的基本標準。”詹姆斯還認為“予人以真實之感是一部小說至高無上的品質”。雖然如此,詹姆斯更注重經驗在小說創作中的套用,他把經驗看作是懸在理想世界裡用最優秀的絲織成的網,用來捕捉每一樣臨空的東西。論及經驗,詹姆斯曾經用了一個真實的例子說明他自己對經驗的理解:一位英國有才華的女作家曾經十分出色地刻畫過一個法國青年耶穌教徒,可是她創作這個人物的經驗僅僅是憑短暫的一瞥—有一次她在巴黎經過一位牧師的家門,偶爾看到裡面圍坐在餐桌前幾位剛吃完飯的年輕耶穌教徒,她獲得了一個印象,並藉此創造了一個典型人物。因為她了解她所生活的法國社會中青年的特點,也了解耶穌教義,所以她能把這些概念融合在一起,創作出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她得天獨厚地具有窺一斑而見全豹的才能。詹姆斯認為這短暫的一瞥足以給作家構成經驗,“那一瞥產生了一幅畫面,它雖只持續了一剎那,但只一剎那就是經驗,這種現實生活中的經驗給作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經驗才能與創作環境或社會地位等偶然因素相比,是一種大得多的創作源泉”。在詹姆斯的論述中,“窺一斑”和“見全豹”頗有深意,前者道出了小說藝術的先決條件,而後者反映了他對小說本質的看法。詹姆斯一直認為“小說就是個人對生活的印象”,“藝術就是選擇,可是它是一種以典型性和全面性為主要目標的選擇”。此外,詹姆斯用一個藝術類比來描述小說的真實性,即“如同圖畫就是現實,小說就是歷史”。詹姆斯認為小說對現實的富有想像的轉化發生在藝術家的思想里,他把小說定義為“個人對生活的直接印象”,突出了小說創作中作者的經驗和主觀性。在這個定義中,“個人”和“印象”強調主觀性,而“直接”和“生活”強調了小說的真實性即小說與生活的對應性。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家]

詹姆斯認定的小說本質是對代表性生活印象的選擇和再現。生活是小說創作的源泉,經驗構成了小說的素材,這就是詹姆斯的現實主義。詹姆斯認為小說家應具有“窺一斑而見全豹”的想像能力,這是一種“由所見之物揣測未見之物的能力,揭示事物內在含義的能力,根據某一模式判斷事物整體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全面感受生活的條件,有了這一條件,你就能很好地全面地了解生活”。詹姆斯的這些理論代表了他對“真實性”的看法。他認為小說存在的理由在於它的逼真性,而這種逼真性既具有典型意義的真實,又要著眼於深層意義上的真實。詹姆斯自小在美國長大,他成人後除了偶爾幾次回美國探親以外一直漂泊在歐洲,他在歐洲的親身經歷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給他留下豐富的生活經驗,為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素材,同時也為他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觀察歐美社會、歐美人,為他反映社會現實的國際主題小說創作奠定了基礎,正是這種國際場景為他提供了揭示歐美社會人物性格的平台,他自己那窺一斑而見全豹的創作才能得以展現。詹姆斯他有生活在歐美社會的經驗,了解歐美社會,熟諳歐美人的區別。他一直想把歐洲和美國的文明進行對比,想在自己的小說世界裡以具體的形象再現歐美社會的現實—即歐洲文明與美國文明之間的衝突就是一個非常感人、非常吸引人的現實。在這種現實主義思想的支配下,在他對歐美社會產生了較深的印象之後,詹姆斯把他對生活的直接印象創作成小說,也給他的很多早期作品賦予了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他筆下的小說人物通常都來自美國,後置身於歐洲大環境中遭遇其美國文化背景與歐洲文化觀念的衝突。從《黛西·米勒》、《一個美國人》到《一位女士的畫像》等等,詹姆斯小說的故事經常發生在真實的地方,人物也是對現實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真實人物的客觀描述。詹姆斯演繹了一個個美麗的故事,描寫了千姿百態的人物和人生,詹姆斯是現實主義的倡導者、實踐者、改革者。

詹姆斯在他的作品中深刻的揭示了美國精神和美國生活。他早就相信文學藝術家不能光憑著鏡子照射某時某地社會生活的表面,相反,作家應該運用語言藝術,挖掘人類的心理和道德本性中的最深層的東西。他認為小說不僅僅是為讀者提供娛樂的藝術形式,最好的小說應該通過展現社會生活非常複雜的過程,來啟示讀者的生活。

名人評價

博爾赫斯 博爾赫斯

東西方的文學我考察過一些,編過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幻想文學選集,譯過麥爾維爾、卡夫卡、布洛瓦等人的作品,但至今仍未發現較之亨利詹姆斯更為神奇的……他寫戲劇不是很成功,但寫小說卻極為拿手,善於創造模稜倆可的情節,使讀者費腦筋,但因此也可被永無休止地讀下去。他的那些豐富的作品,寫出來就是為了要人慢慢回味、細細分析的。——博爾赫斯

海明威 海明威

我試圖像亨利·詹姆斯那樣保持冷靜……他是一位偉大的作家。——海明威

他(亨利·詹姆斯)在小說史上的地位,就和莎士比亞在詩歌史上的地位一樣穩固。——格雷厄姆·格林

格雷厄姆·格林 格雷厄姆·格林

主要作品

《時刻戒備》 Watch and Ward(1871)

《羅德里克·赫德森》Roderick Hudson (1875)

《大西洋的輪廓》Transatlantic Sketches (1875)(遊記)

《美國人》The American (1877)

《黛西·米勒》Daisy Miller (1878)(中篇小說)

《歐洲人》The Europeans (1878)

《華盛頓廣場》Washington Square (1880)

《一位女士的畫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 (1881)

《法國掠影》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遊記)

《波士頓人》The Bostonians (1886)

《卡薩瑪西瑪公主》The Princess Casamassima (1886)

《阿斯彭文稿》The Aspern Papers (1888)(中篇小說)

《悲慘的繆斯》The Tragic Muse (1890)

《蓋伊·湯姆威爾》Guy Domville (1895)(劇本)

《被凌辱的伯頓》 The Spoils of Poynton (1897)

《梅茜所知道的》What Maisie Knew (1897)

《螺絲在擰緊》The Turn of the Screw (1898)(中篇小說)

《在籠中》In the Cage (1898)

《尷尬年月》The Awkward Age (1899)

《聖泉》The Sacred Fount(1901)

《鴿翼》The Wings of the Dove (1902)

《使節》(或譯:奉使記)The Ambassadors (1903)

《叢林猛獸》The Beast in the Jungle (1903)(中篇小說)

《金碗》The Golden Bowl (1904)

《英國風情》English Hours (1905)(遊記)

《美國掠影》The American Scene (1907)(遊記)

《義大利時日》Italian Hours (1909)(遊記)

《過去的韶光》The Sense of the Past(1917)(未竟長篇小說)

《象牙塔》The Ivory Tower(1917)(未竟長篇小說)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