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變遷
早在1119年,便有許良巷之稱。明正德年間文定公何塘改為許良鎮,清時稱鳳凰街,又稱竹塢郡,民國時期馮玉祥改為中山鎮。1927年建縣時屬萬北鄉二圖,1935年後為第二區,1946年,為追念革命烈士奚英同志,將許良改為奚英鎮,1957年為許良鄉,1958年為奚英公社,1961年改為許良公社,1984年改為許良鄉,1992年又改為許良鎮。自古以來,商賈雲集,生意興隆,是晉東南及豫西北一帶有名的集貿重鎮
行政區劃
轄許良、西中道、馮竹園、連張、大辛莊、狄林、呂店、江嶺堡、下水磨、南道、泗溝、陳范、機房、范莊、唐莊、趙後、三栗莊、小東莊、下伏頭、許灣、吳窯、於莊、郭頂23個行政村
工業發展
許良鎮主要工業行業有化工、鑄造、建材、碳素、衡器鑄造、竹製品深加工等。全鎮共有各類工業企業90餘家,其中規模在500萬元以上的有7家,100萬元以上的有60餘家。著力培育了泗溝物華玻璃有限公司、南道匯隆化工有限公司、唐莊鑫達碳素有限公司、狄林鑄造集團公司四個產值超億元的支柱企業。在企業內部管理上,該鎮積極學習和引進先進的國際管理經驗和管理模式,引導企業樹品牌,創名牌,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目前,全鎮有10家集體企業進行了公司改革,成立了公司或集團公司,有5家企業獲得了國家自營出口權,有9家企業順利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
許良鎮個體私營經濟也不斷繁榮發展,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多輪驅動的發展經濟良好態勢。2003年底,全鎮個體工商戶達2000戶,個體私營經濟營業收入達35000萬元。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形成煤炭、木材、竹貨、建材等專業流通市場,為該鎮的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2006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達29.8億元,其中限額以上工業總產值28.5億元,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7.9億元,增幅分別為22%,25%,23%。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完成20500萬元,完成招商引資10960萬元,完成出口創匯1150萬美元。2006年全鎮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7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00餘元。注重教育教學質量建設,中招成績連年位居各鄉鎮之首。民眾性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保率達95%,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地方特色
博愛縣許良鎮位於太行山下,平原地區有華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栽培竹林4000餘畝,主要品種有斑竹、筠竹、甜竹、變竹、羅漢竹等。山區礦產資源有石灰石、高嶺土、鋁釩土、大理石等,蘊藏量豐富,適宜開採。天然旅遊景點有北魏摩崖石窟。
自然資源
許良鎮竹林歷史悠久,據《山海經、五藏山經、北次三經》載說:“蟲尾之山其上多金石,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於中河”。說明在戰國至西漢初期,太行山下,丹水河畔,已有繁茂竹林。目前,博愛縣竹林總面積約1.5萬畝,許良鎮有5000多畝。許良鎮竹種多為鄉土竹種,主要有斑竹、筠竹、甜竹、變竹、羅漢竹等,引進試培的竹種還有桂竹、金竹、毛竹等。
許良作為竹子產區,竹編頗為發達。在明末清初就開始有竹編。當時,集中在少數村莊,而且僅限於有傳統技術的竹農。清末民初,許良竹編開始繁盛起來,許良鎮23個村中,除山區6個村外,其餘全部都有竹編,生產的竹器,大部分在許良市場銷售,故稱“許良竹貨”。民國年間,許良竹器還參加了美國舊金山商品賽會。日軍侵華後,外地商客不到農村,只在縣城清化購貨,竹貨市場由許良轉移到清化,故也叫“清化竹貨”。許良竹編,種類繁多,約有200多種,大宗生產的是生產日常用品和生活日用品,如竹籃、竹簍、竹床、竹椅、門帘、竹耙、篦梳等。70年代以來,還發展了建材產品,如竹架板、竹薄、竹笆等,供建築、煤礦行業使用。改革開放以來,為提高竹編質量,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博愛縣有關部門還在許良成立了竹業研究所,把傳統的竹編工藝與新技術結合起來,不斷開發新的產品。近年來,開發研製的新產品有100多種,如竹沙發、竹涼椅、竹櫃、花架、牆角書架、牆角櫃、電視櫃等,產品工藝精細,美觀大方,頗受顧客歡迎,部分產品還銷往香港、日本等地。同時,建成了繁榮的竹木市場,為工程用料和民眾生產生活提供所需竹木材料,周邊鄉鎮、縣市民眾紛紛前來選購。積極實施竹林水鄉綜合開發戰略,建成了華北地區首個竹林節水噴灌工程並投入使用。建成了集觀光、旅遊、休閒為一體的太行博竹苑景區,百竹園內成功引種了全國各地的百餘種竹子,極具觀賞性,為民眾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為遊人提供了舒心的遊樂環境,具有較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