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杜康基因是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李輝課題組的一項研究發現,為乙醇脫氫酶-1B(ADH1B)基因的第7型變種。這種基因有助於加快乙醇分解速度約13倍,同時能夠分解與乙醇結構類似的存在於酒精中的毒素,所以也被稱為解酒基因。
70%的漢人擁有這種基因。嗜酒的俄羅斯人和豪飲的蒙古人,都沒有這種基因。酒精對人體基因型的選擇也會繼續,解酒順利的基因將容易保存下來。
2011年7月,這一研究成果發表於英國出版的人類遺傳學權威雜誌《人類遺傳學年報》上。
發現經過
復旦大學課題組對比了包括新石器時代、漢代、唐朝等時期的古人類DNA,發現第七種類型的乙醇脫氫酶基因在2800年前(距2011年)才開始出現,那時正是中國農業突飛猛進時期,充足的糧食生產使得家家戶戶都有了餘糧,糧食儲存成為難題。
當時不可能有糧食儲存的檢測技術。糧食儲存不當發酵後,會產生毒素,而當時的人群因為不知情,還在不斷食用。於是,具有這一基因亞型H7的人就能夠降解這一毒素存活下來,缺少這一基因的人則會食物中毒,產生了一輪又一輪自然淘汰。長此以往,這一基因H7變體在體內得以強化。這也意味著這一基因亞型在自然選擇中是正選擇的,能夠遺傳下來並且不斷加強。
後來人們學會釀酒。在開始有意識地利用真菌生長過程釀酒時,會產生更高濃度的毒素,但是酒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顯然是一個誘惑,因此又強化了這一選擇過程。
在考古學上雖然發現新石器時代已經發明了釀酒,但是酒的大規模流行是從夏商周開始的。傳說中的杜康就是夏朝末年的知名酒仙,從研究中也可以看到,飲酒大概就是這個時期開始流行起來,中國人的酒精基因產生了大範圍的優勝劣汰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的。所以科學家把這種基因戲稱為“杜康基因”。這個乙醇脫氫酶基因的第七種變體就是中國人的關鍵變體。
作用
解毒作用ADH1B第7型酶可以將乙醛催化為無致癌作用的乙酸。乙酸是人體內代謝反應的重要原料,能夠被人體迅速轉化為能量,最後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至此,人體對酒精的解毒過程也就完成了。“杜康基因”在酒精分解的第一步存在,而第一步起作用的是乙醇脫氫酶。
由於ADH1B第7型酶的解毒作用,使得漢族人能夠減少酒精中毒的情況。而由於體內沒有ADH1B第7型酶的存在,歐洲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相比於漢族人,酒精中毒的發生率要高出許多。
ADH1B第7型酶只是具有酒精解毒的作用,與酒量大小是兩回事。不過一個擁有“杜康基因”的漢族人與一個外國人喝下同樣數量的酒,漢族人受到的傷害要少許多。
研究發現,人類如果缺失了與乙醇脫氫酶基因關係密切的乙醛脫氫酶基因,那么喝酒是一定沒有快感的。而在東亞人群中,在中國人中,這一基因功能缺失的人占了人口總數的50%以上。
攜帶H7類型乙醇脫氫酶基因的人群能夠降解大多與乙醇相關的毒素。在歐洲和美洲的人群中,攜帶這一類型乙醇脫氫酶基因的人口比例非常低,這也是為什麼白種人酒精中毒比例遠遠高於東亞人的原因。因為即便是根據歷史追溯也能夠發現,直到中世紀,歐洲人群的食物來源於狩獵還很重要,糧食並沒有進入豐產富餘的階段。他們還沒來得及進化出這一類型的乙醇脫氫酶基因。
雖然東亞人進化出了可以解毒的乙醇脫氫酶基因,使人體能夠把乙醇迅速降解為乙醛,但是東亞人卻又進化出乙醛脫氫酶基因功能缺失的類型。有高達50%的人缺少乙醛脫氫酶基因功能,而這是能夠對酒精進行徹底的“無害化處理”的重要基因。尤其是在中國的潮汕地區,這一基因的功能缺失顯得尤其明顯,這也是潮汕地區食道癌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缺少這一基因功能,使得酒精經過了第一道工序後,卻沒有第二道無害化處理。而缺少這一基因功能的人的最顯著標誌,就是一喝酒就臉紅。
這兩個基因同時突變的人,也就是乙醇脫氫酶基因功能增強而乙醛脫氫酶基因功能減弱,尤其是缺失乙醛脫氫酶基因功能的人,喝酒的時候一定沒有快感。因為不能把酒精進行最終的無害化處理,人體會有中毒的感覺。這一類基因的陸續發現,未來也許會解釋為什麼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食物,這些特色食物不是口味造成的,而是人體的基因所造成的,是人體對自身安全保護的需求。
基因選擇
喝酒容易上臉的人身體內有高效的乙醇脫氫酶,能迅速將酒精轉化成乙醛,卻缺乏乙醛脫氫酶功能,導致乙醛在體內迅速累積而遲遲不能代謝。此時大量累積的乙醛會導致人體內毛細血管破裂,外在表現就是喝酒臉紅。
那些喝酒容易“上臉”的人,對喝酒不會感到有快感,他們也就不會主動去喝酒,也會比較容易生存下來並繼續擴大。這些人在現代占大多數。而那些不含乙醇脫氫酶變體卻嗜酒的人,則會被慢慢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