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解放大橋原為萬壽橋和江南橋,舊為浮橋。元大德七年(1303年),王法助奉旨募造石橋,元至治二年(1322年)完成,前後歷時20年。石橋全長170丈,原來石墩、石樑基礎為亂石堆築,橋下砌有水道29孔,後因修繕增至32孔。橋上砌石欄,刻有“萬壽橋”三字,橋欄石柱刻姿態各異的小獅。橋兩端建有石階、亭子。萬壽橋建成之後,南端也相繼興建9孔木石混合結構橋樑,石樑5孔,木樑4孔,名江南橋,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被大水沖毀,何際述兄弟捐資興建石橋。萬壽橋自明天順至清道光的370年間,歷經5次大修建,其中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又重砌石欄。民國初年,隨著馬路的開闢,將兩橋橋墩加固,橋面石板略加平整,以適應車輛通行。民國19年(1930年),福建省建設廳將萬壽橋至青年會填江造地的地價作為改造萬壽橋、江南橋的費用,將北岸縮填5孔,橋面在原有石樑上面加鋪鋼筋混凝土
梁板,兩側加寬人行道,石欄改鋼筋混凝土欄桿。改建後兩橋仍為中洲隔開,萬壽橋長335米,江南橋長94.5米,兩橋寬度均為9米,其中車行道6米,兩旁人行道各1.5米。改建工程由日本大和工業株式會社承包,改造橋面及修造橋腳工程共費大洋145275元。
抗日戰爭期間,萬壽橋數受轟炸,有一孔被毀後修復,另一孔被炸未中,橋基受震沉陷,經幾次特大洪水衝擊,橋墩傾倒,橋面下陷折裂,抗戰勝利後又加以修復。
1970年,福州市政府投資45萬元進行改建,採取橋上架橋的形式,保持原有元時石樑橋和民國鋼筋混凝土橋面。改建後的大橋跨越中洲,把萬壽、江南兩橋聯成一體,全長558.1米。橋面架寬到11米。橋身抬高到13.69米(增高4米),保證洪水期交通暢通。增設的通航孔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簡支梁,跨徑38米,梁底標高11.7米,300噸以下船隻可順利往來,增強大橋通航能力。
修建
宋代閩江的江水濤濤,十分開闊,自倉前山一直到現在的"小橋頭",把江面分成三段,"日暮歸路偏路遠,途窮喚渡過江邊",南北交通被洶湧的江濤所阻,人們渴望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那時的人們除了運用舟楫載渡之外,別無選擇。浮橋是宋朝福州人王祖道(?-1108年)倡建的,王祖道是宋代元祜崇寧年間,曾兩度擔任福州太守。王祖道用120隻木船,架設浮橋,船上鋪厚木板,寬一丈一尺,兩邊設扶欄,並在南、北、中建3個亭子,供行人憩息。台江水急,每船皆用粗大藤纜分別緊固於江中所植的石柱上。紹聖六年(1094年)10月完工,親自撰文記之。並把余錢三千九百萬緡,分別城郊3縣僧寺,"俾歲取息,以待缺敞修建"。王祖道在福州任職10年,建了台江浮橋,終於第一次跨越閩江,實現人們步行大江南北的千載宿願,百姓稱便,功不可沒。當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福州在其《遊記》稱讚說:"這城的一邊,有一條一英里寬的大河,河上有一座美麗的長橋,建築在木筏上面,橫跨河上"。詩人陸游踏上浮橋,寫下《渡浮橋望南台》-詩,讚頌:"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船橫系大江心"的征服閩江的壯舉。當代詩人陳運和詩《中洲》寫過“閩江走了童年還留在這裡解放橋上站著我的記憶黃昏載回遙遠的戀情停泊在中洲的每個視窗燈亮了似祖母期待的目光還儲存著真的,我從心底十盧感謝你”。
由於江闊流急,風大浪高,浮橋被衝垮。宋崇寧二年(1103年),王祖道再任福州知州時,又發起募集建石橋,紹興十一年〔1141年〕將浮橋改為石墩橋,這種橋,用石條疊砌,左右無護欄,只用石條列立於水中,有詩說:"危橋臨中流,濁浪擊寒石。策杖此經過,跳墩誰停立。"所以民眾叫它為"跳墩橋",江闊水深,橋長且窄,往來行人不便,又很危險。
元朝大德七年(1303年),萬壽寺的陀王王法助立志改建為石橋,王祖道在建橋同時,還置田十一頃,以其田租收入作為建橋經費,並由萬壽寺頭陀負責管理。法助四處募集資金,並派徒弟吳道可上京奏明聖上,得到成宗鐵木耳可汗的嘉許,奉旨修橋,投入資金多達數百萬貫。元大德七年(13O3年)動工,可惜大橋尚未竣工,89歲的法助卻已辭世。其徒吳道可等繼續主持建造。大橋前後建造共花了十九年時間,於元至治二年〔1322雪年〕才告全部竣工,後人為了紀念萬壽寺和尚王法助的功績,便把這條大橋命名為
萬壽橋。由元朝監察御史馬祖常題寫"萬壽橋"三字刻於橋上。並撰寫《敕賜弘濟大行禪師創造福州南台石橋碑銘》,讚揚法助和尚修橋的功績。
整體結構
萬壽橋全長391米,寬4.5米,橋下有36孔水道。每孔之間疊架兩根1米見方,長9米,重逾40噸的大石樑,上面再用厚20厘米--30厘米的石板橫鋪。當時橋上有石欄桿,欄桿上雕刻著許多各種形態的石獅,橋頭和橋尾還建有亭子,供人休息。但行人上橋都要登幾級石階,所以不能通車。建橋的石料多采自閩江下游的閩安鎮,其中有一大梁為"金剛腿"的左腿,因尺寸不符,還遺大橋下。
採用技術
古代閩江水很深,風浪很大,打橋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王法助很有經驗,先在要打石墩的周圍打好木墩,然後在木墩裡面推石頭,再在石頭的基礎上砌橋墩,這在當時是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了。當代著名橋樑專家羅英在《中國石橋》里說:"簡支石橋的構造,採用石板石樑並用的尚未多見,福州萬壽橋即採用這種特殊結構。"民間有個傳說,說大橋下有一條千年的"白刀精",經常興風作浪,橋墩一直很難建成,後來李鐵拐化身前來收服,協助把橋墩建成,臨走時他用鐵拐打了一下橋墩,那個被打的就是現在那個斜歪的橋墩,老百姓叫"鐵拐墩"。還有一民間傳說,說有一個道士跟王法助鬥法,道士斗輸了不甘願,便把寶劍扔在水裡,化成了一條白刀魚,白浪滔天,這時王法助把隨身帶的木魚扔下去,打敗了"白刀魚",但"白刀魚"垂死掙扎,沖歪了一個橋墩。這些傳說都毫無根據,但也說明了當時建立橋墩的困難。
萬壽橋建成後,又在原南橋的江面上建成木石混合結構9孔橋樑,稱"江南橋",亦稱"倉前橋",長135米。清乾隆年間,江南橋被水沖毀,旋即也改建為全石橋。民國十九年〔1930年〕為了適應交通需要,開通汽車,兩橋改為公路橋,為鋼筋混凝土水泥路面,在原有橋墩上用混凝土加高2米,橋欄亦為鋼筋混凝土。工程由日商"大和工業合資會社"承建。原石柱欄桿都移至烏山圖書館。抗戰期間大橋曾遭日寇飛機轟炸。
由來
解放後,為了紀念解放大軍英勇衝過大橋,追擊南逃殘敵,便把這座大橋改名為"解放大橋"。1970年解放大橋加高4米、加寬橋面2米,採取橋上加橋的形式,保持原有元代石樑橋和民國鋼筋水泥橋面,並跨"中洲",把萬壽橋和江南橋連成一體。1995年因水流的衝擊,橋墩崩離原位,即行停用,徹底整治。1996年9月29日竣工。改建後的解放大橋用鋼筋混凝土澆砌橋墩和橋面,同時用現代科學技術於橋的兩側沒置四組鋼管弧形空中吊橋,分承橋身的負荷。這些桔紅色的弧形吊橋,象一條彩虹,橫跨在美麗的閩江上,給福州增添了秀麗的風光。
品味
江河系自然,橋樑成文化。解放大橋,集元代石橋墩、民國時期鋼筋混凝土橋樑板、現代雙曲預應力鋼筋混凝土聯拱橋,古今結合併用,形成橋聯橋、橋上架橋的獨特風格,實屬罕見。而其歷盡滄桑沉澱,更值得我們回味。有空可以去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