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囊派

覺囊派

覺囊派主張以他空見解釋時輪。覺囊寺是公元13世紀時建立的,創建人袞邦·吐吉尊追是藏傳佛教偉大人物八思巴的弟子。後來他獨成一派,因為他的傳教中心在覺囊,所以被稱為覺囊派。覺囊派在藏傳佛教中是很獨特的教派。該派的教義與藏傳佛教其他派別如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等的一些主張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覺囊派與被視為正統的格魯派的主張完全對立,因此被視為異端而受到排擠。覺囊派自稱它的教義是直接來自印度的,它的其它教理和教法大多來源於薩迦派,所以覺囊與薩迦在觀點上較為接近。在實修方面,覺囊派屬於顯密兼修,除了在見解上的解釋外,與藏傳佛教其他派別如薩迦、噶舉、格魯、寧瑪都無大差別。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圖)覺囊派覺囊派
覺囊派曾是藏傳佛教的重要流派之一,始於宋代,形成於元初。在元代,該派寺院遍布衛藏,盛極一時。明初,其宗見中觀他空學說受到其它教派的非議,加之缺乏地方世俗政治勢力的支持,一度衰落。明萬曆年間,西藏覺囊寺主多羅那他得到後藏藏巴汗地方政權的支持,一度中興覺囊派,建達丹丹曲林寺,並將該派發展到今四川省人阿壩甘孜青海省的果洛等地。後因後藏噶瑪政權失位,又勢漸衰微。清初,格魯派在藏區躍居統治地位,第五世達賴喇嘛將達丹丹曲林寺為格魯派寺院,易名噶丹彭措林寺,衛藏其它覺囊派寺院亦相繼改宗魯派,該派遂在今西藏地區基本衰編絕,但要相對閉塞、偏僻的四川阿壩州的壤塘、馬爾康、阿壩三縣和青海果洛州的班瑪、久治、甘德三縣保存下來,今仍存覺囊派寺院34座,有僧約4053人(號稱7000人),仍在沿襲本派的教法傳承,有其獨特的修習廣泛和活動方式。該派創始人是玉摩彌覺多傑。因其五傳弟子袞邦·吐吉尊追(1243─1313年)在覺摩囊建寺(西藏日喀則專區的拉孜縣境彭措林寺東的一個山溝內)而稱為覺囊派。教義以“他空見”為核心。後來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1617-1682年)將達丹當卻林寺改為格魯派寺廟,更名為格丹彭措林寺。沒收寺廟財產屬民,經籍印版大多封禁。其餘卻隆江孜等處之覺囊寺廟亦均令改宗,從此衛藏地區覺囊一派幾乎絕跡。現在只有邊遠地區如四川阿壩自治州壤塘寺、色更寺與嘉絨地區的馬爾康縣賽貢巴寺、卓格寺,青海果洛自治州之賈貢巴寺、格果寺等寺廟繼續傳持覺囊派教法,或雜以其它派法。祖寺為四川阿壩壤塘藏哇寺,覺囊派的法脈傳承為47代法王——阿旺吉美多吉仁波切。

教法淵源

覺囊派卓格活佛覺囊派卓格活佛

覺囊派覺囊派的稱號是公元十三世紀才形成的,但其教法之成就卻遠遠早於此。釋迦如來所傳顯密傳承有二。顯者從大悲師傳七代付法藏師。以圓滿薩樂哈依次傳龍樹、無著、世親、恆河彌底,阿哇德巴欽波,在以下依次傳卡且哇·炯尼西維佳、大圓滿瑜伽之扎木吉薩扎那、大譯師思·高偉多吉,再至大德智邁喜饒、拉多巴·達瑪尊珠、多哇·寧依西炯尼,香久佳、雍那香久、覺東巴·曼朗楚臣、吉東巴、熱貝饒哲,再傳到更欽篤布巴·喜堯堅贊、多羅那他,傳承不斷。其間不但純為一種傳承,更存在著多種形式、多種方面對般若乘甚深勝義諦教理的探究深入過程。

二者,密乘。《時輪根本續》說:“非常清淨殊勝法,從初解脫如來佛。一切賢良諸大德,文殊菩薩我成就。”依經談,佛在般若乘中多次提到了了義如來藏的圓滿論述等很多典籍。

我們更是認為無上瑜伽部的無二時輪金剛秘密法是猶如天降花雨般的法緣。《時輪根本續》講“佛於靈鷲山,宣講般若法;佛於迦札迦,講說秘密法。”於同化機,佛陀講小乘法,於不同化機講說般若法,於殊勝化機佛說秘密灌頂。覺囊派所修一切密法,以時輪六支瑜伽為主,這裡,我們談談時輪法傳承。

時輪教講,佛陀在世間講一切續後,委香巴拉月賢王掌管,其法使香巴拉國無數人、非人獲得了所希望之成就。是時,其他地方則無時輪法傳播。在世外桃源香巴拉,月賢將一切教法記以文字成卷,並注釋《時輪根本續》廣弘密法。從此,七法王、二十五具種王、十一轉輪王傳播密法。以上《時輪經》所授記的四十三代法王在位時都於密法的殊勝福田中廣弘佛教,領悟了了義大中觀密義,一切圓滿。

歷代時輪教法傳承上師從大時輪足直至當代,喇嘛都夏巴欽波(大時輪足)傳說他曾親見文殊菩薩化身,按本尊授記赴北印度,途具種王變化之身,傳其灌頂。

度夏巴欽波修習甚深瑜伽行六個月,以神通往香巴拉國聞習《時輪經》等一切續部以及三菩薩釋等教法,於佛法一部分心記一部分撰寫成卷迎回印度。他一般以修定為主,曾用眼觀法降伏外道,顯示了多種神通,離世時化為虹身。

以後依次師承都夏巴窮哇(小時輪足)、絳曲桑波。迦濕彌羅班智達月護、卓彌譯師喜饒札,喇嘛傑宮巴貢卻松、周頓·南木敦、域摩·彌覺多吉(“他空見”理論由釋迦如來秘傳至域摩·彌覺多吉,並由他依本尊預言開始廣為弘揚,

在此以前,他空見地是一代代上師間秘密口傳)、曲傑旺秋,南喀俄色、覺奔木、賽莫且哇·南喀將木村、江木色哇·喜饒俄色、卻古俄色、更邦巴突傑尊追直至大覺囊巴更欽·篤布巴·喜饒堅贊。歷代大德之間,密乘和了義大中觀教法傳承猶如流水般綿綿不斷,並且於顯教佛學上有了更深入的發殿和研究。這基本上是覺囊派傳承的歷史概況。

宗教教義

(圖)覺囊派阿旺班瑪南傑法王是覺囊派的正法傳人

覺囊派在藏傳佛教中可算是異軍突起,獨樹一幟。覺囊派持他空見:承認有真如本體,與藏中寧瑪派的大圓滿,噶舉派的大手印,薩迦派的輪涅無別均承認有明空本性,頗為相似,不過各派又各有說法不同,但均屬於“勝義有”類。覺囊派與藏中持應成派中觀見的格魯派主張一切皆空的“畢竟空”類,則全完對立。

因此被視為異端而受到排擠。從歷史的觀點來看,覺囊的見地仍來源於印度的中觀派見。本來印度的中觀派,在派內就有各種爭論,後裂為若干小派。但各自都承認自己是佛語旨意的正確解釋者,覺囊派也說他們的見地是遵循佛教釋迦牟尼在印三轉法輪中的末轉法輪的意旨,是究竟了義中觀之教。

覺囊派不同意末轉法輪僅為唯識教,而且主要是大乘中觀了義教。《覺囊派教法源流》說:“導師釋迦牟尼佛為順應眾生根機,轉了三次法輪:初為小乘轉四諦法輪,其經典有《緣起經》等等,此為因時因勢而說之教,後成為爭論之由,屬不了義教;中轉遠離戲論無相法輪,有《廣、中、略般若經》等等,亦是因時因勢所說,後成為爭論之由,屬半了義教,末轉分辯勝義法輪,有《如來藏經》等等。

這不是因時因勢而說,而是宣說究竟真理,真如法性,光明如來藏,眾生本具之佛智等,為完全是不可退轉之了義教,所以全無所諍之處。

覺囊派不承認只是唯識,認為無著世親是解釋佛的末次法輪,提出如來藏和自覺智,屬於大中觀的了義教。

他們就是隨行無著所倡導的勝義有即他空見的中觀學說。西藏的學者們對無著產生誤解,主要是他們沒有把唯識和唯覺明(不二智)分開的原因。因此他們獨尊龍樹認為是中觀正宗,貶低無著認為只是唯識而

不是中觀派。(《知識總匯》。覺囊派的看法認為這些學者對中觀的理解還不全面。多羅那他把中觀分為四個層次:一、共通中觀;二、大中觀;三、中觀不共義;四、秘密義。(一)共通中觀只承認緣起性空,勝義世俗皆無自性空,佛護、清辯、解脫軍、靜命皆屬這一觀點,他們說中轉法輪後宣說之《般若經》等為了義經。龍樹為解釋經義著《中觀理聚》等論成為中觀派的最大權威。末轉法輪各經都是不了義經。共通中觀唯主“空”義,後來發展成為應成派則主張諸法自性皆空,唯名言安立而有,勝義世俗一切皆空的“畢竟空”論。

覺囊派總的教義,即其因、道、果三者之建立。

一、關於因,認為眾生欲求佛果,眾生因地本具光明如來藏之佛果,佛與眾生所具無二無別,此則所謂因地果地無別之見。肯定眾生因位本具有佛性,但眾生由於忽爾垢障虛妄分別,障復真性而不顯了。故需離戲無分別智,破除分別實執,分別實執猶如垢衣,光明如來藏本覺妙智猶如寶珠,除去垢衣則珠光之自然本有智慧覺性顯露閃耀。

二、關於道即除障之法,總有兩種對治法門,一依顯教道:破人法二種無我,清除煩惱及所知二障,通過加行道等五道十地修行,至九、十地時始能初證離戲光明法性,悟清淨如來藏。但此須歷劫修行,不能園證佛果。第二則依密乘道之殊勝方便和上師密決,束氣歸脈,徹底清淨障復如來藏上無始以來所積業及煩惱和無明種子習氣,故制心而外還須制氣,本性猶如虛空,分別實執猶如雲霧,雲霧去後虛空仍舊,悟此本元心性,一切現成但須保任,無修無治任運自然,密乘即入無有分別離戲大智大手印三摩地、即所謂空色大手印之雙運三摩地。

三、關於果,若此內界中因地果地無別之本有妙色光明智慧獲得現證,則法身本具一切身智德相盡皆顯露,本具身智無增無減,此勝義自然智,果因無別,果因一體。篤補巴說:眾生因位之如來藏與佛毫無差異。此則果因無別之見也。

宗教特點

(圖)覺囊派覺囊派

覺囊派承認“勝義”有,即承認有真常本性,這一點與寧瑪、噶舉、薩迦相同,但寧瑪、噶舉承認是真本性,無相寂滅非空非有,則既不可說空,也不可說有,非斷非常,不斷亦不常之意,更無有自空他空的詞語,但覺派則認為勝義有,說得太實,可能就有問題。他們與格魯應成派主張勝義、世俗皆是緣起性空,“畢竟空”成為針鋒相對之教敵。這是空有之爭在藏傳佛教中的繼續。

寧瑪、噶舉,薩迦承認真常本性其體但有空明,至於本性德能,則屬體的相用之事,相用就是佛的智慧德相,妄用則為三有輪涅,用可隨緣,但體即是一而不動。相用所化雖有,如幻,非實有。

覺囊派認為佛的智慧德相屬本具,亦是勝義實有(《他空精義》,乃至推到密乘的本尊,壇城,印契,種子字等皆屬本具實有,那勝義有成為有形有實物,有定處的了。這點頗引起各派爭議。

寧瑪、噶舉均認為除空明外均為幻化,非究竟真實。篤補巴說:“法身功德是本具,非緣生法,是無為”。格魯派不承認如來藏,更不承認什麼本具功德,應成派認為從色法乃至一切種智(佛)均是假名安立。佛的一切智德均是由培積資糧緣起所生,他們認為本體就是絕對的空,承認勝義有就是涅實有論。覺囊派批判這種空是把一切有為無為皆空,空無所有的頑空,是無遮斷空,世俗空,是真性絕滅論。法身本具一切功德,屬智慧觀照之境,非凡情可以測度。

二諦是一法的兩面,他們的世俗自空論,是把勝義和世俗完全分開,二諦應當是同源,寧瑪派認為是真妄是體用元成的關係,噶舉認為妄念為法身波是俱生的關係,都是真妄同源論,覺囊派雖說如來藏是萬有依託之根,但世俗自空,使真妄隔絕了,這就是他們與他宗不同之處。還有,覺囊派是從唯識發展起來成為一派自稱為大中觀派。他們和唯識不同之處是唯識承認外境是無,內心實有。覺囊認為否認外境可以破小乘微塵無分的實有論,立識有作為萬法所依之根,可以破中觀的一切皆空論。但“識”亦是世俗心,世俗假有無實,是自空,執世俗有實屬常見。又說一般中觀立緣起假名,無自性是畢竟空則全無所依之根,執勝義空,屬斷見。他們認為世俗空後必有所依之總根,此根則最初法界,本元光明之如來藏為勝義有,此根不可能斷。“世俗空可以除常見,勝義有可以除斷見”故無論中觀唯識皆未能離斷常二邊,本派才是遠離二邊之了義大中觀,作為本派的不共之特點。

土觀宗派源流》代表應成派批判覺囊派“如來藏遍一切情器,恆常堅固”說這同外道梵聲論的梵我相似。其實覺囊所說如來藏光明覺性,重在證悟自心本性,並非求證外道之神我。如來藏雖為萬法所依託處,但它是無為法,並不安排主宰世間一切萬有,不同於梵神。該書又說覺囊說解脫世俗自空唯余勝義,為神我獨存,類似外道數論派。詳細研究起來數論所說之神我系一種未離業識之世俗我相,這樣的精神實體,如何能與解脫了的無我的真如本性相比。而且覺囊派說的解脫是“斷去業煩惱不令新生,舊有者皆令其從速現行,如此三界輪迴之苦盡後覺性無垢清淨,此則名為解脫”。似乎與土觀所說神我獨存並不相同。

覺囊派在建立宗見理論上,似有偏頗之處,故引起非議,但他們說勝義有也非全屬理論,而是通過實踐證驗的。宇宙內包羅有色心二法(精神和物質),二法必有一個最高的依託處,色心萬法,生滅變化無常,此依託處必是真常不變的。說依託處是什麼?覺囊派屬心宗,必然認定是心,此心指真心。他們的《時輪》內、外、密三世界,都包含在密世界的心中,這心就是清淨的如來藏。因此如來藏成為了萬有的本體了。認為有個本體即等同於梵論的外道,覺囊派對世俗一切法承認是緣起,不承認有什麼創世主,如來藏的提法或者與梵論派相似,相似不等於即是。不能就某一部份相似就指為是什麼,那么小乘同於勝論,唯識與密宗同於數論,中觀應成派同於遍入天派,中觀自續派同於自在天派。

座主世系

(圖)覺囊派覺囊派

裕莫·木居多吉生活於公元12世紀,82歲卒。是個瑜伽行者,出家更名迪巴傑布。

達麥夏若裕莫的兒子。

南喀沃色又名康薩巴。

色莫齊瓦是達麥夏若的兒子,名南喀堅贊。

降薩·協饒沃色自協饒以後,覺囊派的傳授由隱秘逐漸弘傳。

卻古沃色

袞邦·吐吉尊追(1243-1313)尊號袞覺囊巴欽布,主持修建覺囊寺,宏傳他空教授,該派名聲大張。

絳森·傑瓦耶協(1204-1283)

克準·雲丹嘉措(1260-1327)為吐吉尊追和傑瓦耶協共有之上首弟子。

篤補巴(1292-1361)本名協饒堅贊。

巧勒南傑(1306-1386)本名晉美扎巴卻季堅贊。

聶溫袞噶白(1345-1439)

佐欽·袞噶羅哲

絳央·袞卻桑布

南喀卻龔

多羅那拔陀羅譯師

袞噶卓卻(1507-1569)中興覺囊派,宏揚他空教義

堪欽·隆日嘉措

多羅那他(1575-1635)是袞噶卓卻的轉世,甚有學識。在多羅那他去蒙古傳法時,格魯派政權首領五世達賴沒收覺囊派寺廟財產屬民,封禁經籍印版,令覺囊寺廟改宗,從此衛藏地區覺囊一派幾乎絕跡。該派傳播有限。

主要寺廟

(圖)覺囊派覺囊派

在十七世紀時,格魯派政權首領五世達賴喇嘛沒收了覺囊派部分寺廟的財產屬民,經籍印版大多封禁,從此衛藏地區覺囊一派幾乎絕跡。

現存覺囊派的主寺為四川省壤塘縣藏哇寺,阿壩、馬爾康以及青海省的班瑪、久治、甘德等七縣,共三十多座。僧人約五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拉孜縣的覺囊寺被毀後,本世紀八十年代覺囊寺已由喇嘛益喜重建,現已完成“十萬佛塔”一座。寺廟正在進一步修建之中。

藏哇寺:位於南木達區中壤塘鄉北緯32度東經101度1分。建於十八世紀初,共八個康村,經院六班,禪院四班。印經院一座,經板(木製)一萬五千塊,銅像六百尊,藥泥塑像一百二十尊,經輪四百二十個,銀塔

四十座,銅塔十座。當代上師是雲丹桑波。

卻爾基寺:修於公元一四二五年,有仲哇、卻爾基兩大活佛系統。

澤布基寺:亦稱“刀具寺”

紅土寺:修於清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年)。

(圖)覺囊派覺囊派寺院的佛塔

日索寺:修於光緒十六年(一八九零年)。

牙塘寺:修於清光緒二十六年(一九零零年)。

曲塘寺:修於清光緒元年(一八五年)。

夏炎寺:全稱“夏炎扎西贊拉貢巴”,譯作“夏炎吉祥歷神寺”,多數僧人平時居家參加俗務產,但遇法事活動必須聚寺誦讀。

拱巴拉卡寺:法名“圖登雪珠林”,意為“佛教之講修州”,始建於清康二十四年(即一六八五年),地點在上壤塘縣雪木達村。

察卡寺:亦名“察卡扎瑪貢”,漢語為“察卡紅岩寺”,原址為扎瑪,一九五三年改宗覺囊派,一九五八拆毀後重建於扎瑪岩前灘。

達柯寺:位於上區薄西鄉,隸屬藏哇寺管轄。

康山寺:也稱“卓格基康山寺”,也譯成“康沙寺”,由第一世卻爾基活佛嘉哇桑布(一四一九——一四九三年)建於明成化年間,隸屬於卻爾基寺管轄。

莫乾木寺:該寺建寺年代不詳,傳為一世卻爾基活佛嘉哇桑布所建造。

讓古寺:全稱是“讓古貢絳曲曲宗”,譯成“讓古寺菩提法”。該寺原為僧人靜修地,本世紀初才修成正規寺院。

巴朗寺:亦名“約和熱拉則貢巴”,也是一世卻爾基活佛所造。

顏木底寺:建於清代為卻爾基寺之小寺。

扎西日崗寺:全稱“巴丹扎西曰崗曲諾爾布林”,譯作“吉祥扎西曰崗聖法寶。”該寺院以優美唐卡佛像聞名於世,其中三世活佛然拉潘措丹增講有一外賓曾開價二百五十萬美元收購一綠度母像未得。

斯拉爾底寺:建於清,隸屬於卻爾基寺管轄。

扎貢寺:亦建於清,隸屬於卻爾基寺轄。

黑爾雅寺:全稱“黑爾雅成就”,與阿壩縣卓格寺關十分密切。

乾木鳥寺:在乾木鳥村,建寺年代不詳。

賽寺:全稱“賽貢巴圖丹喬勒南傑林”,以前所述此處不再提及。

孜朗寺:譯為“孜朗寺吉祥不變了義大樂”,位於上阿壩甲爾多鄉東北離阿壩縣二十公里處,建於清代,為卓格寺之子寺。

卓格寺:卓格寺亦名加夸爾寺,譯義為“了義如意州”由夏爾措·南喀堅贊始建於公元一三九八年,後由卓格·袞噶巴桑於一六七九年建立六支加行禪院,現保存完好,是覺囊派重要的寺廟。現任住持卓格·雲登嘉措一九九六年曾在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學習。

阿華寺:也叫“蔡木達阿華寺”,意思是“阿華如意”,在阿華村初建年代不詳,但是卓格活佛袞噶雲丹嘉木措(一八一八——一八九五)曾整頓過寺,被算作清代寺院,隸屬卓格寺。

塔木寺:建於清光緒二年(即一八七六年)原供有千手千眼十一面觀菩薩,千尊釋迦如來化像,千尊連花大師化及帳面護法等,後被毀。

(圖)覺囊派覺囊派

阿什姜賈寺:伴於斑瑪縣江堂鄉解放村。該村原名“阿什姜”。故此於明洪武十五年(一三八二年)屬寧瑪派,公元一七一五年阿旺丹增桑布重修。

尖姆寺:修於近代,全稱“賈果昂果曲噶爾”。

隆什加寺:法名“牟居德欽林”,譯為“不變大樂州”。

雅果寺:與雪珠達丹林等小寺已經消亡。

恰依隆寺:意思是“覺囊派的帳房寺”。因其以帳篷為房,初無定址,隨牧民游在青珍草原,一九八七年是修建土房於恰依隆,故以地為名。

噶爾果日寺:位於青珍鄉,建於一九八九年,是覺囊派寺院歷史上最晚建成的小寺。

扎西曲傑寺:中壤塘藏哇下寺所管。

覺囊寺: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拉孜縣,後被毀。喇嘛意希於八十年代重建,現已完成“十萬佛塔”一座。寺廟正在進一步修建之中。

以上為現在所存之覺囊派寺院。歷史上,川青藏地界覺囊派寺院大小一百多座,其中不少已經消亡或改宗他派,有一部分毀於“文革”期間。

覺囊派法王雲登桑布和僧眾歡迎廣大修士來藏哇寺考察或修行。到達這一地區需準備禦寒的衣物(即使在夏天)和必要的食品,外國人進入還需向中國政府申請。

現任法王

覺囊派現任法王是47代法王阿旺吉美多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