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胡琴,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古稱胡兀爾、忽兀爾。蒙古族俗稱西納乾胡爾,意為勺子琴,簡稱西胡。元代文獻稱其為胡琴。漢語直譯為勺形胡琴,也稱馬尾胡琴。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風味。可用於獨秦、合秦或伴秦。流行於內蒙古自己區各地,尤東部科兒沁、昭烏達盟一帶最為盛行。
20世紀80年代,蒙古族音樂家和樂器製作師合作,根據喀喇沁王府樂隊中的胡琴和演奏圖像,並參照其它文獻史料而製成改革胡琴。全長79厘米,共鳴箱呈半梨形,系用一整塊長白山所產的優質色木挖鑿出腹腔,其上原蒙羊皮,現改為蒙以魚鱗雲杉薄板,面寬21.7厘米,琴底設有琴托。琴桿頂端雕飾以“馬特爾”(據說這是類似古代圖騰崇拜時期的一種“龍馬”)的頭像,表示對外勇猛壓邪,對內吉祥安順的吉祥物。琴桿前平後圓,正面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張兩條絲弦或尼龍纏鋼絲弦面板中央置木製琴馬,馬高2.5厘米。琴弓的弓桿木製,兩端拴以馬尾為弓毛,弓毛張緊。
演奏時,採取坐姿,將琴箱底部的琴托夾於兩腿間,左手持琴,用食指,中指、無保指和小指的指肚按弦,右手掌心向下抓握弓柄,在琴馬上方弦外拉奏。胡琴按五度關係定弦為:d1、a1,音域d1--d3,有兩個八度。音色柔和而明亮,音量較大,屬於中音樂器。左手技巧有顫音、打音和滑音等,右手有長弓、短弓、彈弓和跳弓等技巧。常用於蒙古族器樂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
早在宋代之初,我國北方蒙古族人民就在火不思、忽雷等彈弦樂器的基礎上,製成了弓拉弦鳴樂器胡琴,蒙古族人民知名人稱其為“胡兀爾”。它與奚琴類型的拉弦樂器在形制和奏法上完全不同,這是一種二弦、弓在弦外拉奏的胡琴。蒙古族俗稱“西納乾胡爾“,即勺子琴之意,還簡稱為“西胡”。是宋代彈弦樂器火不思向拉弦樂器變革的產物。早在成吉思汗時代(1162--1227年),胡琴已在宮廷和同間流行。1204年,乃蠻部塔陽汗斡耳朵中祭禮王罕時,奏樂一詞便寫作:忽兀兒“這一詞根,就是蒙古語中的胡琴。元代史籍記載較詳,《元史.禮樂志》(卷七十一)述其形制云:“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元代之時,胡琴不公在宴樂中用於獨奏或合奏,還廣泛用於軍隊的演奏活動中。張星烺譯《馬可波羅遊記》中載:“韃靼人又有一各風俗。當他們隊伍排好,等待打仗的時候,他們唱歌和奏他們的二弦琴,極其好聽。”清代《皇朝禮器圖式》(卷九)載:“胡琴,蒙古樂器。”並附有其圖(圖287)。《清史稿》載:“胡琴刳桐為質,二弦,龍首,方柄。槽橢而下銳,冒以革。槽外設木如簪頭以扣弦,龍首下為山口,鑿空納弦,綰以兩軸,左右各一,以木系馬尾八十一莖軋之。”這裡將胡琴的形制詳盡地記載下來。這是一種共鳴箱似火不思、呈勺形,兩面三刀肩有稜角,單面張皮,二弦如忽雷,用直桿馬尾弓(弓毛不張緊)在弦外拉奏樂器。明、清兩代,這種火不思形式的胡琴在民間流傳,並用於宮廷樂隊中。當年,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打進察哈爾(今張家口一帶),在洗劫燒殺中,竟特意將樂手和幾把胡琴留了下來。胡琴居然在征服者面前有著如此驚人的方魔力。這種胡琴直到清末民初,仍在喀喇沁王府等到蒙古族樂隊中使用。今天人們所熟悉的二弦、二胡、高胡、京胡、京二胡、四胡、板胡等樂器,應歸於奚琴類拉弦樂器的系列。蒙古族的朝爾和馬頭琴等梯形弓拉弦鳴樂器才是由這種胡琴發展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