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林姓建村。因西漢長廣縣治曾設防務於此,村居其西,故命村名西防務,後演變為西坊塢村。後有張、褚、劉、姜、崔、於、宮、李、王、林姓等相繼遷入。 西坊塢村位於海陽市西北部,地處東經120°57′,北緯36°58′。西與萊陽市儒林泊村為鄰,東與東坊塢村相連,南與東宋格莊接壤。隸屬發城鎮,距鎮政府駐地3.5公里。 全村轄區面積約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6.7公頃,其中糧田138.7公頃,果園8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大豆、花生、蘋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524戶,1670人。有張、褚、劉、林、姜、王、李、崔、於、宮等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張姓,其次是褚姓。
大事記
1940年2月10日(農曆正月初三日)日軍掃蕩,打死村民張風輝。
1941年春國民黨頑軍趙保原部將本村樹木全部砍伐光。莊稼也因戰亂沒有種上,顆粒未收。 同年6月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44年7月日軍飛機扔炸彈於村北部,炸壞一家農戶院牆,幸無人員傷亡。
1952年12月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5年秋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52公斤,總產14.25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12 公斤,總產88.32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提高到620公斤,比1978年增長308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達到628公斤,總產78.6萬公斤。 1991年,始栽植蘋果。2000年,全村果品總收入51.7萬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938萬元,其中農業622萬元,林業5萬元,畜牧養殖業311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僅有織布、網扣加工等手工業,從業人員40多人,收入僅夠自給。1968年,成立麵粉廠,從業人員5人。1977年,成立地毯廠,從業人員100多人。此後相繼建起繡花廠及芋頭加工等20多個項目。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263 人,收入644萬元,其中工業346萬元,建築業298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第三產業得到發展。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17人,收入72萬元,其中運輸業44萬元,商飲業11萬元,服務業17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32年,褚文郁在本村成立紅卍字會國小,學生免費入學。1962年,成立完全國小。1974年,改為西坊塢聯中,學生276人。1982年,西坊塢聯中併入發城聯中,原校址改設坊塢聯小,有教職工7人,學生198人。此後,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育質量穩步提高。1989年,學校搬遷於村東。1991年,被評為煙臺市花園式學校。1999年8月,併入發城鎮中心國小。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03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僅有90公斤左右,只能半糠菜半糧度日。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6年,人均糧食240公斤。1978年,人均糧食提高到312公斤。2002年,人均糧食400公斤,人均存款餘額2430元,有各種運輸車400多輛,電話120多部、彩電432台,冰櫃41台、洗衣機7台。 村莊建設解放前,村內街道不整,胡同狹窄。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方米。1983年,全村統一規劃街道,由集體出資搬遷舊房,將街道和胡同加寬。1990年,整修寬12米、長200米的街道4條。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81年,村集體投資購買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2000年,由村出資1萬元,安裝有線電視,全村有150戶看上有線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3年,張廷志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此後劉殿興、劉殿元、孫洪香、張廷芹等先後入黨。1944年3月,成立黨支部,孫洪香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先後開展了打土豪、鬥地主、分田地的鬥爭,組織支前隊伍13人,隨軍參加淮海戰役,運輸糧食彈藥。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23人。2002年,有黨小組8個,黨員37名。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孫洪香、劉殿元、張友忠、張學茂、張學君、張德臣。 1990年7月,本村黨支部被評為海陽縣先進黨支部。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8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褚文波、張廷庚、張再祥、褚化民、張廷義、張廷柏、褚仁作、張學臣、張廷勤、張培武、褚伯坤、張培斌、張友忠、張學茂、褚伯舉、褚伯竹、張德臣。 1991年12月,本村被評為海陽縣“科普村”。1992年,被省評為村鎮建設明星村。1995年,被縣評為村鎮建設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