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籃子魚

褐籃子魚

褐籃子魚,俗名臭肚(“肚”又作“都”)、象魚、雉魚、羊嬰、娘唉、泥鯭,是輻鰭魚綱鱸形目籃子魚科籃子魚屬的一個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褐籃子魚

中文名:褐籃子魚
學名:Siganusfuscescens
英文名:Rabbitfish
俗名:籃子魚泥猛臭肚
種類:海水產品-魚類
分類:鱸形目籃子魚科籃子魚屬

介紹

褐籃子魚體延長呈長橢圓形,側扁,體背緣與腹緣稍呈淺弧形。頭小,前端略尖。眼中等大。口小,前下位。下頜短於上頜,鰓蓋骨邊緣無棘。全體被小圓鱗,全部埋藏於皮下。側線完全,位高,與背緣平行,向後延伸至尾鰭基。背鰭幾乎占體背全長,胸鰭中等長,腹鰭短於胸鰭,尾鰭淺叉形。主要分布在我國東海、南海及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 體側扁,橢圓形。頭臉似兔,故英語有兔魚之稱。腹鰭兩側有硬刺,中間為軟條。體褐色,散布著許多白點。尾鰭後緣彎入。其背鰭、尾鰭和腹鰭的刺有毒腺。體長達40厘米,重可達l千克。

營養

肉質鮮美,風味獨特,營養較為豐富,具較高經濟價值。
烹飪:可燒湯、蒸食。在烹調時,不能用姜作調料,否則會失去魚的味道。褐藍子魚烹調的“泥猛湯”,深受珠三角等南方城市消費者歡迎。
選購:應選購外觀完整,新鮮度高的個體。
保鮮/蓄養:在冰櫃冷藏條件下進行保鮮,或者冷凍保存。
提示:褐籃子魚的鰭上有毒刺,不留神被刺傷會化膿,劇痛。烹調時必須先把鰭棘切掉。

產地

生息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礁石和珊瑚中。喜食海藻、海中浮游生物和附著物,故肉質有獨特風味。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六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此外,在體型結構、繁殖生長、攝食營養、運動等方面都有其特點。本期盤點帶魚科、帶鰆科籃子魚科、鯖科等魚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