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子假說

複製子(replicon):是DNA複製時從一個DNA複製起點開始最終由這個起點起始的複製叉完成的片段。DNA 中發生複製的獨立單位稱為複製子。每個複製子使用一次,並且在每個細胞周期中只有一次。複製子中含有複製需要的控制元件。在複製的起始位點具有原點,在複製的終止位點具有終點。說的通俗一點,就象看實物畫畫一樣,從實物的一個點開始畫,一直畫到開始的那個點結束,這樣才算完成了一幅作品。

英文名稱

replicon hypothesis

理論簡介

F.Jacob等在1963年提出的有關染色體複製調節機制活動的假說。他們把自主複製的單位稱複製子,例如大腸桿菌的染色體DNA,其本身是一個複製子,附加體和質粒也是複製子。該假說假定每個複製子有稱為複製基因的結構部分,以及稱為起始因子的產生於細胞質性物質的基因。例如,大腸桿菌的DNA生成對大腸桿菌特異的起始因子,它只作用於大腸桿菌的複製基因,從此開始複製。F因子也是如此,例如當F因子整合進入大腸桿菌染色體而成為Hfr狀態時,F因子DNA便作為大腸桿菌複製子的一部分進行複製。此外,高等生物的染色體可認為是許多複製子縱向連線而成的。在複製子學說中,假定正調節起主導作用,這與轉錄的調節中負調節起核心作用的情況是相反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