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雅各布(François Jacob)
1938年,考入巴黎大學醫學院。1940年,流亡英國,後參加戴高樂將軍領導的“自由法蘭西”運動,成為一名軍醫。1945年,因受重傷放棄學習醫學。後通過考試得了獎學金,來到法國巴斯德研究院跟隨微生物學家利沃夫學習。1947年,獲得生理學碩士學位。1950年,擔任巴斯德研究院的細胞遺傳學部主任。1954年,獲生理學博士學位。1965年,與利沃夫,莫諾共獲諾貝爾生理學獎。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中斷了在巴黎大學醫學院的學業,以軍醫的身份隨部隊開往北非。戰後,因戰爭期間負過重傷,不得不放棄醫生職業,改行從事微生物研究。由於發表了有關生物體蛋白質合成中的遺傳調節機制方面的操縱子學說、DNA複製中的遺傳性調節機構的模型、複製子學說等,1965年被授予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雅各布後來又與悉尼·布倫納(2002年因線蟲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獎)提出了核糖體進行轉譯時的作用方式假說,並由後來的實驗證實。1996年,雅各布成為法蘭西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