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來源
《中國藥典》(2000年版)。
劑型
片劑
藥物組成
魚腥草583g,黃芩150g,板藍根150g,連翹58g,金銀花58g。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外感風熱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腺炎有風熱證候者。
製備方法
取魚腥草200g,與連翹、金銀花粉碎成細粉,剩餘的魚腥草與黃芩、板藍根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加入上述細粉,混勻,乾燥,粉碎成細粉,製成顆粒,乾燥,壓製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用法用量
每片0.25g,每次4-6片,日3次口服。
用藥禁忌
1.肺無熱者勿用。
2忌服辛辣、刺激性食物。
不良反應
複方魚腥草片臨床使用未見明顯毒性反應,個別病例出現咽乾、胃灼感、心悸、手發抖等副作用,均較輕微,不影響繼續服藥。
藥理作用
主要有抗菌,抗病毒,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
1.抗菌:魚腥草、板藍根、黃芩、金銀花、連翹對多種細菌均有抑制作用。魚腥草、黃芩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明顯抑制作用。魚腥草、板藍根有抗流感桿菌作用。除金銀花外,對鉤端螺鏇體均有抑殺作用。魚腥草、黃芩對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等多種致病真菌亦有明顯抑制作用。金銀花、連翹有體內抗感染作用,能明顯抑制大腸桿菌引起的動物腹膜炎。
2.抗病毒:板藍根對流感病毒PR3株和京科68-1病毒有明顯抑制作用。黃芩對流感病毒PR8株有抑制作用,並能減輕感染小鼠的肺部損傷,延長存活時間。金銀花對京科68-1病毒、埃可病毒和皰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3.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連翹、金銀花、板藍根、黃連等複方注射液,對小鼠人工腹膜炎有明顯增強炎性滲出細胞的吞噬能力,並能明顯降低大鼠及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魚腥草可增強人體白細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家兔及患者血清備解素水平。還能提高患者血及痰中溶菌酶的活力。
4.其他作用:黃芩具有特異升高肺和支氣管的cAMP水平及抑制抗原與IgE結合,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而成為較好的抗變態反應劑。黃芩素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拮抗炎症反應及過敏性浮腫,並能抑制由同種及異種抗體所引起的被動變態反應。
理化性質
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後顯棕褐色;味微澀。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
(1)取本品3片,除去糖衣,研細,置小試管中,用玻璃棒壓緊,滴加少量品紅亞硫酸試液至上層粉末濕潤,放置片刻,自測壁觀察,濕粉末顯粉紅色或紅紫色。
(2)取本品25片,除去糖衣,研細,加乙醚20ml,浸漬24小時,濾過,藥渣用乙醚洗滌2次,每次10ml,濾過,藥渣揮盡乙醚,加乙醇30ml,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乾,殘渣用適量水溶解,加在D101型大孔吸附樹脂柱(內徑1.5cm,長度12cm)上,用100ml水洗脫,棄去水洗液,再用30%乙醇50ml洗脫,收集洗脫液,備用;繼用70%乙醇6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連翹苷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甲酸(9:l: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約5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2)項下的30%乙醇洗脫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綠原酸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5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H薄層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14:5:5)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m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
中藥方劑之復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