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來源
《回春》卷五。
藥物組成
當歸1錢,白芍(酒炒)1錢,生地黃1錢,熟地黃1錢,陳皮1錢,茴香(鹽、酒炒)1錢,故紙(酒炒)1錢,牛膝(去蘆,酒洗)1錢,杜仲(去粗皮,酒炒)1錢,茯苓(去皮)1錢,人參5分,黃柏(去粗皮,酒炒)7分,知母(酒炒)7分,甘草(炙)3分。
加減
痛甚大者,加乳香、砂仁、沉香,去芍藥、生地、陳皮。
主治
腎虛腰痛。
製備方法
上銼1劑。加大棗2枚,水煎服,不拘時候。如常服合丸藥,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米湯送下;酒亦可。
中藥方劑之補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