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也叫“裁孝衣”、“扯孝衣”,是為死者家眷縫製的衣服,多由親鄰中的中老年婦女(必須是全可人)幫助縫製。帽子、腰帶等則多在賃貨鋪租賃,富有人家多自家縫製。
相關介紹
孝衣的穿戴規矩很多。如嫡親子女、媳、孫、孫媳等為“重孝”,內穿白粗布褲襟,白粗布腿帶,外罩斜襟孝袍,再外面穿一襲對襟無袖過膝褡袢,腰系孝帶。孝子要戴一把抓平頂儒中外帶麻冠,側綴麻絡,俗稱“扎肚子”,即“梁冠”。其上所用麻有單雙棵之分,若父母雙亡則要用兩根麻纏繞。女人則一律頭戴用白布折成2寸寬的布帶,圍在頭上腦後交叉,用白布裹銅錢以發卡卡住,下端搭至腰間,俗稱“箍子”。孝鞋是在普通鞋上罩上本白布,後跟縫紅布條,俗稱“孝子鞋”。一般從梁冠和腰帶上即可分辨親疏關係。此外,從孝服的顏色和披麻的粗細也可分辨親疏關係。嫡親孝男孝女的孝服為本白色,女婿及其他非嫡親的孝服為漂白色;孫子輩的要在孝服上戴紅絨球,俗稱“纓兒”。孫子(女)戴在正中,而外孫(女)則戴在偏側,以區分關係。此外,長子、長孫早夭或因故不在家,他們的孝帽則要置於供桌右角。對前來的弔唁者要給約四五尺白布一幅,謂之“扯孝”。孝衣的縫製雖然簡單,但講究頗多,縫頭在外,不包邊,不釘扣子,以寬大為主。若父母雙亡,用雙線縫製,帶子也得齊頭;若只一方亡故,則要縫單線,帶子長短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