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滋題記摩崖石刻

袁滋題記摩崖石刻

袁滋題記摩崖石刻位於雲南省鹽津縣城南30公里豆沙關山路西側崖壁上。唐德宗貞元十年(794年),袁滋奉使南詔,冊封異牟尋為南詔王,途經石門(即豆沙關)時為紀其行而作。全文八行共122字,直下左行楷書,末行“袁滋題”三字為篆書。題記印證了史料的真實性,補充了史書的不足,是反映唐代雲南邊疆與中原關係的重要歷史文物。

簡介

中國唐代摩崖石刻。在雲南省鹽津縣城西南20公里豆沙關崖壁上。此地為秦漢“五尺道”的要隘,左臨朱提江,隔江危岩對峙。唐代又稱“石門關”。唐貞元十年 (794)袁滋奉使南詔,冊封異牟尋為南詔王,賜“貞元冊南詔印”。途經石門時, 為紀其行, 作摩崖題記。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刻長44厘米,寬36厘米,凡8行,共122字。左行,楷書。末行“袁滋題” 3字為篆書。全文簡要地記載了唐德宗貞元十年 (794)開石門路,置驛,朝廷命持節冊南詔使、御史中丞袁滋等赴雲南冊封蒙異牟尋為南詔王的史實。

內容

袁滋題記摩崖石刻

摩崖石的內容可與新、舊《唐書》、《蠻書》、《通鑑》等史書相印證,是反映雲南邊疆地區與中原關係和民族友好的重要歷史文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