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

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

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為唐代石刻,在雲南省鹽津縣城南30公里豆沙關山路西側。唐貞元十年(794),御史中丞袁滋奉命赴滇,冊異牟尋為南詔,途經石門關,為紀其行,特摩崖題紀。

景點地址

位於雲南省鹽津縣城南30公里豆沙關山路西側崖壁上。袁滋題記摩崖石刻位於鹽津縣西南15公里的豆沙關,有213國道從旁經過,為四川進入雲南的交通要道,秦、漢“五尺道”的要隘。摩崖刻於巨岩上,地勢險要,左下為絕壁,隔朱提江與右面的危岩相對峙,像兩扇巨大石門,扼鎖通道,為咽喉之地,隋、唐時稱為“石門關”。 唐貞元九年(公元793年),南詔王異牟尋派使者請求歸唐。唐遣巡官崔佐時與異牟尋會盟於大理點蒼山,南詔叛唐42年後又與唐重歸於好。翌年唐朝廷派御史中巫袁滋,持節赴雲南冊封異牟尋為雲南王。持冊御史袁滋由戎州(今四川宜賓)入滇,經石門(今豆沙關)時,有感而發,刻石記事。袁滋題記摩崖石刻的內容與新、舊《唐書》、《蠻書》、《資治通鑑》等書記載相同。碑刻記載唐與南詔友好關係的史實,是民族團結的象徵,是研究唐與南詔的重要實物資料。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出處來歷

唐貞元十年(794),御史中丞袁滋奉命赴滇,冊異牟尋為南詔,途經石門關,為紀其行,特摩崖題紀。摩崖面積0.44×0.36米,自左至右,全文直書八行,每行3-21字,左七行字為楷書,末行“袁滋題”三字為篆書。

歷史意義

按摩崖史實紀載,學者稱為“民族友好的標誌”,並校正了《雲南志程途篇》中的訛誤,其書刊遺蹟,是西南邊疆文獻中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它有“維國家之統,定疆域之界,鑒民族之睦,補唐書之缺,正在籍之誤,增袁書之跡”的重大歷史作用。

保護現狀

1963年撥款修建保護摩崖的風雨亭。1965年省人委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對摩崖亭進行了改建。

參考內容

附唐摩崖原文:“大唐貞元十年 九月廿日雲南宣慰使內給事俱文珍 判官劉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節冊南詔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龐頎判官監察御史崔佐時同奉恩命赴雲南冊蒙異牟尋為南詔其時節度使尚書右僕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韋皋差巡官監察御史馬益統行營兵馬開路置驛故石紀之袁滋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