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貞元九年(公元793年),南詔王異牟尋派使者請求歸唐。唐遣巡官崔佐時與異牟尋會盟於大理點蒼山,南詔叛唐42年後又與唐重歸於好。翌年唐朝廷派御史中巫袁滋,持節赴雲南冊封異牟尋為雲南王。持冊御史袁滋由戎州(今四川宜賓)入滇,經石門(今豆沙關)時,有感而發,刻石記事。袁滋題記摩崖石刻的內容與新、舊《唐書》、《蠻書》、《資治通鑑》等書記載相同。碑刻記載唐與南詔友好關係的史實,是民族團結的象徵,是研究唐與南詔的重要實物資料。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
袁滋題記摩崖石刻
袁滋題記摩崖石刻位於雲南省鹽津縣城南30公里豆沙關山路西側崖壁上。唐德宗貞元十年(794年),袁滋奉使南詔,冊封異牟尋為南詔王,途經石門(即豆沙關)時為...
簡介 內容 -
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
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為唐代石刻,在雲南省鹽津縣城南30公里豆沙關山路西側。唐貞元十年(794),御史中丞袁滋奉命赴滇,冊異牟尋為南詔,途經石門關,為紀...
景點地址 出處來歷 歷史意義 保護現狀 參考內容 -
袁滋
袁滋(749年-818年),字德深,郡望陳郡汝南(今河南汝南)[1],蔡州郎山[2]人。唐朝官員,書法家。 元結內弟,經薦引入仕,授試校書郞,官終湖南觀...
人物簡介 唐代袁滋題記摩崖石刻 -
浯溪摩崖石刻
湖南省祁陽縣西南2公里湘江南岸浯溪。唐代詩人元結作銘,季康、瞿令問、袁滋用不同風格篆體書寫刻石。唐大曆六年(771年),顏真卿將元結所作《大唐中興頌》寫...
簡介 歷史 配圖 相關連線 -
袁滋題記
昭通鹽津縣西南20公里的豆沙關,又名石門關,壁立千仞,危石若懸,自秦漢以來,是雲南與中原交通的重要關隘。而在兩山之間有一亭閣,額書“唐碑亭”,亭中保存著...
來歷 人物 功勞 佳話典故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青北大禹廟|黎城城隍廟|南涅水石刻|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晉城市青蓮寺...、白居易墓、千唐志齋石刻、邙山陵墓群、辟雍碑、潞澤會館、王灣遺址、范仲淹...氏莊園、洪谷寺塔、千佛洞石窟、袁林商丘市宋國故城、歸德府城牆、漢梁王墓群...
發布批次 部分名單 -
浯溪碑林
摩崖石刻,位於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城(浯溪鎮)西南部湘江大橋南端的浯溪公園內...,命名“語亭”,撰《吾亭銘》。返任後,將三銘交篆書名家季康、瞿令問、袁滋分...三塊碑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特別是唐相袁滋書寫的《吾亭銘》碑,現為...
碑林簡介 浯溪保護 浯溪現況 摩崖三絕 石刻書法 -
碑林集刊
墓誌、石刻藝術類文物研究為基本特色,同時開設文史論壇、文物叢談、書藝漫筆、博物館學等學術欄目。辦刊十餘年來,立足碑林,面向全國,不僅在石刻研究方面為學界構建了便捷良好的資料平台,而且促進了石刻領域的學術研究朝縱深發展...
概述 第一輯,1993年 第二輯,1994年 第三輯,1995年 第四輯,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