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蟻山又名行山、馬蝶山,海拔161米,周圍山丘連綿,是一處花崗岩丘陵地帶。1987年11月,福建省博物館、泉州市文管會和惠安縣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在塗嶺鎮蘆朴村東北400多米處的蟻山頂上南北坡,對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在南坡20平方米、北坡200平方米範圍內的表層及土層中,發現集中或散存著大量陶器殘片。2005年5月,福建晉江流域考古調查隊對其進行了複查,絕大部分遺址已消失。
出土文物
蟻山文化遺址陸續採集的重要文物大部分為陶器,分為粗砂陶、細砂陶和泥質陶三種,皆為軟陶,且這些陶器的陶土大都未經陶洗,質地較為粗糙。其中以細砂陶居多,粗砂陶居次,泥質陶較少。粗砂陶質多鬆散易剝落。顏色以灰色陶為多,其次是紅色陶。以手工製作為主,並通過慢輪修整。多數夾砂陶器內腹部凹凸不平,手制痕跡明顯,口沿部多用慢輪修整而成。泥質陶則多為輪制。品種有罐、尊、釜、缽、杯、鬲、壺、瓮、洗等。其中陶罐有20件,分為長頸罐、雙耳小罐。陶尊9件,分為高尊、敞口尊二種。釜4件,缽、杯各一件。紋飾比較繁雜,有繩紋、梯格紋、方格紋、編織紋、葉脈紋、刻劃斜條紋、弦紋等,
個別器物還在唇、頸、腹部飾紅衣寬頻狀和點狀紅彩。紋飾多為拍印而成,也有個別器物飾刻劃紋。在蟻山西坡一處極小面積的土層中還發現了彩繪陶片。遺址中石器較少,有石錛、石礎、紡綸、石斧等生產工具,較完整的磨製石器有石錛2件,一件身、刃磨製較為粗糙,另一件則渾身磨製。文化內涵
考古隊員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蟻山陶片存在的土層,曾是古人一個生活廢棄物的堆積(即現在的垃圾堆)。其中有古人吃剩的動物骨骼碎塊(殘塊)、有多種種類的貝殼、有加工痕跡的石塊、有因破碎而扔掉的陶片。從蟻山遺存中的9件陶尊看,尊是青銅文化時代較為普遍的器皿,個別器物上飾有方格紋、弦紋,也具有青銅文化的特徵。蟻山遺址的大量貝殼堆積,以及陶器上用貝殼印出的種種貝印紋,可以證明採集、漁獵是蟻山人生活的主要來源。當地先民通過捕撈、採集便能獲得大量天然食物來維持生活。從蟻山遺址出土的石器不多,而且遺址位於小山丘上,地理環境狹小等情況看,蟻山人農業生產在生產生活中僅居於從屬地位,尚未脫離原始社會範疇。遺址的性質表明其經濟是以漁獵為主、農業為輔的形態。其文化內涵表明此時的農業生產較以前發達,如黃瓜山乾欄式建築的出現,大量的硬陶器形及各種紋樣所體現的陶器製作和大量的有段石錛均可反映。與農業逐漸發展形成對比的是,此時貝類等海產品的捕撈逐漸衰弱。貝類種類從早期的20多種變為現在的蜆和牡蠣等幾種,貝殼文化層由早期的廣泛分布變為現在的局部分布,其厚度從早期的數米變為現在的幾厘米,這些變化折射出新石器晚期貝類資源的枯竭,捕撈經濟所占比例下降。
總體上看,蟻山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而從其少量青銅時代特點看,蟻山遺址已經開始向青銅時代過渡。在位於蟻山之南200米的果合山也採集到零星陶片,其中一件陶器為帶鋬硬陶折肩罐,細砂灰硬陶,腹飾細方格紋。印紋硬陶片是福建青銅文化的主要特徵。可以說,福建其他地區的青銅文化是在蟻山新石器醉器製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遺址現狀
由於長期以來不斷地開山取石,致使山上文化層堆積遭受嚴重破壞,加上常年的水土流失,山坡中、下部的文化遺物已蕩然無存,只在山頂才見到亂石之中有多處小面積貝殼堆積,個別地段有厚約30~40厘米的堆積層,但不見成片堆積。貝殼堆積分布範圍東西長約80米,南北寬約50米。2005年對蟻山進行複查時發現,90%以上的遺址已經消失了,考古隊員只在西面的山坳中撿到一些陶片。而1987年的文物調查資料顯示,曾在蟻山的北坡、南坡撿到大量陶片,以及石錛、石斧等多件生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