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蝰蛇,kuíshé
[viper]蝰蛇科一種有毒蛇類,有時也指與之極近緣的響尾蛇科(Crotalidae)的蛇類
[學名] 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
[分類地位]蛇目蝰科
蝰蛇科(Viperidae)約200種毒蛇的統稱。分為兩個類群(亞科),即蝰蛇亞科(Viperinae,東半球蝰蛇)和響尾蛇亞科(Crotalinae,頰窩蝰蛇)。某些權威人士認為,蝰蛇的這兩個類群應是各自獨立的科。蝰蛇的特徵是具有一對中空的注射毒液的牙齒,著生在上齶活動骨骼上(上齶骨),不用時可折回嘴內。具頰窩器的蝰蛇(響尾蛇及其他)特徵是︰在每側鼻孔與眼之間有一熱敏感小窩,用於探尋溫血動物。
形態特徵
全長1米,重達1.5公斤。頭呈寬闊的三角形,(因為它的頭部有巨大的毒腺) 與頸區分明顯,吻短寬圓。頭背的小鱗起棱,鼻孔大,位於吻部上端。體背呈棕灰色,具有3縱行大圓斑,每一圓斑的中央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為黑色,最外側有不規則的黑褐色斑紋。腹部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蝰蛇的行走千姿百態,或直線行走或彎蜒曲折而前進,這是由蝰蛇的結構所決定的。蝰蛇全身分頭、軀幹及尾三部分。頭與軀幹之間為頸部,界限不很明顯,軀幹與尾部以泄殖肛孔為界。蝰蛇沒有四肢,全身被鱗片遮蓋,有保護膚體的作用。
蝰蛇的內部結構分為:皮膚系統、骨骼系統、肌肉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泄殖系統、神經系統、感覺器官和染色體等十大部分。
蝰蛇之所以能爬行,由於它有特殊的運動方式:一種是蜿蜒運動,所有的蝰蛇都能以這種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時,蝰蛇體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狀彎曲,使彎曲處的後邊施力於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動蝰蛇體前進,如果把蝰蛇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那它就寸步難行,無法以這種方式爬行了。
第二種是履帶式運動,蝰蛇沒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後自由移動,肋骨與腹鱗之間有肋皮肌相連。當肋皮肌收縮時,肋骨便向前移動,這就帶動寬大的腹鱗依次豎立,即稍稍翹起,翹起的腹鱗就像踩著地面那樣,但這時只是腹鱗動而蝰蛇身沒有動,接著肋皮肌放鬆,腹鱗的後緣就施力於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蝰蛇體推向前方,這種運動方式產生的效果是使蝰蛇身直線向前爬行,就像坦克那樣。
第三種方式是伸縮運動,蝰蛇身前部抬起,盡力前伸,接觸到支持的物體時,蝰蛇身後部即跟著縮向前去,然後再抬起身體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後部再縮向前去,這樣交替伸縮,蝰蛇就能不斷地向前爬行。在地面爬行比較緩慢的蝰蛇,如鉛色水蝰蛇等,在受到驚動時,蝰蛇身會很快地連續伸縮,加快爬行的速度,給人以跳躍的感覺。
生活習性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區。主要棲息在寬闊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區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帶活動,炎熱時喜歡棲息在蔭涼通風處。一般在森林、草地、沙漠中活動。
蝰蛇 惡蛇甚多,四五月青蝰…白蝰…三角之類,皆毒之猛烈者。――《本草綱目》。
受驚時並不逃離,而是將身體盤捲成圈,並發出呼呼的出氣聲,身體不斷彭縮,持續半小時之久。以鼠,鳥,蜥蜴為食,採用突襲方式,軀幹前部先向後曲,猛然離地再向前沖並咬住獵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傷人畜較多,是中國劇毒蛇類之一,平均每條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約為200毫克.屬於卵胎生,7--8月份產仔,每次產仔十幾條左右。蝰蛇類的產卵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因品種而異。所產蝰蛇卵一般粘結成一個大的卵塊,卵塊中卵的數量為8~15枚不等。蝰蛇經常處於飢餓或半飢餓狀態。一般以“守株待兔”方式捕食,但有時也主動出擊。不要以為它的嘴巴小,實際上它能吞食相當於本身頭部大8—10倍的食物。蝰蛇吃足食物後,感到疲倦,進入休息狀態,此時極易被人捕捉。至於蝰蛇的覓食次數,因蝰蛇類品種和大小而異。一般夏令覓食活動盛期,特別是產卵繁殖期,一日一次或隔天一次。蝰蛇體稍大的,因覓食量較大,一般是3日至一周左右進食一次。
大部分蝰蛇均屬於夜行性動物。 蝰蛇也喜歡在太陽光下進行日光浴,時間一般為上午10—12時左右。行日光浴時,一般伏於地面草叢或纏繞或於樹幹上,也有半身裸露於洞口外、石頭堆外面呈盤蜷狀的,姿態變化多端。
分布
在中國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廣西;國外見於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泰國等地。蝰蛇亞科(Viperinae,東半球蝰蛇)和響尾蛇亞科(Crotalinae)。具頰窩器的蝰蛇(響尾蛇及其他)的特徵是︰在每側鼻孔與眼之間有一熱敏感小窩,用於探尋溫血動物。蝰蛇體長小至Viperaursini的不足30公分(12吋),大至巨蝮(Lachesismuta)的3公尺(10呎)以上。捕食小型動物,捕獵方法是先咬傷獵物,再追蹤。東半球的蝰蛇分布在歐洲、亞洲和非洲。特點是行動遲鈍,身體粗壯,頭寬大。許多種類為陸棲。樹蝰屬(Atheris)的身體細長,尾能纏住樹枝,營樹棲生活。而穴蝰屬(Atractaspis)則為洞棲,眼細小。大多數種類卵胎生。響尾蛇亞科主要在西半球,從沙漠到雨林皆有。中、南美洲的洞蛇屬(Bothrops)為陸棲或樹棲種類。有些如噬魚蛇是水棲種類。某些種類產卵;其他為卵胎生。
“這是最常見的毒蛇,尼泰羅伊附近28個街區內就發現了24到25條這樣的蛇,這說明它們已經在整個城市泛濫。”---阿尼瓦爾·梅爾加雷霍生物學家。
分類學
1 白頭蝰亞科Azemiopinae
1.1 白頭蝰屬Azemiops
2 夜蝰亞科Causinae
2.1 夜蝰屬Causus
3 蝮亞科Crotalinae
3.1 蝮蛇屬Agkistrodon
3.2 跳蝮屬Atropoides
3.3 睫角蝮屬Bothriechis
3.4 森蝮屬Bothriopsis
3.5 矛頭蝮屬Bothrops
3.6 紅口蝮屬Calloselasma
3.7 山蝮屬Cerrophidion
3.8 響尾蛇屬Crotalus
3.9 尖吻蝮屬Deinagkistrodon
3.10 亞洲蝮屬Gloydius
3.11 瘤鼻蝮屬Hypnale
3.12 巨蝮屬Lachesis
3.13 墨西哥角蝮屬Ophryacus
3.14 烙鐵頭屬Ovophis
3.15 豬鼻蝮屬Porthidium
(豬鼻蝮蛇占據奈吉爾·馬文哥斯大黎加十大致命毒蛇名單上的第七名。)
3.16 侏儒響尾蛇屬Sistrurus
3.17 竹葉青屬Trimeresurus
3.18 黑綠烙鐵頭蛇屬Tropidolaemus
4 蝰蛇亞科Viperinae
4.1 樹蝰屬Atheris
4.2 膨蝰屬Bitis
4.3 角蝰屬Cerastes
4.4 鋸鱗蝰屬Echis 豬鼻蝮
4.5 鈍鼻蝰屬Macrovipera
4.6 山蝰屬Montatheris
4.7 澤蝮蛇屬Proatheris
4.8 擬角蝰屬Pseudocerastes
4.9 蝰屬Vipera
蝰蛇科有28~34屬220~250種,是管牙的毒蛇,毒牙巨大並可以摺疊收回,為最進步的蛇類。蝰蛇科成員的體型多與其他蛇類明顯不同,身體短粗,尾短而突然變細,頭大而成三角形,有些種類頭上還有可感受紅外線的頰窩。蝰蛇科可分為無頰窩的蝰蛇亞科Viperinae、有頰窩的蝮蛇亞科Crotalinae和原始而神秘的白頭蝰亞科Azemiopinae三個亞科,它們有時也被升級為單獨的科。蝰蛇亞科約有12~13屬70餘種,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和非洲各地。蝰蛇亞科包括分布最北的毒蛇,其中極北蝰Viperaberus遍布歐亞大陸北部,也是見於英國的唯一毒蛇,最北可深入北極苔原地區。蝰蛇亞科包括一些毒牙最大的毒蛇,如非洲的加彭噝蝰Bitisgabonica的毒牙可長達5厘米。加彭噝蝰也是非洲最大和最著名的毒蛇之一,身體非常粗壯,與其近親犀噝蝰Bitisnasicornis等同為花紋最複雜的蛇類。蝰科中最毒的蛇種是鋸鱗蝰,分布較廣,從北非、中東到南亞一帶均有,中亞南部也偶而一見。
白頭蝰亞科僅以白頭蝰Azemiopsfea為代表。白頭蝰是蝰蛇科最原始的成員,分布於緬甸和中國南方等地,非常罕見,目前人們對其所知甚少。蝰蛇科其它成員均屬於蝮蛇亞科,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亞科,分布廣泛,在除了澳大利亞以外的各個大陸都有分布,且在大多數地區都是主要的毒蛇。
蝮蛇亞科最著名的當屬響尾蛇Crotalus,以尾部可以發出聲音報警和可以感受紅外線而聞名。響尾蛇主要分布於北美洲,但是有3種見於中南美洲。美國東南部的東部菱背響尾蛇Crotalusadamanteus體長超過2米,是北美洲最大最重的毒蛇。中南美洲的巨蝮Lachesismuta體型比東部菱背響尾蛇更大,體長近4米,是西半球最大的毒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蝮蛇和最重的毒蛇。在亞洲蝮蛇的種類很多,其中蝮蛇屬Agkistrodon和烙鐵頭屬Trimeresurus的成員是中國最常見的毒蛇,也是中國咬傷人的主要毒蛇。
消化食性
蝰蛇的消化系統非常厲害,有些在吞的同時就開始消化,還會把骨頭吐出來的。還有,蝰蛇的消化還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來摩擦。毒蝰蛇的毒液實際上是蝰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蝰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較強,溶解了被咬動物的身體,所以表現出“毒性”,人的膽汁也屬這種消化液。
蝰蛇的食慾較強,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後吞食。嘴可隨食物的大小而變化,遇到較大食物時,下頜縮短變寬,成為緊緊包住食物的薄膜。蝰蛇常從動物的頭部開始吞食,吞食小鳥則從頭頂開始,這樣,鳥喙彎向鳥頸,不會刺傷蝰蛇的口腔或食管。蝰蛇頭背的小鱗起棱,位於吻部上端。體背呈棕灰色,具有縱行大圓斑,每一圓斑的中央為紫色,外周為黑色,最外側有不規則的黑色。吞食速度與食物大小有關,蝰蛇5~6分鐘即可吞食小白鼠,較大的鳥則需要15~18分鐘。Barton認為非洲岩蟒只有在確定捕獲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時,才開始吞食。蝮蝰蛇亦有判斷捕獲物頭、尾的能力。蝰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經過5~6天才能消化完畢,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後22~50小時。如果吃得多,消化時間還要長些。蝰蛇的消化速度與外界溫度有關,到15℃時消化仍然很慢,消化過程長達6天左右,在25℃時,消化才加快進行。蝰蛇的牙齒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蝰蛇的消化系統如咽部,以及相應的肌肉系統都有很大的擴張和收縮能力。
蝰蛇主要是用口來獵食。蝰蛇還可靠它們的毒牙來注射烈性毒液,使獵物被咬後立即中毒而死。蝰蛇在吞食時先將口張大,把動物的頭部銜進口裡,用牙齒卡住動物身體,然後憑藉下頜骨作左右互動運動慢慢地吞下去。當其一側下頜骨向後轉動時,同側的牙齒鉤著食物,便往咽部送進一步,繼之另一側下頜骨向後轉動,同側牙齒又把食物往咽部送進一步。這樣,由於下頜骨的不斷互動向後轉動,
即使很大的食物,也能吞進去。蝰蛇喜歡偷食蛋類,有些是先以其身體壓碎蛋殼後才進食。但也能把雞蛋或其他更大的蛋整個吞下去。在吞食時先以身體後端或借其他障礙物頂住蛋體;然後儘量把口張大將整個蛋吞進去。
毒蛇
不少人容易將「蛇」跟「有毒」作聯想,而產生恐懼,那全世界的毒蛇多嗎?那台灣又如何呢?跟據統計,全世界的蛇類中有毒者約占20%(黃頷蛇類之毒蛇1%、眼鏡蛇類10%及蝮蛇類9%),至於台灣陸棲的蛇種中,有毒者(含微毒之種類)約有15種(占32.6%),在比例上是較全世界之平均質高出一些,而有毒之蛇類,依據其毒牙的位置及型式,主分成三大類:
1)管牙類(Solendglyphs)、
2)前溝牙類(Proteroglyphs)、
3)後溝牙類(Opisthoglyphs);
但目前(在台灣)僅有管牙類及前溝牙類,被咬到時有致死之記錄,簡介如下:
⑴管牙類:其頭呈三角形,背部通常呈褐色調並帶深色斑塊,所有蝮蛇科蛇類皆是屬此;其毒牙長且大型呈中空的管狀位於上頷前方兩側,平時藏於肉質鞘中,使用時才會往前伸出,除平常使用的一對毒牙外,其後方並常有1-2對備用牙,毒性多以出血性毒為主,倘若根據頰窩(Pit)的有無,我們又可將它們分成二亞科,即
A)響尾蛇亞科(具頰窩):包括百步蛇、龜殼花、青竹絲、菊池氏龜殼花、阿里山龜殼花皆屬之;
B)蝮蛇亞科(不具頰窩):台灣僅產鎖煉蛇這一種,頰窩是響尾蛇亞科特有的熱感受器,藉此蛇類可察覺環境中細微溫度差異,幫助它們捕食或避敵;至於鎖煉蛇,儘管它不具有頰窩,但因其顏面神經末梢對於溫度變化極為敏感,它仍可透過類似的機制來捕食,在蝮蛇亞科中算是相當特殊的。
⑵前溝牙類:其頭呈橢圓或圓形;外表常具較明顯甚至鮮艷的縱行或環狀斑有警示的功能,所有眼鏡蛇科蛇類皆是屬此,其僅具一對固定表面具凹溝的毒牙,位於上頷前方兩側,但不若管牙類那般大,毒性多以神經性毒為主,在台灣包括雨傘節、眼鏡蛇、帶紋赤蛇、環紋赤蛇以及所有的海蛇類皆屬此。
蝰蛇
⑶後溝牙類:其毒牙僅較一般齒稍大且位於上頷後方,這類毒蛇毒性通常不若蝮蛇科或眼鏡蛇科蛇類那般強,黃頷蛇科有部份成員具此類型毒牙,包括:水蛇、唐水蛇、茶斑蛇、大頭蛇和台灣赤煉蛇皆是,雖然這類蛇中毒時通常僅會腫脹,無致死之虞,但對一些體質較敏感的人仍可能引起較嚴重之過敏症狀;儘管後溝牙的毒蛇在台灣皆未有致死記錄,但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赤煉蛇分布於在中國大陸及日本之亞種,在當地皆曾有咬死人之記錄,在野外遇到它們時仍不可過度輕忽。上述的毒蛇中,管牙類(蝮蛇類)的百步蛇、龜殼花、青竹絲、鎖鏈蛇以及前溝牙類(眼鏡蛇科)的眼鏡蛇和雨傘節,因為較常有被咬中毒之病例傳出,被稱作台灣的六大毒蛇;另外因為鎖鏈蛇僅於南部高屏及東部花東一帶有記錄,數量少且不易見到也有人不算它,而將其餘的五種稱台灣的「五大毒蛇」。雖然毒蛇並不會無故主動攻擊人,但當我們不小心在近距離驚擾到他們時,他們仍會基於自衛咬人,故我們應仍要相當的小心,到蛇類可能出現之地點從事戶外活動時著長袖長褲,並且穿高統的球鞋或登山鞋等,絕不可穿拖鞋或涼鞋,以免不小心踏到毒蛇時有被咬之虞。
咬傷的後果
引起局部疼痛,腫脹,並有一過性暈厥現象,因其毒腺含有促凝血毒素及溶血毒素,引起"DIC"出血及紅細胞破壞,嚴重者常因為腦出血或、急性腎功能衰竭死亡。
蛇傷措施
蝰蛇咬傷的局部常規處理,是指被蝰蛇咬傷後在儘量短的時間內,採取緊急措施,包括早期結紮、擴創排毒,燒灼、針刺、火罐排毒,封閉療法及局部用藥等。 局部常規處理應在蝰蛇傷現場進行,處理越快,效果越好。病人被蝰蛇咬傷後立即用火柴頭5-7枝燒灼傷口,以破壞局部的蛇毒;也可用針刺或拔火罐的方法,除去傷口或周圍的毒液,但對於血循毒蝰蛇傷患者,不宜針刺或拔火罐,以免傷口流血不止。為延緩傷口蝰蛇毒的吸收,於近心端3-5厘米處用帶子紮緊,其結紮鬆緊程度以能阻斷淋巴和靜脈回流,但不妨礙動脈血流為宜,以後每隔15-20分鐘放鬆一次,每次1-2分鐘,以免肢體因血循環障礙過久而壞死,待急救處理結束後(不能超過2小時),結紮應立即解除。
在蝰蛇咬傷後1-2小時內,傷口處作十字切口,長2-3厘米,深達真皮以下,如無重要神經血管通過, 可深達2-3cm。傷口若有毒牙遺留,應取出,反覆沖洗傷口後,傷肢擱下垂位,周圍置冰袋,以減少蝰蛇毒的吸收。應注意,血循蝰蛇咬傷者不宜作擴創排毒,以免傷口流血不止,常規套用破傷風抗毒素 (TAT)。
在蝰蛇咬傷後0.5-1小時內,有條件者,及早作局部環封,用相應的血清2ml或用胰蛋白酶2000U,或10-15%依地酸二鈉4ml,分別與0.25-0.5% 普魯卡因溶液5-20ml 、地塞米松5mg配伍,於牙痕中心及周圍注射達肌肉層,或在結紮的上方作環行封閉,這對減輕症狀甚有益處。腫脹的肢體,可外敷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中藥,如用雙柏散(側柏葉、大黃、黃柏、薄荷、澤之)加水蜜熱敷,效果很好。局部出現壞死、潰瘍者,則按中、西醫(或中西醫結合)外科處理。
蝰蛇咬人後會致人死亡,如無蝰蛇血清,被咬者會出現溶血症狀,多臟器受損,最後多器官衰竭死亡。所以,一定要注射蝰蛇血清,這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蝮蛇血清無效)。蝰蛇在福建、廣東、泰國等,不棲息在江蘇等江南及大江以北地區,但由於也有人將蝰蛇帶入,也會造成咬傷人因無蝰蛇血清治療而致死病例, 爬行綱,蝰蛇科。是一種毒蛇,又稱黑斑蝰蛇。體長0.9~1.3米。背面暗褐色,有淡褐色鏈狀橢圓斑3列,各橢圓斑的最外緣為黃白色,其次為黑色,在3列斑紋間,散布有不規則的小斑紋。腹面灰白色,每片腹鱗有3~5個紫褐色斑點,前後綴連略成縱行。生活于山地、平原。晝夜都活動,捕食鼠類等。毒液以神經性毒為主,也含出血性毒。卵胎生,每產1~6仔蛇。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台灣、福建、廣東、廣西等省。
動物分類導航
地球上最致命的有毒物質
日前,克羅地亞“格里拉”網站盤點了地球上10種最致命的有毒物質,並提醒讀者:如果你不想在幾步之內斃命,就最好離它們遠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