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汁馬鈴薯

馬鈴薯(又名土豆)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對防止中風、和胃健脾。 馬鈴薯是一種糧菜兼用型的蔬菜,學名馬鈴薯,與稻、麥、玉米、高粱一起被稱為全球五大農作物。 中醫認為馬鈴薯“性平味甘無毒,能健脾和胃,益氣調中,緩急止痛,通利大便。

簡介

菜品:蜜汁馬鈴薯
工藝:拌
口味:原本味
類別:私家菜,便秘調理,養顏美容調理,甜品/點心,高脂血症調理
主料:馬鈴薯500克
調料:白砂糖50克,杏脯50克,各適量

製作工藝

1.馬鈴薯洗淨,放入蒸鍋中蒸熟,去皮用刀剁成馬鈴薯泥,放入盆中;什錦果脯切成碎末,放入馬鈴薯盆中拌勻。
2.鍋置小火上,加入清水200克,把白糖熬制完全溶化,濃度與蜜相似,晾涼後,澆入有馬鈴薯和什錦果脯的盆中,拌勻裝盤即成。

工藝提示

(什錦果脯選用任何種類果脯代替均可)。

菜品口感

果香味濃,甜美適口

食用方法

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食譜營養

馬鈴薯

馬鈴薯是低熱能、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是理想的減肥食品。每100克馬鈴薯含鉀高達300毫克。專家認為,每周吃5~6個馬鈴薯可使中風幾率下降 40%。同時馬鈴薯對輔助治療消化不良、習慣性便秘、神疲乏力、慢性胃痛、關節疼痛、皮膚濕疹等症有良好效果,是胃病和心臟病患者的優質保健食品,還可以降糖降脂,美容、抗衰老等。
馬鈴薯(又名土豆)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對防止中風、和胃健脾。但是有些想減肥人士則認為馬鈴薯是減肥的“殺手”,其實不然。馬鈴薯同大米相比,所產生的熱量較低,並且只含有0.1%的脂肪。如果把它作為主食,每日堅持有一餐只吃馬鈴薯,對減去多餘脂肪會很有效。馬鈴薯還有很多藥用的價值。
馬鈴薯是一種糧菜兼用型的蔬菜,學名馬鈴薯,與稻、麥、玉米、高粱一起被稱為全球五大農作物。在法國,馬鈴薯被稱作“地下蘋果”。馬鈴薯招牌營養素齊全,而且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在歐美享有“第二麵包”的稱號。馬鈴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以及礦物質,優質澱粉含量約為16.5%,還含有大量木質素等,被譽為人類的“第二麵包”。其所含的維生素是胡蘿蔔的2倍、大白菜的3倍、西紅柿的4倍,維生素C 的含量為蔬菜之最。專家們發現,在前蘇聯、保加利亞、厄瓜多等國著名的長壽之鄉里,人們的主食就是馬鈴薯。

中醫

認為馬鈴薯“性平味甘無毒,能健脾和胃,益氣調中,緩急止痛,通利大便。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腸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暢的患者效果顯著”。現代研究證明,馬鈴薯對調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臟病患者的良藥及優質保健品。馬鈴薯澱粉在人體內吸收速度慢,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療蔬菜;馬鈴薯中含有大量的優質纖維素,在腸道內可以供給腸道微生物大量營養,促進腸道微生物生長發育;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保持腸道水分,有預防便秘和防治癌症等作用;馬鈴薯中鉀的含量極高,每周吃五六個馬鈴薯,可使患中風的幾率下降40%,對調解消化不良又有特效;它還有防治神經性脫髮的作用,用新鮮馬鈴薯片反覆塗擦脫髮的部位,對促進頭髮再生有顯著的效果。
雖然曾經長期不被重視,馬鈴薯的心態似乎始終很平穩,低調得恨不能一直埋在土裡。它的果實生長在地下,不像麥穗那樣伸向天空;它的價格很便宜,從沒大起大落過;它的口味似乎很單調,長期被視為窮人的蔬菜,就連著名畫家梵谷在油畫《吃馬鈴薯的人》中描繪的,仍是一幅窮人一家憂傷地吃馬鈴薯的景象。如今人類對它的印象已經徹底變了,認定它幾乎渾身是寶。聯合國最近一項調查表明,到2100年,全世界人口將增加到105億,可能導致糧食危機。有的科學家認為,到那個時候,最有可能幫助人類渡過危機的就是這貌不驚人、我們天天見到的馬鈴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