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粄

蘿蔔粄

蘿蔔粄(lo pet ban)(客家方言),在潮汕地區和閩南地區叫菜包粿、菜頭粄,是特色傳統小吃,屬於客家菜。各地做法有所不同,但做法大同小異,都是將蘿蔔切絲和臘肉、香菇、蝦米、蔥等配料做成餡,包進糯米糰里,一般是做成餃子形狀,或者根據自己的口味與其他材料一起做成各種形狀,可以蒸、水煮和煎。

基本信息

bǎn ㄅㄢˇ形聲。字從米,從反,反亦聲。“反”為“飯”省(“飯”指“食物”)。“米”指“大米製品”。“米”與“反”聯合起來表示“大米製作的食品”。本義:大米製作的食品。

粄不僅是客家人的特色美食,粄也是客家話的獨特稱謂。

蘿蔔粄

俗話說“冬至大過年”,對於客家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大節日,每家每戶過冬至都做足了準備,其中,蘿蔔粄是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食品,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必不可少。

冬至必備小吃:蘿蔔粄。

客家小吃蘿蔔粄的做法步驟

1. 先把糯米粉用水調成槳加一點點鹽(不能多,因為炒材料的時候還要加一點鹽)

2. 白蘿蔔切細絲(或是剁小沫也可以)、香菇跟瘦肉剁成沫、蝦皮洗乾淨炒乾備用

3. 鍋里放油燒熱,放瘦肉跟香菇炒熟,再放進蝦皮跟白蘿蔔翻炒一會加上鹽

4. 把3裡面炒好的材料倒進米粉槳里攪勻。

5. 把調好的材料倒進蒸盤裡(蒸十分鐘就可以了)

蒸好的蘿蔔粄也可以放涼後再切成小塊用煎鍋稍為煎下,更香更好吃。

冬天更適合吃,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嘛!

做法二

材料

用料

•粘米粉150克

•糯米粉150克

輔料

•艾葉適量

•青蘿蔔250克

•臘肉80克

•青蒜4根

•芹菜4根

調料

•食鹽1/2茶匙

•生抽1湯匙

•蚝油2茶匙

•胡椒粉2茶匙

•豬肉(瘦)適量

蘿蔔粄的做法

1.蘿蔔洗乾淨,用檫子檫成細絲

2.蘿蔔絲放鍋裡頭,加稍沒過蘿蔔的水,用大火焯至斷生,撈起來,瀝乾水分

3.鍋里翻炒臘肉、瘦肉、加少量生抽、蚝油調味,香氣出來後,把肉類盛起來

4.熱鍋、烘香蝦皮,加入青蒜、芹菜翻炒

5.把肉重新加進去,瀝乾水分的蘿蔔絲也加進去,白鬍椒加進去調味

6.以上都翻炒均勻後,盛起來備用做餡料

7.粘米粉和糯米粉連同洗乾淨的艾葉,加入清水,攪拌均勻,和成不能流動的麵糊即成

8.蒸屜里,鋪上洗乾淨的芭蕉葉,把麵團放上去,大火蒸個20分鐘

9.麵團趁熱取出,反覆揉搓

10.趁熱分成小劑子,包上餡料,置於洗乾淨的樹鳳梨葉子上

11.最後,上爐蒸20分鐘就成了

烹飪技巧

1、粄是否好吃,和是否有加入艾有非常關鍵的作用,我們這邊的市場上有售,100元一斤,如果實在找不到的話,那麵團就要注意揉打上勁了;

2、冬天做粄要趁熱,否則冷了的話就比較不容易包餡料;

3、蘿蔔粄做成這個長長的樣子是有講究的,這樣的皮時最薄的,餡最多最肥美;

4、蘿蔔粄最後蒸的時間別過久了,否則可能會裂開嘴露餡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