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粄

簸箕粄

簸箕粄是著名客家小吃,屬於粄的一種。發源於龍巖上杭縣官莊畲族鄉。因舊時用米漿均勻攤在簸箕中蒸熟包後包餡而得名。存在於閩西、粵西、贛南一帶,尤其是閩西的西南一帶特為流行。樣子有些像廣州腸粉或梅州捆粄,因此許多人將其混為一談,其實其工藝和用料上並不相同。

基本信息

製作工具

舊時用磨盤,簸箕,大鐵鍋。現在一般使用磨漿機代替磨盤,矩形鋁盤代替簸箕,並使用蒸籠製作。

美食做法

簸箕粄 簸箕粄

將大米用水浸泡上一段時間,待到鬆軟後,磨成米漿。提前製備好餡,常見的餡有四季豆炒肉與蝦仁燜茄子,每家店都有自己獨具風格的餡兒。製作時舀入一勺米漿於矩形鋁盤內,搖勻後放入蒸籠內。約兩三分鐘後將蒸盤取出,用筷子將整塊已熟的粄皮劃成若干部分,將準備好的餡灑在粄皮上,再捲成筒狀,放入準備好的盤中。

食用指南

簸箕粄 簸箕粄
簸箕粄 簸箕粄

簸箕粄製作完成之後其實就可以享用了。但是一般食用之前,愛吃香的客家人還會在簸箕粄上淋上一層蔥油——過了一遍油鍋的蔥末,這是其他菜品所沒有的一種獨特吃法。有人曾經用醬油代替之,結果大大降低了其美味程度。在每家賣簸箕粄的小店中,店家還會準備免費的蘿蔔骨頭湯或者紫菜蛋花湯或者稀粥,還有有一些特色的湯點。早餐一盤簸箕粄外加一碗熱騰騰的清湯,已成為當地大部分人的早餐首選。

地方特色

有遊記記載:

“與粵贛兩省接壤的閩西武平縣,縣城很小,才3萬多人。在寧靜古老的小街上發現這個城裡,賣簸箕板的小吃店竟有100多家。如按人口計算,每300多武平城關人就擁有一家賣簸箕粄的小吃店。

在閩西連城縣,連城人把簸箕粄叫“捆粄”,說是連城的名小吃;到上杭縣,上杭人把簸箕粄叫“捲筒米”,也說是上杭的名小吃。但當我說要去武平吃簸箕,兩地的朋友們便都不言語了,足見武平的簸箕粄是多么地受推崇。

同許多地方一樣,武平的簸箕粄大多只開早市做早點供應,過了上午10點便收市了。正因為武平有那么多家賣簸箕粄的小店,營業時間又集中限時,於是,在清晨,人們便成群結隊地趕去圍住那熱氣騰騰的小店,或堂吃、或買回家去當早點。於是,便以小店為中心,組成了一道武平特有的晨景,這大概是寧靜的小城最為熱鬧的一刻,別具一種古樸的風情。”

在如今的武平人心中,簸箕粄的分量也許已遠遠重於閩西八大幹——武平豬膽幹了,在外的遊子回到家鄉後,下車第一件事便是買上簸箕粄一解心中之癢。

武平的客家人在逢年過節或糧食豐收抑或是有親朋好友光臨時都會做簸箕粄,表現出了客家人的感恩之情與好客之俗。

由來和意義

以前,有一位中年漢子離別家人外出學藝,三年多來杳無音信。中秋節的前一天,漢子突然回到家來,一家人欣喜若狂,鄰里鄉親聞訊紛紛前來祝賀。晚上,妻子向丈夫敘說了三年多來多虧從鄉親的幫助,才得以維持生活的情形。漢子聽了感動不已。為酬謝鄉親們,他和妻子商量,決定第二天中秋節兩人同心合力製作一種食品報答大家。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漢子就起床,操起柴刀徑直向屋後的山上走去,不一會兒找回一根碗口粗的毛竹,劈開後剖成一片片的竹篾,用竹篾編織了一個圓圓的竹匾――簸箕。妻子坐在旁邊一邊看一邊琢磨:怎樣用丈夫製作的工具製作食品呢?看到丈夫做成的這個形如滿月的東西,她想出了好辦法。於是,趕緊將自己親手種出的白花花的大米放進石砵搗碎,然後將碎米粉稀釋成米漿,接著用小勺把米漿均勻地舀到簸箕里,再放入鍋中,蒸至鍋中的水開後,揭蓋取出簸箕,趁熱將簸箕上的“米漿”剝下。已熟的米漿又白又薄又柔軟,像一輪圓月,再包上煮熟的配料,捲起來如玉帶一般,她就隨口取名為“帶子粄”。

眾鄉親吃著夫妻倆一起製作的新奇食品,個個喜笑顏開,讚不絕口,還有鄉親吃了簸箕粄後不久就生了兒子。鄉親們請他們介紹這種食品的製作方法,夫妻倆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大家,全村的婦女很快學會了製作。後來人們覺得“帶子粄”不夠妥帖,經過商定就改為“簸箕粄”。從此以後,每年的中秋節,不論糧多糧少,村里人總要蒸製簸箕粄來嘗嘗。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吃這種簸箕粄的人越來越多,稱讚簸箕粄聲音也越傳越廣,從此成了客家有名的風味小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