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初建
水上清真寺始建於民國三年,當時聚居在金城關一帶的“苦蘆灣”穆斯林同胞,捐資捐物在河邊建起了古色古香的“苦蘆灣”寺。修繕重建
解放後在政府的關懷下,進行擴建,重修,但在十年浩劫中,遭到毀壞。三中全會落實民族宗教政策,一九七九年,政府聽取了蘭州副市長,規劃大師任震英的建議,作為蘭州市十大景點最具民族特色的建築,特批准在原址重建。一座具有阿拉伯拱頂建築的水上清真寺拔地而起。
一九九九年北濱河路拓建,規劃審定中,經有關領導與專家審核,市政府以檔案形式保留了該寺全部建築。二零零四年寺院經過裝修,面貌煥然一新。
規模建制
建築規劃
由於面積所限,面對禮拜殿修三層樓一棟,一樓做儲藏室、伙房,二、三樓皆做教室及教長、學員宿舍、沐浴室濱河修建,下水暢通,上水用自來水,有熱水鍋爐,大小淨方便舒適,因臨河,室內空氣新鮮。建築風格
建築式樣造型新穎,為阿拉伯式圓頂建築。水上寺的禮拜殿是二層樓房,殿內淡黃色牆壁,果綠色牆圍,空氣清新,光線充足,身人其內,給人以幽雅肅穆之感;殿內裝有吊燈、電風扇及擴音器等設備。殿外油飾彩畫美觀,具有濃重的東方美;大殿圓頂上端裝有用彩色燈泡組成的月牙,夜晚格外引人注目,又增添了民族特色。清真寺整體船模南側冠以“和諧號”標識,更增添了人文審美景觀。
走進挺秀的大門,各式盆景,映入眼帘,假山噴泉,荷池魚翔,優雅無比,身臨其境,如世外桃園。向北望去,樓台亭閣,樹木林立。向東望去,黃河鐵橋,飛架南北,像一鋼鐵衛士,日夜守候在寺旁。向西望去九曲黃河蜿蜒不盡。
交流合作
因是蘭州改革開放中第一座清真寺,它曾接待了國務院宗教局宛耀賓局長帶領的世界伊斯蘭聯盟首腦和愛資哈爾大學校長,巴基斯坦,埃及,馬來西亞,敘利亞等國宗教領袖參觀訪問,故名揚中外,水上清真寺有了較高的知名度。
歷任阿訇
第一任阿訇楊森,蘭州新關人【現已歸真】。
第二任阿訇馬天駟,蘭州柏樹巷人【現已退休養老】。
第三任阿訇馬德旗,蘭州金城關人【現在廣州發展】。
現任阿訇安國文,蘭州七里河小西湖人【在國外進修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