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蘇門答臘虎祖先源自更新世早中期的大陸虎類,12,000 年前海平面上升,使得蘇門答臘地區與亞洲大陸隔絕,數以萬計的野生虎被分離形成差異顯著的新亞種——Panthera tigris sumatrae(蘇門答臘亞種)。它由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著名獸類學家Pocock於1929年定名並確立。2004 年底黃驥(上海自然博物館,美國獸類學會會員)與世界著名獸類分類學家Colin P.Groves教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合作蘇門答臘虎研究課題,研究表明其分化已達到種的水平,屬於島嶼虎(Isiand group),並代表了現代虎類演化的一個分支。論文見於德國《 Mammalian Biology 》。
由於生態環境的迅速惡化和人類的瘋狂捕殺,巴厘虎和爪哇虎已在上個世紀相繼滅絕。目前印尼唯一倖存的虎亞種——蘇門答臘虎也處於瀕臨滅絕的困境。
形態特徵
蘇門答臘虎是現生虎亞種中體形最小的,它們小巧的體形使它們能迅速穿過密林。
雄性體重100-150kg,雌性體重75-100kg,臉部周圍的頰毛較長,鬍鬚也長,全身鵝黃色。
蘇門答臘虎擁有所有老虎中最暗的毛皮,它的黑色條紋顯著,條紋之間的間隔很小,而且條紋常是一對對排列,前腿也有條紋。
習性與繁殖
生活習性
蘇門答臘群島生活的範圍是熱帶雨林。主要食物是水鹿、野豬、豪豬、鱷魚、幼犀和幼象等。不同於生活在平原地帶的獵豹和獅子,雨林中的蘇門答臘虎必須依靠潛伏襲擊獵物。
生長繁殖
蘇門答臘虎一年四季均可交配,但集中於冬末春初,雌虎懷孕期約103天,每胎生2~4隻幼崽,剛出生時,虎崽約重1kg-1.4kg。這時的幼崽還未睜開眼睛,體質也極其脆弱,雌虎需時刻保護幼崽,使其免受雄虎或其它動物的傷害。十天后,幼崽眼睛睜開,從第1到第8個星期之間完全依賴母乳為生。
哺乳期約5~6個月,幼虎在最初8個星期內完全依賴母乳為生,大約6個月後雌虎開始教它們捕獵技巧,幼虎2歲左右獨立生活,4歲性成熟,野生的蘇門答臘虎最長壽命為15年,人工圈養下最長壽命為20年。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是現存唯一的印尼虎亞種和島嶼老虎,生活在印尼的另外兩個印尼獨有的虎亞種巴厘虎和爪哇虎已因人類捕殺和棲息地破坏於1937年和1983年滅絕,蘇門答臘虎是唯一存活下來的島嶼虎。目前野生蘇門答臘虎僅存400隻,人工養殖的有300隻不到。
種群現狀
人工圈養
人工圈養的蘇門答臘虎主要在印尼、北美、歐洲、澳洲和日本等地的動物園。根據印尼動物園協會(PKBSI)估計,全世界有超過230隻蘇門答臘虎被各地動物園飼養,其中印尼動物園有65隻;歐洲動物園有100隻;澳大利亞動物園有12隻;北美動物園有55隻;日本動物園有2隻。另外還有32隻雄虎和29隻雌虎生活在位於爪哇島的蘇門答臘虎保育中心。
瀕危原因
1、棲息地破壞:由於印尼金光集團APP對蘇門答臘虎原始森林生存地的亂砍濫伐,造成了蘇門達臘虎棲息地的大量喪失,這已使它們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
2、過度捕殺:在蘇門答臘,獵虎行為一直很猖獗。在當地街頭,隨處可見虎骨、虎爪、虎皮等虎製品出售。巨大的壓力,也使得人虎衝突進一步增加。
保護級別
1、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2003)。
2、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I:國際一類保護動物。
保護行動
為了揭露APP金光集團毀壞天堂雨林,導致蘇門答臘虎無家可歸的惡行,社會公益志願者在綠色和平的號召下,展開的號召全社會反對金光集團行徑的行動。參與行動的志願者需要找到街旁網站上公布的具體的超市地點報到,點亮一張護虎地圖,就能獲得一枚真貴的護虎徽章。
街旁護虎簽到活動在社會上形成了廣泛的深刻效應,金光集團的破壞雨林行徑被廣泛傳播,正義之聲越來越強大,將整體的護虎活動上升的新的高度。
細數世界各地的十大亞種老虎
細數世界各地的十大亞種老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