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起步
蘇聯火箭武器發展經歷了十分崎嶇坎坷的歷程。早在沙俄時代,就有大批具有開拓精神的科學家和航空工作者在航空和火箭領域做過許多先驅性的嘗試,但因政治環境影響,他們的工作受到種種限制和阻礙,直到十月革命後這種情況才得到改變。當時,傑出的火箭學家尼古拉.依萬諾維奇.迪秋米洛夫在蘇聯政府的支持下,與其他科學家一起組成了氣體力學研究小組(簡稱GDI)。這是蘇聯火箭研究和開發事業真正的開端。1920年,科學家V.A.阿爾特米耶夫完成了固體燃料火箭的設計、組裝和試射,但遺憾的是,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面臨內有叛亂,外有干涉的嚴峻形勢,火箭事業再次陷入停頓。直到1925年,迪秋米洛夫開發組才又集中力量開始研究以固體燃料為動力的火箭彈課題。經過3年奮鬥,開發組終於完成了供炮兵使用的以無煙火藥為動力、射程1300米的火箭炮。
1930年4月,迪秋米洛夫不幸逝世,剛剛起步的蘇聯火箭工業又遭沉重打擊。群龍無首的GDI研究所差點解放,幸得元帥圖哈切夫斯基的庇護,研發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1933年末,RS-82型82毫米火箭彈和RS-132型130毫米火箭彈研製成功。兩種火箭彈既可車載發射,又可機載,射程可達5公里以上。
1938年,蘇聯以戰鬥機作為機載平台,成功的進行了世界首次空對空,空對地火箭彈攻擊實驗。1939年5月9日,在蒙古邊境的哈拉哈河戰役(日方稱為諾門坎事件)中,蘇軍把使用延時引信的火箭彈投入了空戰。根據參戰的蘇聯王牌戰鬥機飛行員波羅傑伊金在戰後所著的《戰鬥機》一書記載,在他參加的85次戰鬥中,共使用火箭彈擊落了10架日軍轟炸機。
1938年10月,火箭炮車載實驗正式開始,以吉斯--6載重卡車為平台,實驗車的彈架結構非常有特色,共有24條發射軌,上下兩排交錯排列,每排12條,看上去活像兩排籬笆。更有意思的是,發射軌的指向竟與車頭方向垂直,且只能做高低調整。也就是說,開火的時候,必須將車身與目標保持90度角,方向調整隻能通過車輛轉向來實現。
通過這次不太成熟卻有革命性意義的實驗,蘇聯終於在1939年4月製造出16管132毫米、彈架能進行180度鏇轉的自行火箭炮,它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BM-13-16型樣車。
這種新兵器以“喀秋莎”的綽號於1939年9月開始秘密裝備部隊。6輛配屬陸軍,另5輛配屬塞瓦斯托波爾的海軍岸防部隊試用。
喀秋莎的諸多優點在試用過程中得到肯定,但好事多磨,它的卓越性能反而給自己帶來了麻煩。1940年,當時的中央炮兵局局長庫利克元帥對喀秋莎發難,原因居然是擔心火箭炮的使用會淘汰原有的火炮品種!他對喀秋莎的生產工作製造了重重障礙。蘇聯最高國防委員會(GKO)直到1941年4月才式為“喀秋莎”定下軍用編號--BM-13-16。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當日,莫斯科科布雷薩工廠接到指示立即開始BM-13-16的大批量生產。首批7輛BM-13-16發射車和3000發RS-132火箭彈配屬莫斯科軍區。同年10月,工廠整體轉移到車里雅賓斯克,在那裡一直生產到1945年。在搬遷的同時,132毫米火箭彈的編號由RS-132變更為M-13。這種口徑的火箭彈在當時已被劃入重炮的範圍,殺傷力可觀,最大射程為9.05公里。
1943年夏天,為提高射程,蘇軍把兩枚M-13火箭彈合併發展出增程型M-13DD,並配發部隊,最大射程達到了11公里,同時攜彈量也從原有的16枚減至8枚。火箭彈的發射方式也有改進,延長的點火線可使操作人員在駕駛室內完成發射。為了防止高溫尾焰對駕駛室的燒 ,在其周圍加裝了可摺疊的薄鋼板。
1941年6月28日,蘇聯編成了BM-13-16火箭炮的第一支作戰部隊。莫斯科軍區的7輛發射車被編為獨立實驗部隊,由NKVD(內務人民委員會)的弗利尤洛夫上尉指揮,成員都是從捷爾任斯基炮兵學校的黨團員中挑選的。
實戰檢驗
1941年7月15日,法西斯德國一支部隊侵入白俄羅斯的奧爾沙市。下午2時許,氣勢洶洶的侵略軍占領了火車站。大批坦克、裝甲車輛就在車站附近稍事休整。坦克手從悶得透不過氣的“烏龜殼”中鑽出來。各種車輛在路旁檢修、加油。士兵們卸下沉重的武器裝備,三五成群地在樹陰下用餐、休息。突然,車站旁響起了震天動地的爆炸聲。坦克的炮塔被炸得飛向空中。彈藥車中彈後燃起熊熊大火,連鎖反應般地炸毀了四周的車輛和裝備。地上躺滿一具具德國鬼子的屍體。殘兵敗將嚎叫著四處逃竄。德軍指揮部聞訊大為震驚。情報人員很快搞清了事實真相,是蘇軍一個炮兵連對德軍發動了這次猛烈的火力突擊,用剛剛裝備的5門火箭炮,一次齊射可發射出80發火箭彈。這種火箭的正式型號為bM-13。它的炮架上刻有一個俄文字母К,表明是由“共產國際”兵工廠生產的。由於紅軍戰士十分喜歡這種威力強大的新式武器,因而用心愛姑娘的名字暱稱它為“喀秋莎”。
“喀秋莎”初次出征一鳴驚人,然而它的誕生卻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歷程。早在沙俄時期專家們即已開始火箭推進的理論研究。“十月革命”勝利後,為對付白匪的騷擾,火箭專家設計了利用卡車運載和發射的火箭炮,為了使火箭彈飛行穩定進行了大量實驗。1928年的一次實驗中火箭彈平穩地飛行了400米。又經過多次改進,火箭炮射程達到1.8千米。在1939年的對日作戰中,火箭彈曾從一架飛機上攻擊日軍地面部隊獲得成功。但從地面車輛上發射火箭彈的效果很差。由於發射架裝在車上很不穩定,射彈落到目標區的散布範圍很大。火箭專家們經過反覆琢磨後決定改用一排I字形發射軌。每根鋼軌上、下兩側各裝一發彈。8根鋼軌並列在一起裝在可以轉動的支架上,便於進行方向和高低變化。原來的發射架向著車輛側面發射,就像艦炮射擊一樣,這是造成誤差的主要原因。後來改成與車體呈縱向狀態,炮手從後面裝彈,火箭彈越過駕駛室向前飛行,大大提高了穩定性,發射16發彈只需10秒時間,最大射程可達到8.5千米。
史達林接到研製情況和試驗報告後十分滿意,下令立即大量生產、裝備部隊。此時已是1941年6月21日。第二天德軍就大舉入侵。兵工廠夜以繼日趕製出了5 門炮運到前線,初戰顯威,沉重打擊了德寇囂張氣焰。從此“喀秋莎”大顯身手,在反法西斯戰場上大放異彩。
技術改進
1941年6月30日,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開始批量生產БМ-13火箭炮。7月23日,首批批量生產的火箭炮順利地通過了測試。從此,喀秋莎開始大規模生產並迅速裝備部隊。“喀秋莎”底盤的後部,有2個手動的千斤頂。發射時,炮手要把它放下,以保證發射平台的穩定性。發射裝置位於駕駛室中,由炮長操作,也可以通過電線連線,由連統一發射。初期的БМ-13一般編為獨立迫擊炮營或連(為了保密,不用火箭炮的名稱),主要用於堵口子。堵住了就用火力支援步兵反擊;堵不住則可以利用良好的機動性能撤退。後來,蘇聯人在實戰中發現,БМ-13在泥濘路況下的越野機動性不夠,便想開發一種履帶式的火箭炮。但是,能夠搭載132毫米火箭發射架的履帶底盤只有Т-34和КВ。顯而易見,在當時急需坦克的戰況下,炮兵是不可能獲得這些底盤的。無奈,他們只好選擇了過時的Т-40水陸坦克底盤,安裝了БМ-8-2424聯火箭炮發射器。
БМ-8火箭彈則是由РС-8282毫米航空火箭彈改進得來。不過Т-40在1941年秋已經停產,車況和數量都遠不能滿足要求。所以定型生產的БМ-8-24是以新的Т-60輕型坦克為底盤的。БМ-8-16的威力比БМ-13小,射程也近些,不過它的機動性更好,火力密集度更高,適合打擊近距離的敵有生力量和輕型野戰工事。此外還有一些安裝在史達林СТЗ-5拖拉機上的БМ-13和БМ-8-24火箭炮。不過,拖拉機的行駛速度實在太慢,這些笨傢伙在機動作戰中根本無法跟上部隊,因此它們同樣沒有定型批量生產。這些亂糟糟的火箭炮反映出了蘇聯當時面臨的近乎山窮水盡的境地,不惜一切代價尋找可以用的底盤。
1941年-1942年間,蘇聯人還搞了一種的БМ-24火箭炮。但是М-24240毫米火箭彈是新開發的,不象М-8和М-13是經過長期測試才研製成功的。因此М-24存在相當多短時間內難以克服的技術問題,沒有定型生產。М-13的威力足夠,因此蘇聯就沒有接著М-24發展大口徑火箭彈,而是把全部精力用在提高現有火箭炮的產量上。到了1942年,美國正式參戰,大批美援物資源源不斷運抵蘇聯。其中最珍貴的當屬各種運輸車輛了。美國的通用GMC6X6卡車的性能比蘇聯自己的ЗИС-6卡車好的多。因此,1943年以後生產的火箭炮幾乎都是以通用GMC卡車為底盤,這種型號的火箭炮改稱БМ-13Н。不過由於絕大部分的БМ-13都是以通用GMC為底盤,所以後來БМ-13Н就統稱為БМ-13。蘇軍還在美國卡車底盤上生產了БМ-8-3636聯裝БМ-8-4848聯裝和БМ-8-7272聯裝火箭炮。
1943年2月。蘇軍取得了史達林格勒會戰的偉大勝利。1531門喀秋莎在戰鬥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為了對付德軍的堅固火力點,蘇軍投入了剛剛研製成功的М-31-4火箭炮。這是一種架在地上發射的火箭炮。發射М-30300毫米火箭彈。為了減少研製難度,М-30是一種超口徑火箭彈,戰鬥部的口徑是300毫米,後部發動機的直徑只有152毫米。這樣就相當於減少了火箭彈發射藥的藥量,導致М-30的射程只有2800米。不過М-30火箭彈戰鬥部裝藥達28.9千克,比203毫米榴彈的威力還大,可以摧毀戰爭後期德軍的堅固火力點。1944年,出現了採用М-31-4發射架的БМ-30-1212聯裝自行火箭炮。БМ-30火箭炮在布達配斯、布拉格、科尼斯堡和柏林等城市攻堅戰中發揮了巨大的威力。蘇聯總共生產了2400門БМ-8系列,6800門БМ-13系列和1800門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門是裝在卡車上的。到戰爭結束時,蘇軍已擁有7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蘇聯紅軍的火箭炮部隊已經成為整個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部分。
戰後發展
戰後是蘇聯火箭炮的大發展時期,它的口徑不斷增大,發射裝置也有了相當大的改進,管式和方筒式取代了軌道式,射程甚至可以達到100公里。最值得一提的,是BM-21火箭炮(也稱“冰雹”),該炮於60年代裝備蘇軍摩步師和坦克師,還大量裝備東南亞及前華約各國,中國也進行了仿造。這種火箭炮對世界各國火箭炮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BM-21火箭炮是前蘇聯研製的122毫米40管自行火箭炮,因性能先進而名揚天下,先後生產2000多門,暢銷50多個國家。BM-21型1964年起裝備前蘇軍最主要的前線火炮,各甲種摩托化師裝備1個營,每營18門。早期的BM-21採用烏拉爾-375型載重車為底盤,最大時速70公里,以後改用4*4輪式越野車,最大速度達到85公里/小時。BM-21可在18秒內發射40枚火箭彈,全營齊射能發射720枚火箭彈或化學彈,總重量48噸,超過美國陸軍師全部身管火炮一次齊射量。直到目前為止,這種火箭炮仍然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炮兵的標準裝備。
繼BM-21火箭炮之後,BM-22(又稱“颶風”)於1987年開始裝備部隊,主要裝備師級以上炮兵部隊。口徑為300毫米,採用前蘇聯火箭炮的傳統布局,12支定向管排列成II型,左右各四管,上面一排有四管。每支定向管長達8米,底盤為MA3-543型8*8卡車,擁有較高的機動性。整個作戰系統全重43噸,共有四名乘員。
“颶風”安裝有自動裝填機,發射完火箭彈時,裝填手可利用機械式裝填系統從MA3-7313型彈藥補給車上快速將12枚火箭彈裝到定向管內。最大射程達70公里,是當時世界上射程最遠的火箭炮。車上裝有自動化火控系統,包括彈道計算機,無線電傳輸系統和自動定位系統。每個火箭炮連還配有一輛射擊指揮車。接到目標數據後,定位系統自動測出相對位置,火控電腦計算偏差,數據送至發射控制系統。火箭彈在飛行初段使用簡易慣導技術,能自動修正飛行。“颶風”使用高爆字母彈長7.5米,重800公斤,內裝72枚75毫米子彈頭。一門火箭炮一次齊射可發射864枚子彈頭,覆蓋60萬平方米地域。
蘇聯的火箭炮長期以來一直影響著全世界火箭炮的發展方向。二戰時期英、美、德等受蘇聯的影響也相繼開發出了自己的火箭炮,德國有150毫米、280毫米等口徑的火箭彈。發展出了SdKfz4型伴履帶式42毫米自行火炮;英、美兩國則在M-4A1中型坦克上加裝火箭發射架成為複合型武器,他們甚至在水陸吉普上也裝上了火箭發射器。戰後,火箭炮仍然是各國軍隊的寵兒,如:美國的M-270、德國的拉爾斯,等。甚至工業不發達的朝鮮都有自己的金策火箭炮。
在車臣戰場上,俄軍使用的“龍捲風”火箭炮,發射的火箭彈重達800千克,最大射程達到70千米。它採用了先進的制導技術,在發射管上裝有一個“黑匣子 ”,可為每發彈自動編製程序。彈上的燃氣發生器可根據指令產生高壓氣流,不斷修正火箭彈的飛行方向,使它的命中精度提高了3倍,因而被譽為目前正式列裝的武器中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精度最高的火箭炮。據最近報導,俄羅斯還在研製一種專用於戰場偵察的火箭彈。它的中部和尾部裝有摺疊式彈翼,飛到空中張開彈翼便成為一架無人駕駛偵察機,可從9千米高的空中攝下目標圖像後傳到指揮中心。威力巨大的“龍捲風”火箭炮配上先進的無人偵察機,將在21世紀戰場上再放異彩。
另類版本
1941年底,蘇聯曾經研製了線導的М-13СН火箭彈,具體技術數據不詳。估計由於難度太大放棄了研製。由於前線對裝備火箭炮的呼聲越來越高,蘇聯還在3輪機車和摩托雪橇上搞了一種奇特的БМ-8-1212聯火箭炮。不過在機車上的火箭炮發射穩定性實在太差,所以它並沒有定型批量生產。開始組裝的少量БМ-8-12參加了莫斯科保衛戰。還有一種裝在重機槍槍架上的М-8-66聯火箭炮也曾經參加了莫斯科保衛戰。
1942年秋,蘇軍和德軍在高加索地區展開激戰。由於高加索地域是山地,蘇軍的火箭炮開不上去。而前線部隊又需要火力支援。蘇聯人又緊急開發了一種山地型喀秋莎——БМ-8-88聯火箭炮。БМ-8-8由3個模組組成,總重68千克(不含彈),每個模組重22-23千克。因此,只要3個人就可以攜帶1門,非常適合山地作戰。不過等到火箭炮正式裝備部隊時,已是1943年初。此時的德軍為了避免被包圍,正積極從高加索撤退。蘇聯的山地喀秋莎只裝備了2個獨立營,沒有能夠發揮大的作用。由於後來的戰鬥主要實在平原上進行的,山地型喀秋莎很快停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