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百靈

人物

蘇百靈臥龍生武俠小說《搖花放鷹傳》提及人物。
武林奇俠,一代絕才,挾絕世才慧、無敵武功,精通百技,拳掌、用毒、暗器都到了爐火純青之境,無所不能。
蘇百靈自稱「百花公子」,曾有「遍歷百花難為真,可嘆世間一孤芳」的狂話,這人足跡行遍了大江南北一十三省,閱歷美女萬千,竟然沒有一個能使他賞心悅目,拜倒石榴裙下,即拔劍斷髮,立志不娶,尋跡深山隱居。
這個武林中從未有過的狂人,尋跡深山之後,並未安分下去,三年後易容下山,自號「無敵劍客」,挑戰當世十八名手,由江南打到關外白山黑水,未遇過一個敵手,但卻沒有殺死過一個人,因為他覺著那些不值一殺的人會污了他的握劍之手。
最後折返少林寺,三出三進少林羅漢陣,求一敗而不可得,在少林寺前斷劍大哭,三日夜聲不絕耳,直到了淚盡血流,才撕一方黑巾蒙目而去,從此改名「無目老人」,隱隱含有天下事物,無一可以放入他的眼中之意。
蘇百靈求敗於當世而不得,這人幼年狂傲中年好勝,沒有一位放入他眼中的紅顏知己,沒有一個能和他放手一搏的敵人,滿腹才華無處施展,心中狂怒之氣、過剩的精力,無法發洩,使地想出一個掀起濤天風浪的辦法。然後,再想出另外一個法子,破除他的計畫,就這樣打發他孤獨、寂寞的日子。
蘇百靈便給後世的武林開了一個玩笑,他把內心積存的幽悶痛苦,移注到建築一座地下古堡,留下了正邪兩種方案,得其邪者可以很快稱霸江湖,得其正者可以得到相應的破解辦法,這樣百花公子就可以借他人之手創造一個時代再毀滅一個時代。
蘇百靈將自己的劍術記錄於深山秘室之中,一百年後,被本是俠名遠播的武林白道奇人金元慶被九大門派誤會追殺,劫後餘生偶得蘇百靈的密籍,他利用了蘇百靈的奇術秘招,掀起了武林大浩劫。
這麼一個計畫,那是千百年來,一個完美無缺的征服武林的計畫…不過,蘇百靈在臨死之前,很後悔他年輕時的偏激,所以,他又替這完美的計畫中,加了一個尾巴。
他年紀大後,忠厚猶在,分析了利害,覺著,武林不能統一,就是那統一武林大局的一代才人,雄才大略,志量恢宏,但接替他的人,卻未必是一位君子人物,那不但失去了各派並存,因競技而精研武學的武林現狀,在江湖一統向面之下,各門派都將如秋風落葉,逐漸凋蔽,武技精術,亦將日漸役落;何況,一旦主事非人,整個武林,都將陷於一片黑暗之中:水無清明之日。
他使每一個門派先行分裂,自相搏鬥,然後,他坐收漁利,這就是他的計畫中心,其實,說穿了,只不過一句訣竅,物必自腐,而後蟲蛀之。不同的是,他先在每一個門派中,播了自腐的種子。

蘇百靈的武功

蘇百靈利用了十年的時間,以易容術潛入了江湖一些有名的門派之中,偷到他們的武功的精華,再加上他本身的造詣,把它們稍加改造,有時候,把崑崙派的一招,接上武當派的一招,使這一招劍法,完全變了樣子,威力增強,何止一倍,然後就創出了蘇百靈的武功。
這種武功博雜,招術奇幻,變化多端,無不奇幻難惻,已把天下至仁、至毒的劍法,匯集於一處,到馭繁返簡之境,非有絕高大份的人,實無法學得他的武功。
劍招:凶詭絕倫,出手的劍勢不但快如星火,而且劍路極怪,完全出人意料之外,劍劍斷魂,招招追命,像魔鬼的劍法一樣,凌厲、迅捷,完全由無法預測的角度出手,根本使人無法防備。
暗器手法:把手一揚,數十道寒芒,電射而出,每人的頭上,都中了一支短劍,一劍斃命。
易容術:已到了惟妙惟肖的境界。
穿心指:
一雙手連環彈出,指風數縷,破風而出。
折臂拳:
手臂突然一彎,好像整條手臂都是柔軟可折。
破山掌:
殺傷力極大的掌力。
馭劍術:
是劍術中最高馭劍之法,功集好本身真氣,連人帶劍化一道銀虹飛起,力到爐火純青的時候,劍芒大盛,一大片寒芒中卷著凌厲劍風迎激射而出,殺人於千里。
定身三劍:
劍尖指向之處,會使人有著一種全身被罩在劍下的感覺。
這是一種以動制動的劍法,它的變化,全在敵人的一動之中,敵動我動,卻又能搶儘先機。
通臂神功:
兩隻手臂,能夠伸縮連用。
玉石俱焚:
是蘇百靈的武功中演化而來的,是用來要作保命之學,也可以用作同歸於盡。
移魂大法:
江湖上有一種邪術,由天竺傳來,可以迷亂一個人的神智。
雙目中暴射出的凌厲神芒,有如利劍霜刃一般,刺人心肺。
柔骨鐵肌功:
可抵禦外力一切的襲擊。
燕子十八翻:
是一種很奇怪的飛擊之法,藉那翻轉飛騰之時,調息真氣,使體能一直保持著很佳的狀況。
這種武功不但攻勢凌厲,而且借力使力,沒有防守,只有攻勢,借敵人之力,飛起,借下附之力攻敵。
這燕子十八翻,卻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學的,學的人,一定要身體瘦小,輕身功夫特別好的人,才能學習這種武功。

分析

小說中的神秘組合「天羅教」,確實非常龐大,包括開始時的王天奇所在的「魔刀會」,也是「天羅教」的外圍組織,小說寫這個教里有「七旗一堂」,還有「護法院」什麼的。
但是,這個「天羅教」的出現,完全是歷史上的一個奇人蘇百靈所創,他打遍天下無敵手,十分空虛無聊,便自己製造了一個「天羅教」,用武功武裝這個教派,讓他們為害江湖,但他又擔心這種邪惡力量太強大,又把克制「天羅教」的武功秘籍放在了古堡上,讓另一方力量找到這個秘密的武籍,來制衡天羅教這樣的邪惡勢力。
臥龍生的筆下,邪惡是他創造的,以顯示他的獨特的武功,但他同時也埋伏下克制這種邪惡的力量,於是今天的江湖風波,就是他的自我搏擊,他的兩種武術假借正邪人物之手的互搏交鋒,這樣的描寫,簡直是匪夷所思的,完全可以看出,東方古國的一種無所作為的寂寞,對世界的認識的興趣,只有一種骨肉相殘的窩裡鬥的動機。為了自我的功夫的顯擺,不惜埋伏下一個龐大的傷亡慘重的圈套,把多少可能有在其他方面作為的武林人士捲入這種顯擺功夫的絞肉機。
這是一種對中國歷史的認識與把握嗎?也許是吧。中國古老的哲學,的確是提供了一種讓後人爭執不休、絕不寬容的爭奪,邪的力量,能從古代文化體系中獲得指引,但正的力量同樣可以藉助於上一代傳承的伏筆與遺策中找到制衡的辦法,於是,源於同一根本的思想,大打出手,互不寬容,引起巨大糾紛,最後只是捲入當中的普通人,喪失了生命,失去了元氣。
在小說中,這個江湖風波的一手製造者,為了制伏邪惡,而專門培養了一支遺傳了百年的「黑堡」軍隊,此堡位於武夷山中,已經傳了三代,堡中可以擇優婚配,所有人物,因為被施以毒藥,不能見到陽光,故不能出堡過正常的人間生活,只能在堡中的黑暗中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這個堡中的軍隊,簡直就像《指環王》中的魔兵,想像奇特,也令人不可能細想。
最後這個魔堡中的白仙子,與天羅教頭領金元慶進行了最後一戰,同歸於盡,完成了歷史的宿命的自相殘殺的灰飛煙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