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繩武樓位於平和西北部的蘆溪鎮蕉路村,依山傍水、風光秀麗,是一座具有高超雕刻藝術風格的圓形土樓。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繩武樓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系蘆溪葉氏第十八世大學生葉處侯(乳名葉貞卿)建設。樓的直徑43.8米,24間,1個大廳,樓內有一個十多米方圓的天井,天井中間有一口水井,陽光充足,空氣清新。樓高三層,第一層是客廳、廚房和一間臥室,每間都有樓梯通往第二層;第二層是各戶的私房;第三層,供各戶的親朋好友前來投宿之用,第二層與第三層之間沒有直接樓梯相通,而是要以樓門邊公共樓梯上去。第三層設通廓可通全樓,供各戶的四方來客聊天談心。每當明月當空,好風輕送,四方來客歡聚在通廓上憑欄望月,談古論今,這亦可稱圓樓之一景觀。
價值
繩武樓的文化博大而精深,它精緻的雕刻藝術令人嘆為觀止,雕刻的樣式各異,造型美觀,品味不凡,雕刻又分為石雕,木雕和泥塑,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精美絕倫的建築藝術,據傳,這是樓主葉處侯請來各地石、木、泥雕大師十多人,並親自參與圓樓裝修的總體設計的。圓樓大門上的石雕頗具特色,流暢的雕刻線條,厚實飽滿的實物,顯示出獨特的藝術造詣,其間以花草樹木之雕見長,且主要是浮雕,這些花卉樹草臨風而動。栩栩如生。值得一提的是正門中央大石匱上的“繩武樓”三個正揩大字。是樓主葉處候親自題寫的。遒勁有力,深厚渾雄,渾然一體,足見其書法功力。
在房屋的小門、客廳屏風、樓梯扶手、壁木廚、屋樑柱子上的雕刻,是造型藝術具價值的。據省考古學專家陳兆善等人考察後所說的:“單是賀樓第一層、第二層的鏤雕就極少見和珍貴,可謂價值連城,是木雕中的博物館。”這些木雕中國古代雕刻藝術於一身,從呂折射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之絢爛輝煌。你看客廳屏風上刻得著由蝙蝠、燕子、鯉魚和銅線組成的圖案,幅幅逼真感人。粗一看,似乎無甚特別,細一辨,在這些動植物雕刻中竟奇蹟般地顯現出“孝、悌、忠、信”,“福、祿、壽、全”。等形態迥異的字,而屏風右側的橫木板面上還留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流光飛彩、氣度渾成”,“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小書行楷字,再配以其中鑲嵌的梅花浮雕、笏板片雕及具有這些宗教文化特色的仙葫蘆雕刻,整塊屏風氣韻渾然,古香古色,淳樸而富有風韻,沉著而具有生氣,使人領略到“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藝術韻味。而且這些雕刻的外圍在都 漆上純金塗漆,可以在歷經百年而不變色,只要在清水稍加洗刷,這些字匾,風物便栩栩生輝,光彩奪目。而木雕中的花卉、人物、文字、飛禽走獸、裝飾畫和窗格、雕欄、門額上的圖案各異,尤其是樓鏤最具功底,立體雕刻也形態各異,無一雷同,惟妙惟一,傳神之極。這些藝術精品是閩西南土樓中聽所見的。考古專家稱之為:“最完整、最精美的土樓”。泥塑散見於屋檐、門檻及牆壁上,也可算一大景觀。這些泥塑有獅子、仙鶴、鳳凰和蝙蝠等不同的造型,你看:那泥獅子虎頭虎腦。巨口微開,張牙舞爪,顯現出小獅嗔怒之神態,飄然欲飛,威武而莊嚴;那仙鶴單腳獨立,正用長嘴梳理著翼翅,活靈活現。生動逼真;那鳳凰富麗堂皇,其間的色彩大紅和台黃見多,旁邊又以青、赤、藍、黑等顏色相輔,隱然有一股靈秀之氣;蝙蝠之頭凸出於壁外,雙翼嵌於壁中,做將要飛出之狀。非常精妙傳神。其中的“龍鳳呈祥”之圖,龍飛鳳舞。在祥雲繚繞之中,各顯英氣,神秘而又超脫,別有一番欣賞之韻致,不覺使人聯想起唐代盧照鄰在《長安古意》中,“龍銜寶蓋承朝樹,風吐流蘇照晚霞”之意象。
繩武縷的壁畫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從樓的大門進去後就可看到牆壁的兩旁各有壁畫繞圓樓一周,組成一幅優美的畫卷,圖中的內容豐富,想像力高超。
評價
繩武樓建築設計美觀的遊客都說,爬山越嶺到繩武樓,接受高超藝術的薰陶,值得!不到繩武樓一觀,真是人生之憾事!繩武樓的主人和建築藝術大師創造的土樓文化,令人遐思萬千,特有的土樓文化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因為繩武樓背後隱藏著深厚的文化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