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黃科

藤黃科

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1科。喬木或灌木,在裂生的空隙或小渠道內含有樹脂或油。葉對生或輪生,稀互生,單葉,無托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喬木或灌木。葉對生或輪生,稀互生,單葉,無托葉。花通常為單性,有時在同一植株上有兩性花,但在功能上為雜性異株,稀全部為兩性;萼片2~10(或以上),互動對生或覆瓦狀排列;花瓣4~12,通常覆瓦狀排列,近鑷合狀排列或鏇轉;雄蕊少或多數,下位著生,分離或不同程度合生,常集合成束,花葯2室,縱向開裂;雄花中常有退化雌蕊;花粉粒經常具3孔溝,扁球形至長球形;雌蕊1,子房上位,1至多室,心皮3或5或與子房室同數,胎座為中軸基底或為側膜,每個胎座具1至多數胚珠,胚珠倒生,花柱數目與心皮或子房室同數且常合生,柱頭常呈盾狀或輻射狀。果常為蒴果狀;有時為漿果或核果;種子有很大的胚但無胚乳,常具假種皮。

藤黃科植物——山竹藤黃科植物——山竹
藤黃科植物——鐵力木藤黃科植物——鐵力木

本科以具有裂生的空隙或小渠道為其特徵,內含樹脂或油。在薄壁組織及幼莖射線細胞中常出現有分泌細胞。氣孔茜草型,導管具單穿孔,木薄壁組織發達,木纖維的胞壁厚至極厚,具少數單紋或不顯著的重紋。鐵力木屬及胡桐屬存在環孔管胞。

分布情況

藤黃科植物——豬油果藤黃科植物——豬油果

約35屬400餘種,泛熱帶分布。中國有5屬(其中2屬即豬油果屬鐵力木屬為引種栽培)約30種,產湖南、江西以南包括台灣及西藏東南部在內的各省區。

作用

本科許多種的木材堅固耐用,如產自巴西的巴西木,產自東南亞的胡桐木,中國雲南、廣東及廣西也有栽培的鐵力木和廣西的金絲李。許多種生產有價值的樹脂或樹膠,特別是在胡桐屬藤黃屬中,如藤黃樹皮流出的黃色樹脂即藤黃,供繪畫顏色之用,還可入藥。有不少種果實可食,如熱帶著名果樹的倒稔子、西印度群島的曼米蘋果。胡桐木、印度藤黃及其他種的種子可生產油脂,而豬油果的果實可代用作黃油。

親緣關係

本科親緣上近於山茶科龍腦香科。A.恩格勒和L.迪爾斯1936年將本科分為包括金絲桃亞科在內的 5個亞科,但近代很多學者都贊同P.A.維斯塔爾的意見,將金絲桃亞科獨立為一個科,並認為它與藤黃科彼此相近,但更進化。

科屬

狹義藤黃科下可分4亞科:

Kielmeyeroideae亞科,葉互生或對生;花通常兩性;雄蕊多數;花柱1,子房3~5室。主要屬有:Kielmeyera、Caraipa。

藤本科植物——巴西木藤本科植物——巴西木

胡桐亞科,葉對生;花兩性或單性,同株,稀異株;雄蕊多數,分離或基部合生,子房1~4室,每室胚珠1~2;果不開裂;子葉大而厚。主要屬有:鐵力木屬(中國有栽培)、Mammea屬、胡桐屬(中國亦產)、Endodesmia、黃果木屬(Ochrocarpus,中國亦產)。

藤黃亞科,葉對生;花雜性或兩性,稀單生,同株或異株;雄蕊多數,分離或合生成束;子房(1~)2~12室或更多,每室胚珠通常1個;果各式;子葉極小或無。主要屬有:Clusia、藤黃屬(中國亦產)。

豬油果亞科,葉對生;花兩性,同株;雄蕊多數,基部合生成5束或合生成雄蕊管;花柱長,柱頭5裂;果為漿果;無假種皮,胚不分化。主要屬有:豬油果屬(中國有栽培)、Moronobea、Symphonia。

配圖

藤黃科植物藤黃科植物

金虎尾目

金虎尾目(學名:Malpighiales)又名黃褥花目,是雙子葉植物綱的一個大目,在以前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中沒有這一個目,金虎尾科是被分在遠志目以下的。APG 分類法設立了這個目,在I類真薔薇分支下面,其中許多科原來是被分在許多其他不同的目中的,像大戟目、楊柳目、堇菜目、山茶目等。《APG 分類法》設立了32個科,2003年修訂的《APG II 分類法》剔除了幾個科,又合併了幾個科,現在共有36個科。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金虎尾目 | 科:見下
鐘花科 |槲樹果科 | 多子科 | 油桃木科 | 金殼果科 | 藤黃科 | 垂籽樹科 | 毒鼠子科 | 溝繁縷科 | 古柯科 | 大戟科 | 毛藥樹科 | 香膏科 | 金絲桃科 | 包芽樹科 | 粘木科 | 亞麻科 | 五翼果科 | 王冠草科 | 金虎尾科| 水母柱科 | 金蓮木科 | 小盤木科 | 西番蓮科 | 圍盤樹科 | 葉下珠科 | 苦胡桃科 | 川苔草科 | 非洲核果木科 | 羽葉樹科 | 紅樹科 | 楊柳科 | 三角果科 | 時鐘花科 | 堇菜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