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庫房

17世紀唯物主義哲學家B.斯賓諾莎闡述他的無神論思想和社會政治觀點的重要著作。該書是用拉丁文寫的,1665年開始寫作,1670年匿名發表。它的出版引起社會上極大的震動,受到了宗教勢力的猛烈攻擊。從1670~1676年間,各種宗教會議對該書及作者共發出30多次譴責。書被查抄、燒毀、禁止銷售和再版。儘管如此,由於它受到進步人士的歡迎,在此期間內仍再版過多次,得到廣泛的傳播。中譯本於1963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溫錫增譯。

藏品庫房

正文

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有足夠的容量和完善的設備。
設計要求 庫房建築應保證文物標本等藏品在收藏過程中能得到妥善的保護,免受人為的或自然的損壞。庫房建築設計必須滿足防塵(包括有害氣體)、防蟲、防潮、防光(紫外線)、防火和防盜的要求。
由於博物館類型、館址、藏品性質的不同,對庫房建築的要求也各有差異。中國南方潮濕多雨,庫房的防潮、防蟲要求顯得突出;北方氣候乾燥,日照時間長,庫房的防塵、防曬和防火要求更為重要;不同質地藏品(如青銅器、陶瓷、織品、書畫、動植物和礦物標本等),對庫房的溫度和濕度的要求也不盡一致。
博物館是不斷發展的,隨著收藏品的增多,要求庫房和陳列室不斷擴大。在一般情況下,庫房的增長速度要大於陳列室。所以,考慮庫房建築時,必須留有足夠的擴充餘地。同時,建築技術與保管技術在不斷發展,庫房的建築設備和保管設備也將不斷更新,這就要求庫房建築能為未來的調整和更新留有更大的靈活性,如採用承重牆分隔成小間的庫房,或採用密布柱網的庫房,均難以適應現代博物館發展的需要。
藏品庫分類 博物館的收藏品多種多樣,以文物藏品為例,在進庫之前必須經過科學的鑑定,然後分類、分級進行妥善保管,藏品房也需要根據藏品的特點而分成各種類別和等級,這既有利於藏品的長期保護,又便於陳列和對藏品的隨時取用。一般根據藏品的性質、種類、質地進行分類,並根據各館藏品的數量設立相應的藏品庫房。地誌性歷史博物館的藏品庫一般可以分為書畫庫、金屬器庫、陶瓷庫、織品庫、木器庫、檔案庫等。藝術博物館設立書畫庫、雕刻庫、工藝品庫、銅器庫、陶瓷品庫、墨庫等。自然科學博物館則需建立各類標本庫房(標本室),如礦物岩石、化石、土壤、植物、鳥類、魚類、獸類、昆蟲等標本庫。各類標本又可因其製作方法的不同,分別設立生態剝製標本庫、假剝製標本庫、臘葉標本庫、浸制標本庫及特種標本庫等。
各類博物館的藏品根據其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的高低,一般分為三級。保密性強、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和極貴重稀有的藏品為一級,這級藏品應設有專門庫房,即珍品庫 (珍藏庫、珍寶庫、特庫、或一級品庫), 對這類庫房的建築與設備以及安全防範措施都有較嚴格的要求。有一定保密性、屬某一地區 (省、自治區)的重點保護文物、或較貴重和稀有的藏品,為二級。凡經過科學整理和鑑定,具有收藏價值的一般文物藏品為三級。二級和三級藏品在有條件時,可分設不同的庫房保存,也可以在一般藏品庫內保存。此外,博物館還設有預備庫或暫存庫,供臨時存放待處理和鑑定分類的藏品用。
藏品庫面積 藏品庫面積的大小,取決於博物館的性質和館藏量的大小。在各類博物館中,歷史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藏品數量的增長率一般要大於藝術博物館、紀念館和其他專業性博物館, 這類博物館庫房面積所占的比重,也應相對大於其他類型的館。
庫房面積的大小與博物館建館歷史的長短也有很大關係,歷史較長的館,庫房面積一般要大於陳列室面積。
中國博物館建設的實踐表明,地誌性歷史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藏品庫房建築面積約占全館總建築面積20~25%左右。藏品量增長較慢的其他類型的博物館,庫房面積可參照上述百分比,並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藏品庫布局 藏品庫的位置對藏品的保護管理、安全防範、防火以及博物館的環境都有較大影響。一般講,藏品庫應與陳列室既有分隔,又有聯繫。分隔是為了防止外界人員混入,以保證庫房的安全;聯繫是為了展品運送的方便。庫房的朝向最好是南北向。藏品庫附近應留有一定的發展餘地。藏品庫要與博物館其他各部分組成統一有機的整體,建築緊湊,節省用地,結構經濟,並與環境相協調。
藏品庫的布局有以下幾種主要方式:
①布置在陳列室的底層。這種布局方式一般建築較緊湊,有利節省用地。陳列室與庫房聯繫也較便利,文物標本取送方便並可以減少藏品因遠距離搬運而受到損壞的可能性。但藏品庫布置在底層或半地下室,如建築處理不完善,庫房濕度大,地面易泛潮,對藏品保管不利。此外,布置在底層的庫房,安全防護與防塵、防震都較難處理。
②布置在陳列室的頂層。這種布局方式同樣具有建築緊湊、與陳列室聯繫便利的優點。但不利於大型和重型藏品的搬運。同時,藏品庫與陳列室很難隔絕,對建築防火不利。
藏品庫無論布置在陳列室底層或陳列室的頂層,都要防止觀眾和與庫房無關人員穿行庫房區,在人流路線設計方面要確保庫房的安全。
③與陳列室毗連,或用連廊與陳列室聯繫。這種布局方式既方便庫房與陳列室的聯繫,又使庫房與陳列室保持一定隔離,對防止人流路線干擾、安全防火均有利。庫房的結構處理也較容易,還有利於藏品庫的擴建。在博物館用地不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是一種較理想的庫房布局方式,對大、中型博物館更為適用。
④獨立於陳列區之外。這種布局方式對庫房管理、安全防火較為有利,適合大型庫房或特庫採用。但這種布局方式占地多,與陳列室聯繫不便,不利於文物藏品的搬運。
藏品庫的布局要根據博物館所處的環境和博物館的類型、性質、規模以及藏品情況等因素來決定。
藏品庫的溫度與濕度 博物館各類藏品都需要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環境,否則,將受環境的影響而受到損壞。因此,藏品庫內的溫度和濕度應根據藏品性質合理控制。根據博物館庫房管理的經驗和測定,凡對濕度反應敏感的藏品,庫內相對濕度以55%為最理想,保持在50~60%是較適宜的。
為了保持庫內適宜的濕度,建築上要求採用密封性好的門窗,並採用除濕設備以控制室內的濕度。
藏品庫房的溫度一般應控制在16~24℃之間。為了保持庫內溫度變化的穩定,建築物的地面、頂棚及四周圍護結構應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同時,藏品庫的溫度應與濕度同時進行控制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有條件的大型博物館可採用空調設備控制藏品庫的溫濕度。
藏品庫的空間尺度與建築處理 藏品櫃架的高度一般為2.2米左右,庫房梁底面的高度以2.7米為理想,不宜低於 2.4米。藏品庫柱網尺寸要考慮各種設備布置的靈活性和建築結構的經濟性,在開間方向,柱網尺寸以5~6 米較合理,在進深方向柱網尺寸宜為 6.5~7.5米,但不宜大於 8米。如採取正方形柱網,其尺寸應不小於5×5米。
為了縮短庫內的交通路線,藏品庫以方形為好,其長度不宜大於寬度的 1.5倍。庫房寬度的尺寸可根據上述柱網尺寸來決定。如採取兩跨的房間,其寬度以12~15米較好,但不宜小於10米。
藏品庫視其等級可以設定一層或多層庫門。普通庫房可設一層金屬密閉門(隔絕空氣以防潮濕)、一層安全門(金屬製做,用以防盜),特庫也可以設兩層安全門。藏品庫的窗戶對庫內的防塵、室內小氣候的穩定影響很大。庫房開窗面積不宜過大,一般為庫房面積 1/8左右較好,如採光不足,可用人工光輔助。窗戶宜採用一層密閉金屬窗,一層安全防盜窗以備必要時開窗通風換氣。
庫房的地坪、牆面與天棚的構造做法及材料選擇,要考慮不同地區博物館對庫房的防潮、防漏、防寒、隔熱以及衛生情況等方面的要求。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庫房地坪和外牆均要做好防潮處理。一層庫房地坪最好做架空地板,地板下可以通風,防潮效果好。庫房地面的材料需選擇不起塵、經久耐磨、便於清擦的材料,一般多採用普通水磨石或水泥油漆地面。
庫房的天棚一般不做吊頂,裸露梁架。牆面與天棚面的裝修可根據庫房的等級選擇刷漿、塗料和油漆等做法。並宜採用淺淡的顏色。
附屬用房 博物館的藏品庫需要有一個由若干附屬房間組成的前區,以便對藏品進行入庫之前的登記手續和前期處理工作。這些附屬房間的組成隨博物館的規模大小而略有不同。接納室為接納藏品入庫前開箱清點工作之用,面積應不小於50平方米,布置在庫前區的最前部靠近入口處, 便於對外聯繫和運送藏品的車輛靠近。接納室入口處要設室外坡道 (坡度1∶10)和卸落台。接納室內根據庫房的規模可設電梯以便將藏品運送到各層房間。登記室是對出、入庫的藏品進行登記用的工作房間。消毒室是對藏品進行熏蒸消毒的用房,面積大小隨消毒方法與熏蒸設備而有不同。大型博物館設有熏蒸室,小型博物館僅設熏蒸櫃。消毒室應設排氣管可將有害氣體排出室外。室內要有良好的通風和採光照明。清洗、整理室是對藏品進行清洗整理的一般工作房間。編目室是庫前區較重要的房間。藏品經過接納登記、清洗、整理、消毒等處理後,在編目室進行鑑定編目後即可入庫。編目室內應附有一間暫存庫,在庫前區用房面積較緊的情況下,編目室可兼作業務工作室或研究室之用,房間面積可在20~30平方米之間。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