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
藍氏賈第鞭毛蟲生活史中有滋養體和包囊兩個不同的發育階段。1.滋養體 呈倒置梨形,大小長約9.5-21µm,寬5-15µm,厚2-4µm。兩側對稱,背面隆起,腹面扁平。腹面前半部向內凹陷成吸盤狀陷窩,藉此吸附在宿主腸黏膜上。有4對鞭毛,按其位置分別為前側鞭毛、後側鞭毛、腹鞭毛和尾鞭毛各1對,依靠鞭毛的擺動,可活潑運動。經鐵蘇木素染色後可見有1對並列在吸盤狀陷窩的底部卵形的泡狀細胞核,各核內有一個大的核仁。蟲體有軸柱1對,縱貫蟲體中部,不伸出體外。在軸柱的中部可見2個半月形的中體,軸柱前端,介乎二盤狀陷窩前緣之間有基體複合器,為4對鞭毛的發源處。滋養體期無胞口,胞質內也無食物泡,以滲透方式從體表吸收營養物質。
2.包囊 為橢圓形,囊壁較厚,大小為10-14×7.5-9µm。碘液染色後呈黃綠色,囊壁與蟲體之間有明顯的空隙,未成熟的包囊有2個核,成熟的包囊具4個核,多偏於一端。囊內可見到鞭毛、絲狀物、軸柱等。
生活史
成熟的四核包囊是感染期,包囊隨污染食物和飲水進入人體,在十二指腸內脫囊形成2個滋養體。滋養體主要寄生在人的十二指腸內,有時也可在膽囊內,借吸盤狀陷窩吸附腸壁,營縱二分裂法繁殖。如果滋養體落入腸腔而隨食物到達迴腸下段或結腸腔後,就形成包囊,隨糞便排出。一般在硬度正常糞便中只能找到包囊。滋養體則可在腹瀉者糞便中發現。包囊在外界抵抗力較強,為傳播階段。據估計,一次腹瀉糞便中滋養體可超過140億個,一次正常糞便中可有包囊9億個。致病性
多年來經臨床觀察,病理與免疫學以及流行病學調查研究, 已確認本蟲具有致病力。人體感染賈第蟲後,無臨床症狀者稱帶蟲者。本病主要症狀是腹痛、腹瀉、腹脹、嘔吐、發熱和厭食等,典型病人表現為以腹瀉為主的吸收不良綜合徵,腹瀉呈水樣糞便,量大、惡息、無膿血。兒童患者可由於腹瀉,引起貧血等營養不良,導致生長滯緩。若不及時治療,多發展為慢性,表現為周期性稀便,反覆發作,大便甚臭,病程可長達數年。當蟲體寄生在膽道系統時,可能引起膽囊炎或膽管炎。如出現上腹疼痛、食欲不振、肝腫大以及脂肪代謝障礙等。賈第蟲的致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患者發病情況於蟲株毒力、機體反應和共生內環境等多種影響因素有關。蟲群機械阻隔,營養競爭,滋養體通過吸盤吸附於腸黏膜上贊成的刺激與損傷,腸內細菌的協同作用等,在不同程度上可使腸功能失常。特別是宿主的免疫狀態更是臨床症狀輕重不同的重要因素,如在低丙種球蛋白血症和免疫功能低下或愛滋病患者,均易發生嚴重的感染。
流行性
藍氏賈第鞭毛蟲流行遍布全世界,以熱帶和亞熱帶為最多, 也是中國人體常見的寄生原蟲。由於調查的時間和採用的檢查方法不同,所得的感染率有所差別。根據最近的資料,北京和甘肅,糞檢結果為2.7%,而用ELISA法則為12.8%。浙江樂清縣糞檢為2.5%,遼寧朝陽市農民糞檢為6.1%,瀋陽為12.5%。世界感染率1-30%。多數散在發病,在特殊情況下也可引起暴發流行。前蘇聞感染率較高,如英、美等許多國家因旅遊前蘇聯而感染。人是主要的傳染源,尤其攜帶包囊者,往往一人帶包囊全家感染,國內外均有記載。包囊是傳播的主要環節,人因吞食被包囊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包囊在外界抵抗力較強,從冷凍蝕刻復形法的透射電鏡觀察,將包囊壁劈開,顯示囊壁內千餘層板狀膜結構所組成,表明包囊在外界具有很強的自身保護作用。包囊在潮濕的糞便里能存活3周,在水裡能存活5周,在經氯化消毒後的水裡也可活2-3天,但在50℃或乾燥環境中很容易死亡。包囊在蒼蠅消化道可活24小時,在蟑螂消化道內經12天仍有活力。由於糞便中包囊的數量大,在外界環境中抵抗力強,感染方式簡單,故本蟲流行分布廣泛。有人報告,在美國發現水獺可帶包囊,並發現牛、馬、羊、狼和犬等也有此蟲,在流行病學上可能有一定的意義,應予以重視。
分布呈世界性,在前蘇聯特別嚴重,美國也接近於流行,開發中國家感染人數約為2.5億。中國分布也很廣泛,各地感染率0.48%-10%之間,兒童高於成人,夏秋季節發病率較高。
傳染源:為糞便內含有包囊的帶蟲者或患者。
傳播途徑:人飲用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因水源污染而引起賈第蟲病的流行,在國外尤其是旅遊者屢有報導。包囊,在水中可存活4天,在含氯化消毒水(0.5%)中可活2-3天。在糞便中包囊的活力可維持10天以上,但在50℃或乾燥環境中很易死亡。包囊在蠅在消化道內可存活24小時,在蟑螂消化道內經12天仍有活力。表明昆蟲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成為傳播媒介。旅遊者、男性同性戀者、胃切除病人、胃酸缺乏及免疫球蛋白缺陷病人易受感染,兒童患者多見。
實驗診斷
1.病原診斷⑴糞便檢查 用生理鹽水塗片法檢查滋養體,經碘液染色塗片檢查包囊,也可用甲醛乙醚沉澱或硫酸鋅濃集法檢查包囊。通常在成形糞便中檢查包囊,而在水樣稀薄的糞便中查找滋養體。由於包囊形成有間歇的特點,故檢查時以隔天糞檢並連續3次以上為為宜。
⑵十二指腸液或膽汁檢查 糞便多次陰性者可用此法,以提高陽性檢出率。
⑶腸檢膠囊法讓受檢者 吞下裝有尼龍線的膠囊,線的游離端留於口外,膠囊溶解後,尼龍線鬆開伸展,3~4小時後到達十二指腸和空腸,滋養體粘附於尼龍線上,然後慢慢地拉出尼龍線,刮取附著物鏡檢。
2.免疫診斷
為輔助診斷,主要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間接螢光抗體試驗(IFA)和對流免疫電泳(CIE)等方法,其中ELISA簡單易行,檢出率高(92%-98.7%)等特點,適用於流行病學的調查。
防治原則
治療藍氏賈第鞭毛蟲導致的藍氏賈第鞭毛蟲病的常用藥物有滅滴靈、
丙硫咪唑、氯硝唑等。近年來報告吡喹酮60mg/kg連服2天也有效。徹底治癒病人、帶蟲者,注意飲食衛生,加強水源保護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旅遊者的飲水應煮沸後飲用。藍氏賈第鞭毛蟲導致的藍氏賈第鞭毛蟲病較頑固,用抗生素治療無效。
1.滅滴靈:報導大劑量套用,每日2g,療程3天,療效100%,一般可達90%以上。
2.甲硝磺醯咪唑:成人為2g,兒童為50-70mg,均為一次頓服。成人一次治癒率為97.4%,小兒一次治癒率為88.8%;二次治癒率接近100%。副作用較少,藥物有效成分在血清 中的半衰期為130小時。
3.硝基嗎咪唑:每日2次,一次250mg,5天一療程,治癒率為94%。兒童對此藥耐受良好。
4.氯甲咪唑:1.5g,一次頓服,效果近似甲硝磺醯咪唑,無副作用,或反應不嚴重。
5.阿的平:成人每次100mg,每日3次;兒童每公斤體重8mg,每日3次,療程5-7日,劑量按年齡遞減。此藥缺點在於有產嚴重的副作用。療效優於痢特靈。
6.痢特靈:每日每公斤體重8mg,每日3次,口服,療程7天,治癒率為72%。
7.口服甲硝唑(成人250mg日服3次,連服5日;兒童每日15mg/kg分3次服,連服5日)雖然有效,但在美國尚未批准用於治療賈第蟲病.該藥的副作用有噁心,頭痛以及較少發生的黑尿,感覺異常和眩暈.口服阿的平(成人100mg日服3次,連服5日;兒童2mg/kg日服3次,連服5日,每日最大劑量不超過300mg)可獲高效,但可產生消化道紊亂,眩暈和頭痛,偶爾可發生剝脫性皮炎和中毒性精神病,故在美國已不再使用.口服呋喃唑酮(成人100mg日服4次,連服7~10日;兒童每日6mg/kg分4次服,連服7~10日,雖然療效不及甲硝唑和阿的平,但可製成混懸液用於兒童.
家庭成員和性接觸者應接受檢查,若有感染應予治療.如果可能,懷孕期間最好避免治療;不要給孕婦服用甲硝唑.若因症狀嚴重必須立即治療,可用不吸收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例如巴龍黴素(每日25~30mg/kg分3次服,連服7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