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品簡介
通體呈碧綠色,內含小氣泡。腹部上下錯位排列兩周凸邊凹心的餅形裝飾。碗先運用燒吹技術製成,再用雕花技術進行整形。據鑑定系波斯薩珊王朝器物。此碗完整無損,風化層少,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玻璃的色澤和光亮度,體現了薩珊玻璃器形和紋飾上的獨特風格和精湛的磨琢工藝,不僅在中國國內罕見,就是在國外也很少見。此碗紀年明確,對確定此類玻璃製品的年代具有尺規作用,是中西文化交流中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基本資料
來自伊朗高原的尤物——薩珊玻璃碗
約3~7世紀
尺寸:高8、口徑9.5厘米
198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北周李賢墓出土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博物館藏
文化特點
玻璃碗呈淡綠色,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玻璃的色澤和光亮度,腹部上下錯位排列兩周凸起的圓形裝飾,系用燒吹技術製成,再用雕花技術進行整形,經科學檢驗屬鈉鈣玻璃,不同於中國的鉛鋇玻璃。這件玻璃碗體現了薩珊玻璃器形和紋飾上的獨特風格和精湛的磨琢工藝,是我國出土的薩珊玻璃的代表,說明當時西方玻璃器經絲綢之路輸入中國,而古埃及、羅馬、波斯的高級玻璃器皿價值高於黃金,中國南北朝時期上層人士鬥富,往往用玻璃器皿顯示其豪華,這表明魏晉時期的中國出現了中原漢族文化、少數民族文化與來自中亞、西域的異域文化兼容並蓄的局面。
歷史考證
1970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洛陽關林18號唐墓,發現了一隻玻璃瓶。這隻玻璃瓶小口,圓唇,束直頸,扁圓形腹,平底內凹。玻璃瓶表面有一層鏽蝕薄膜,顯現出與玻璃相一致的平行波紋,十分精美。經考證,這隻玻璃瓶與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圈紋玻璃碗一樣,是唐代從伊朗高原進口的薩珊玻璃,也是不斷繁榮的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
早在公元3至7世紀,伊朗的薩珊王朝就建立了興旺的玻璃製造工業,能夠批量生產供貴族使用的精美玻璃器皿,史上把這一階段的玻璃稱之為薩珊玻璃。薩珊玻璃器皿大多造型渾樸,用連續的圓形作為裝飾。薩珊的工匠們,還發明了至今都還在使用的玻璃製作方法——吹製法,就是藉助特製工具將玻璃熔液吹成空泡而成型,這樣製作出的玻璃製品,形態更多樣、更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