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蔡文姬紀念館開館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周一閉館)
每日9:00~17:00開館。
紀念館陳列

古代書畫藝術陳列以“三真六草,鏤月裁雲”為題,在近百件蔡文姬收藏作品中,選擇了10餘件書畫作品,作為專題陳列,展廳面積759㎡。玉器專題陳列以“天地之靈”為題,將各時代玉器按用途分類組合,展示古代玉器精品。展廳面積353㎡,展示文物約120餘件組。印章專題陳列以“顆粟大千”為題,將歷代印章按用途分類陳列,如官印、私印等進行展示。展廳面積353㎡,展示文物20餘件。
紀念館保護

方法是用多種高效藥劑和增效劑配製出比重大,易於下沉的熏蒸藥劑,洞內用一次性注射針管吸藥灌注洞內,依據洞的大小深淺不同,每洞用藥液量約為5~10ml,灌藥後隨即用棉球封閉洞口;對於表層活動的害蟲,則可用塑膠布形成密封環境,用直徑7.5cm培養皿加入15ml藥液分散置於其內進行熏蒸,結果表明,洞內及表層24小時可快速殺死區域各種害蟲,死亡率達100%,同時,藥物熏蒸營造了一個對害蟲不適的生態環境,避免了外部害蟲再入其內,有效期可達7~10天,並可與其它措施配合使用。

這一技術主要是利用蟋蟀、螻蛄等害蟲的趨化特性進行的誘殺防治。方法是將配製好的毒餌在坑內每隔約3m2投放一堆,每堆30~35g餌料。為延長藥效和便於清理更換,可將毒餌放入軟塑膠杯口,將杯側放於地面上,藥後24小時檢查,平均每堆的誘殺蟲數為2.5頭,72小時累計平均每堆可殺滅害蟲9.0頭。3天后更換一次餌料,可根據害蟲發生情況確定用藥次數,為取得較好的防蟲效果,在坑內誘殺的同時,在坑道周邊附近的農田邊際每隔1~1.5m放置毒餌進行坑外誘殺,減少入坑蟲源數量。該技術是用1.5%JDF粉加細炕土按1∶30配合均勻成毒土粉,在坑道內沿四周設定藥帶堵圍,藥頻寬30~35cm,厚度約1.5~2.0cm,藥帶間距100~150cm。結果表明,毒粉藥帶經48小時作用,即可100%殺死表面所有害蟲,藥效可維持15天左右,殺蟲效果十分顯著,且對人及文物較為安全,簡便易行。為殺滅殘餘害蟲,惡化害蟲棲息環境,在館內文物表面及四周壁面噴霧DPV100倍加GF1000倍混合液,惡化害蟲生存棲息環境條件,有直接殺蟲和間接防治的作用。加裝防蟲網,阻斷昆蟲遷入由於周邊區域雜草叢生,滋生了大量的昆蟲資源,成為發掘現場坑道文物害蟲源源不斷產生的資源,因此阻斷外界昆蟲遷入坑道是防治的又一關鍵。該技術是在坑道四周加裝防蟲網設施,使坑道文物處於隔離密封空間,阻隔害蟲遷入坑道,控制害蟲對蔡文姬紀念館的危害。
人物介紹

蔡文姬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蔡文姬飽經離亂憂傷,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自視甚高,對於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於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納了她,在婚後第二年,董祀犯罪當死,她顧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於是寬宥了董祀。從此以後,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後,曹操狩獵經過這裡,還曾經前去探視。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兒一女,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為妻。文姬博學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牆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餘,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已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後,感傷亂離,作《悲憤詩》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蔡文姬博學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牆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餘,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已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後,感傷亂離,作《悲憤詩》,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