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俗名
Bicoloredbristlemouth;Bristlemouth;Tanbristlemouth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形態特徵
背鰭軟條數:13(12-15);臀鰭軟條數:18(16-19);胸鰭條數:10(9-10),腹鰭軟條數:6;第一鰓弓之鰓耙數:上枝8(8~9)中間2下枝13(9-12)=23(21-24);脊椎骨數:28;發光器排列:SO0;BR9-11;IV12(12-13);VAV5(4-5);AC15(15-16);IC32(32-34);OA9(8-9);第一鰓弓之上枝與下枝之間連線點具2條鰓耙,第一鰓弓之鰓瓣下方略寬。體色:身體呈灰色至暗褐色。背鰭、臀鰭鰭膜透明或鰭膜基部具深色色素斑。腹部呈黑褐色。棲所生態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印度-太平洋及大西洋之熱帶至溫帶海域之。台灣海域紀錄深度約695-3257公尺。漁業利用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十九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