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俗名
Triangulateslickhead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頭大。眼大。吻長且吻端較尖,吻部較渾圓不呈鏟狀;上頜邊緣由前上頜骨構成,上頜後緣未達眼眶後緣,上頜骨無齒。鰓條骨6。體被圓鱗,易脫落,側線非常明顯而發達,並且呈現黑色。具發光器。背鰭和臀鰭位於身體的後部,靠近尾柄的部位,幾相對,基底長度相當,無硬棘,背鰭軟條17-18,臀鰭軟條18-20;腹鰭小,位於體中部稍前;尾鰭深叉。體色為深褐色,頭部顏色略深。棲所生態為棲息於水深900-1140公尺深的深海魚類,生態習性所知甚少。地理分布
目前僅只分布於沖繩海槽,![尖吻黑頭魚](/img/e/0e9/nBnauM3X4gjMzMzN1kDMzATN3MTM2QTN3ADMxQTNwAzMxAzL5A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漁業利用
深海魚類,不具經濟價值。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十九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