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蒙田試筆》這部巨著洋洋百萬言,但序言《致讀者》很短,排起版來幾乎不夠半頁紙;調子也放得低,聲言寫的是自己,為家人和朋友寫,無意追求榮譽。一句話,無心插柳。1580年春天,他將他戲稱為“滷肉片”、“柴捆”的文稿結為兩集,起了《試筆》(Essais)這個書名出版,原意是對生活經驗、思想活動、現實狀況嘗試思考及判斷。但《試筆》一出來,從此就有了Essai這種文體。之前,柏拉圖的哲學是以對話形式表達,塞涅卡(Sénèque,約前4~65)的以書信形式,而蒙田的哲學,則以Essai的形式來思考、引述、描繪現實中的大小事件。
在傳媒不發達的中世紀,《試筆》出版後,馬上不脛而走。它使當代人震動、驚奇、著迷,大家發現了一部引錄了無數格言、警句,涵括了無限思想的智慧之書。他的引錄,阿根廷詩人博爾赫斯這樣評述:“蜜蜂到處採花,然後釀成蜜糖,全部變成自己的東西。”這部書還像一件精緻的藝術品,集文、史、哲於一身。須知法國最古老的文學作品《羅蘭之歌》(La Chansson de Roiand),大約出現於公元1150年,由不知名作者集體創作,不帶作者個性,章句也稍嫌單調;《列那狐傳奇》(Le Roman de Renart)大約成書在1174年至1250年間,也是集體創作,屬寓言式的文學。事實上,法國語言九世紀才成形,現存最古老文獻是842年的《斯特拉斯堡誓言》(Les Serments de Strasbourg)。在這個蹣跚學步階段,文字運用和文學創作,皆處於單純簡約階段。到十六世紀的拉伯雷(FrancoisRabelais,約1494~1553)、龍薩(Pierie de Ronsard,1524~1585)和蒙田,才將法國文學一下子提高到卓絕完美的程度。《試筆》的出現,無疑是一個里程碑。這部書很快走出國門,被翻譯成義大利文和英文,一個近代歐洲的散文隨筆的新世紀開始了。日後的哲學家、思想家、評論家,如法國的帕斯卡爾、孟德斯鳩、盧梭,英國的培根等,整整一群思想帶頭羊,不管他們當中有的人指著他的鼻子嘀嘀咕咕,到頭來都是在他的牧區底下討生活的。
蒙田將這部書作為運用知識、使用腦筋的方法,但它的出版是文學事件。作者的傑出表現在於,面對複雜的哲學思想,卻摒棄哲學術語和誇誇其談的說道,相反,他採用形象的文學語言和手法,通過世俗而樸素自然的生活經驗,深入淺出地闡釋迂迴曲折、往復變化的思想:“與無羈的馬一般,它為自己跑比為別人跑快百倍;因而便產生了無數的妖魔與怪物,無次序,無目的,一個兩個接踵而來。為要可以優悠默索它們的離奇不經,我已開始把它們一一寫下來,希望日後用它們來羞它”①蒙田致力於將哲學簡單化,輕盈化,使它切入生活,切入人生。“在哲學主張中,我更願意接受腳踏實地的,即最符合人性和適合我們的。”但卻非全面系統的哲學,而是零碎分散,個別對待的生活哲學。他的筆跟著日常生活和思考行進,不做作,不帶情愫,不圖詩情畫意。思考的方式方法就是他的表達方法。
蒙田是只有一本書的作家,而這部書在世人眼裡卻有多種面貌。十七世紀時候,蒙田的自然和正直備受讚揚,《試筆》的魅力使它成為暢銷書,但1676年卻被教會暗地裡列為禁書。蒙田沒有對天主教正面批評,但他認為人來到世上是偶然的。他敬重的是維繫大自然秩序的力量。“那些星球不但支配著我們的生命,命運,還支配著我們的傾向,言辭和意願”,“天體稍有動靜,……整個人間就會完蛋”。而超自然的神呢,是按人的需要和樣子來塑造的,都有世俗人的標誌,是一種不可理解的自然力量,所以“我覺得我更喜歡那些崇拜太陽的人。”神學家一早認定蒙田是無神論者,以自然主義來代替天主。有七十年時間,《試筆》沒有在法國重版。
以批評蒙田起家的帕斯卡爾(Blaise Pascal,1623~1662),則以他的理性和機械主義來針對蒙田的人性和人文主義,時或頌揚,時或辱罵,就看他的脾氣而定。此外,有人責備作者談論自己太多,有人認為文章結構散亂,條理不分明,有人指責它語言粗俗,也有人說它煽動淫慾。作者的大膽直言,也曾經被指為具有革命傾向和顛覆性。但到頭來,世代人讀《試筆》,就是通過蒙田閱讀自己,認識自己。它像一面鏡子,將所有人的影像反映進去。它被稱為“正直人的枕邊書”,是一本獨樹一幟的書,蒙田在中世紀法國的出現,一如荷馬在古希臘的出現,他們對歐洲的文學,先後起開源創本的作用,而影響是世界性的。
1571年,蒙田辭官歸故里。“我們已經為別人活夠了,讓我們為自己活著吧,……世界上最重大的事莫過於知道怎樣將自己給自己。”辭去議員職務後,有九年時間潛心治學,讀書,寫筆記。最初作為一種日記式的紀錄,後來發現思考是一種自我分析、自我定位的方法,才將那些文字結集出版。1580年初版後,1582年、1587年、1588年先後再版。歐洲之旅和四年波爾多市長公職後,他繼續寫作,後來將那些文字結成第三卷,同時給第一、二卷增補了六百處。此後,修改、增補、刪節工作一輩子都在進行,直到1592年逝世。遺稿經過他的義女古爾奈(Marie Gourney,1566~1645)整理,於1595年出版了三卷本的全集。
儘管修改工作一直沒有間斷,但由於蒙田的思想不斷發展,三卷書都具有不同特點,並非以某種思想一貫到底。第一卷的基調是倫理道德哲學,對生、死和人類的野蠻與文明進行思考。提出克己自製,他引述安提思典的話:“德行自足於己:無規律,無語言,無效果”;主張不論任何活動,在取樂的同時,必須防止過度。“讓我們不要任歡樂沖沒我們,以至忘記了有時想起我們的娛樂往往只是死的先聲”。蒙田態度中庸,言論合時宜,甚至拒絕永恆,頌揚平庸。評論界指出,主導第一卷的思想是斯多葛主義,即苦行主義(Stoicisme)。他的摯友拉博埃西(Etienne La Boétie,1530~1635)宣揚苦行,是個死亡的崇拜者。“哲學不是別的,只是準備死”,西塞羅這句話對拉博埃西影響至深。雖然蒙田認為死亡只是生的另一極,決非生的目的,且認為“快樂是我們的目的,雖然方法各有不同”,但他對拉博埃西的勇氣十分著迷,以致他本人對死亡的思考,對面臨死亡的人的英勇態度的描繪,可謂驚天動地。
蒙田所寫的是置身其中的世界,個人的小世界和外邊的大世界,在生活和觀察過程中,難免不發現它的無常、盲目、自相矛盾,經常陷入混亂。“我所生活的時代,內戰帶來無數難以置信的罪惡,……有些人殘忍無道,殺人只為取樂。”而人在那個世界中顯得無能,猶疑不決,不可捉摸,有時竟是亂糟糟的糊塗渾噩的一群,卻天生的自負自大,給自己的所謂偉大尊嚴定位。“人類是狂妄的,製造不出一條小蟲,卻創造出滿天神佛”。他還指出人類殘酷的一面,有時連動物也不如,一頭獅子不會為表現勇敢就去要另一頭獅子的命,人類好戰,同室操戈,斬盡殺絕,所謂與人奮鬥其樂無窮。“我怕人的天性中有非人性的本能”,為此,作者提出問號:我是誰?我們是誰?而他的拉丁和希臘的深厚文化底蘊,向他所提供的例證是:人類是愚蠢的,是可悲的動物。他以自己為例,對人這頭動物進行孜孜不倦的剖析,對它的醜惡層出不窮地揭露。他認為,人是宇宙萬物的目標和焦點是不對的。“人似乎有本事衡量任何事物,卻不懂衡量自己。”蒙田主張在正直寬容的自然世界中,將人放回到他原來的位置。
那個時代,一方面是科學進步,哥白尼的遺著《天體運行》出來了,不斷出現的發明與宗教紛爭和它引起的暴力混作一處,越發使蒙田覺得真理的蚍蜉一瞬。後浪推前浪,新物替舊物,一切都是相對的、暫時的、不肯定的。世界隨著發展和人對新事物的認識和判斷在改變,絕對的真理是沒有的。“‘我知道什麼?’我把這句話作為箴言,寫在一把天平上。”
自從拉博埃西在三十三歲年紀上頭逝世後,蒙田開始對世界感到厭倦。“自從我失去他那天,……我的生命苟延殘喘”,“我已經那么習慣隨時隨地做他的第二個自我,以致我覺得自己只是半個人。”而外邊的大世界呢?文藝復興帶來的希望和活力似乎已經消失,把邦國變成廢墟的動亂使他感到失望。面對這種局面,理性無能為力,而法律呢,又經常野蠻怪誕。他的價值觀念開始動搖,蒙田的懷疑世紀開始了。聲稱:“我們惟一知道的東西,是什麼也不知道”。他的懷疑思想在第二卷的《雷蒙·塞邦辨》(Apoiogie de Raimond de Sebonde)中有強烈的透露。1569年,蒙田在父親要求下,將雷蒙·塞邦(Raimond de Sebonde,?~1436)的《自然神學》(Théoiogienaturelle)從拉丁文翻譯成法語,那是十五世紀時西班牙的一部著作。蒙田從該書的反面角度切入,來揭發人的自負、虛弱和不幸。他引用柏拉圖的話,指出我們的感覺有限,智力不足,人生太短,我們的力量無法到達真理。我們自以為知道的東西是虛的,不知道的東西才是實的。人對自身無知的無知是可悲的。表面上蒙田是個遵守教規的天主教徒,但目睹了眼下的宗教戰爭,不得不指出:“沒有比基督徒更深懷敵意的了。”尤其,“宗教的創立,目的是消滅罪惡,但現在給它們掩飾、滋養、激發。”他對宗教和政治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從他大量的言論看來,很難教人相信蒙田是個真正基督徒。在《雷蒙·塞邦辨》這一章里,他以普通人的身份來思考人、自然和科學的價值。這一章占了第二卷三分之一篇幅,懷疑思想也覆蓋著整卷書。
他與當時政界的關係,除卻政治思想分歧,也明白自己不是一個可以在宮廷長久立足的人。他發現,由於被小人包圍,國王也難逃脫被奴役的命運。而作為一個紳士,在自己的領地里要比國王更自由。所謂宗教和政治的誠信,只忠實於自己。公元1571年,時年三十八,他決定辭去議員職務,寧可擁有個人獨立的生活和見解,將精神放到寫作、閱讀和操持古堡園務上。1572年到1574年間,他勤於閱讀,從塞涅卡、盧克萊修、普魯塔克等古羅馬哲人中吸取養分。
第三卷《試筆》,是在經過長達十七個多月的旅行之後,先後兩屆波爾多市長職務期間斷斷續續寫成的。如果說第一、二捲尺度中和得體,第三卷則秉書直言,言論的大膽,在那個時代顯然不合時宜,甚至具挑釁性。在這卷文集中,作者本人粉墨登場,談他在歐洲幾個國家的旅行,“酷熱時候則夜間上路,從日落走到日出。”他把旅行作為一種有益的鍛鍊,使自己不斷留意從未見過的新事物。但也為別的原因,“我很明白我逃避什麼,但不知道我想找些什麼。”旅行期間目睹的社會現實,戰爭造成的混亂,成為他落筆的題材。”內戰比其它戰爭造成更糟糕的局面,它把我們趕上自己家裡的哨樓,騷擾到家居安寧,令人難以忍受。”他指出到處不穩定不安全。而在一個充滿戰爭暴力、欺詐、粉飾和偽裝的世界中,尋找真理是如何可笑。你揭露虛偽,而偽君子也在揭露,比你還要起勁。蒙田的態度是保持距離,將自己的處境和見聞記錄下來。他也寫側身市政事務的感受,乾脆就是書生從政的難處:“從前我試嘗以生活信念和準則來為大眾服務”,但很快發現,“這是一種學院式且幼稚的教條,既無用,又危險。走進人群中,必須緊抱胳膊左繞右彎,或進或退,甚至偏離直路,就看遇上的情況而定”,而這種按別人意願行事的生活,是如何與本人自由閒散的個性相對立。他也談寫作,讚揚漫不經心、風雲莫測的寫作手法。“我的文風和思想都不拘一格,所謂游移不定。”
第三卷自由靈活的思考,使蒙田的思想顯得十分超前,就像生活在我們當中的人。十六世紀時候,西班牙殖民阿根廷,英國殖民者開始到印度,葡萄牙企圖占領摩洛哥。而蒙田反對以某種所謂信念,實質是為某一集團的利益而發起的戰爭。一句話,他反對殖民戰爭,指出文明對所謂野蠻的征服,是將自己的法律強加到別人頭上。他也是最早那些反對肉刑的人,殺一儆百既殘忍又愚蠢。不斷出現的殘忍,是時代墮落的原因。在愛情和婚姻方面,他指出由男性單方面炮製要女性服從的法律和社會成見,嚴重約束了女人的天性。他看到離婚制度的好處,在於使男人明白會失掉妻子。他引用柏拉圖和安蒂謝納(Antishéne)的主張,認為女性有權利參與社會一切工作。蒙田反對法律不公平的一面,“法律信用的維持,並非因為它正確,而因為它是法律。……它們經常由蠢才制訂”。他反對精神上和宗教上的教條,反對社會等級,反對文明人的野蠻。蒙田將現代人上街示威喊口號所要求的一切,四百多年前就提出來了。
其實從總體而言,十六世紀醞釀著光明新生,正從野蠻灰暗時代中破繭而出,是走向希望的新世紀。這點蒙田很明白。所以,他談失去希望的同時,也明智地在矛盾中開拓新路。他沒有將那個時代一股腦兒否定。屋樑一旦被拆,房子就會坍塌。他寧可吸取人文主義的精神,轉入個人化的內心活動,從生活經驗出發來談對知識的熱忱,對進步的深信不疑,願意返回到真正的源頭,在古代讀物中尋找文明的寶藏。他主張奮發圖強,反對苟且拖拉,相信可能性可以爭取,認為非要吃鞭子才省悟的人不是真正的智者。
如果說第一、二卷探討道德倫理學,探討如何美麗地死去,第三卷則探討如何更好地生。蒙田逐步從死的哲學走向生的哲學。最初為年輕人的狂熱和摯友拉博埃西的影響,後來是對於所謂賢明的無所謂,“我知道什麼?”成為他思想的中心。再下來,除了外界環境不安定,更因年事漸長,疾病纏身,墜馬受傷,使他變得更平衡、恬靜而安順,越發想到生活和身體的享受。在充滿戰爭和黑死病的年代,學會逃避災難,控制憂慮不安,緊抓此時此地,享受眼下生活,不讓幸福從身邊溜走,的確有其必然的道理。何況在蒙田眼裡,靈魂和肉體是不可分割的,只追求靈魂不朽而蔑視肉體,是將活生生的人割裂開。“順符自然的一切都值得尊重”,但靈肉結合必須高尚理智。既然“自然是溫和的嚮導”,本能一旦醒來就不會弄錯,享受自然的幸福,是權利也是本分。如果說第一卷是斯多葛主義,第二卷是懷疑主義,第三卷則被認為是享樂主義。他一再強調人的自然屬性,生活藝術就成為他落筆的重點。
蒙田對死亡的意識,對生活和生活藝術的追求,構成《試筆》特殊的藝術風格。生活藝術是他思考最多的亮點,先後貫穿全書。即使談死亡,也是尋找好的生活方法。他的生活藝術徘徊在一個理念上:人必須懂得什麼叫“自然”。自然既包括整體生活的法則,也包括自然的官能和樂趣,食色是一個總和諧與平衡,拒絕和排斥它都是不對的,要遵循自然狀態生活。蒙田這個十六世紀的先驅,他讚美原始的幸福,但首先必須是文明的,合乎情理的。
蒙田在書中談自己,是企圖通過描繪自己來描繪人類,使讀者推人及已。他對自己的描畫並非是簡單的、直線的,而是複雜的。他從各方面來探討自己,充滿個人的印象和經驗。他追求孤獨,也渴望友誼;他崇拜古代英雄,卻承認自己畏懼死亡和痛苦;他出身官宦世家,卻拒絕為需要服從政治;他蔑視人類的弱點,所描繪的歷史人物中,很多人靈魂卑鄙骯髒,心腸扭曲,但他還是主張從具體、平常、世俗的角度來看人,來對待人,因為完人不存在,所有人都是普通平庸的個體。我們只能接受人本身的狀況,認識自己,做你自己的人,做自然將你造就成的那種人。人是不可以改造的,只能在他本身的自然屬性內打滾。這就是蒙田的明智之處。
《試筆》學究天地古今,知識、哲理織面極為寬廣。而從整體筆墨的底部,透出兩支小曲,一支是對摯友拉博埃西的懷念;一支是對蘇格拉底的崇拜。
拉博埃西是人文主義者,像蒙田一樣,也是個大法官。他的《論自我奴役》(Discours de laservitude volontaire),是反對專制的著作。為了他與拉博埃西之間的關係,他寫了《論友誼》,蒙田自己也感覺到,“我們的靈魂這么一致地同行,……並且信賴他比信賴我自己更勝一籌”,“超過我能說出的理由,超過我所特別能加以解釋的,有一種我也不知是什麼的不可知的命定的力量做這結合的媒介。”他把友誼這種人際關係推向極致。他認為父子缺乏平等,不可能有真正的交流;“至於結婚,它不獨是一種只有入口的自由的貿易,……並且往往是一種含有別的動機的貿易”。而友誼呢,是自由意志的選擇,是精神溝通,只跟本身有關,不牽涉其它利害關係。他受他的思想影響至深,也從他的眼裡看到了自己。拉博埃西逝世後,為填補精神上的巨大空虛和證實自己,他投入寫作。評論家認為,蒙田與拉博埃西之間的關係,遠非偶然事件,若非這段友誼,就不會有蒙田和他的《試筆》。
讀者也不難發現,“蘇格拉底”這個名字在書中經常出現,有人統計過,全書總共出現過一百一十多次。他稱讚亞歷山大大帝為,“最偉大的常人”;將伊巴密農達(Epaminondas,約前418~前362)稱為,”最傑出者中的最傑出者”。而蘇格拉底呢,則是一個帶有秘密使命的人,他身上發出的神秘的光籠罩著某些章節。在蒙田眼裡,他是最完美的人,一個人類的聖人。“所有優秀品質皆十全十美的典範。”
一部包含無限思想的書,造就了一個無限的蒙田。都說《試筆》的成功是作者人格的成功,兩者是分不開的;它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古老卻永遠現代。蒙田指出荷馬詩歌的空前絕後,是最初的也是最完美的。我們是否也可以認為,像《試筆》這樣一本書,在散文世界中,可能會再出現,也可能永遠不再出現?
首先將蒙田介紹到中國的,是梁宗岱老師,Essai一般通譯“隨筆,漫筆,小品”,但宗岱老師譯為“試筆”,看來最為傳神。1933年,他寫成《蒙田四百周年生辰紀念》,連同一篇譯文,發表在《文學》雜誌創刊號上。他對蒙田推崇備至,認為這是“一種獨創的輕鬆,自然,紆迴多姿的論文。”,跟拉伯雷一樣,吸取和發揚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哲學和倫理思想。1935年鄭振鐸先生主編的《世界文庫》收入了他的二十一篇翻譯,以《蒙田散文》為總題,分放第七至第十二冊。
此後宗岱老師繼續翻譯及修改,共得二十餘萬字手稿,可惜全部毀於“文革”,只有已發表的譯文流傳下來,也就是這本集子所收的二十二篇。數量不多,卻是經過精心挑選,囊括蒙田全集第一卷的精華。譯文古雅而不拘一格,盡得蒙田之風。
我們根據法文原作為全書補充了必要的註解,訂正了前刊一些漏誤,以及統一了個別譯名。為了這本書,筆者曾專程前往法國西部波爾多地區,參觀蒙田故居,實地了解這位哲人的生活和寫作的具體環境,收集了蒙田書房屋頂樑柱上的古希臘及古羅馬格言,翻譯成中文,希望為粱宗岱老師的譯著增加一點趣味。(與參觀記《從貴族老師到大哲人》一併附在本書後面。)
作者簡介
梁宗岱,梁宗岱是我國著名的詩人、教授,創作廣及詩詞、中外文學翻譯和文藝評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留有深刻的印記。由於歷史原因,他的作品長期塵封,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開始零散重印。本系列全面匯集梁宗岱的主要作品,以滿足文學愛好者的不同需要,並為學者專家提供一個可靠的版本。
目錄
蒙田,一個文學化的哲人(盧嵐)
蒙田試筆
譯者題記一
譯者題記二
致讀者
論不同的方法可以收同樣的效果
論悲哀
論靈魂缺乏真正對象時把情感寄托在假定對象上
論閒逸
論說謊
論辯才的急慢
論預兆
論善惡之辨大抵繫於我們的意識
論恐怖
論死後才能斷定我們的幸福
論哲學即是學死
論想像的力量
我們的感情延續到死後
論憑動機裁判我們的行為
幾位欽差大臣的特性
論隱逸
論教育
論憑人們的見識來評定真假之狂妄
我們怎樣為同一事物哭笑
論友誼
論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
論懲罰怯懦
論被困守的守城將應否出來議和
論談判時之危險
論堅忍
論無理困守一個地方的人該受懲罰
此利即彼害
王者會晤的禮法
論我們應該審慎去批判神的意旨
論犧牲性命去逃避娛樂
論穿衣服的習慣
命運往往不期而和理性攜手
論習慣與改變成法之不易
論同樣的計策不同的結果
論兒童教育
蒙田書房格言
從貴族老爺到大哲人(盧嵐)
格言位置示意圖(盧嵐)
格言(中外文對照)
編者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