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蒙田是法國文藝復興之後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他的隨筆全集是十六世紀各種知識的總匯,有"生活的哲學"之稱,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關於隨筆,16世紀法國人文主義作家蒙田,在1571年開始寫作他的《隨筆集》,並出版了兩卷。從1571年起到1592年逝世長達二十年的歲月中,蒙田一直斷斷續續寫他的隨筆。《蒙田隨筆全集》是蒙田去世後由德·古內小姐集大成的。
沒有文化的經濟是沒有靈魂的經濟
——專訪前中國文化部常務副部長高占祥
華語國際通訊社記者湯偉2007年12月21日華盛頓報導
在中國,高占祥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曾經擔任過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國青聯副主席、河北省委副書記、中國文化部常務副部長、中國文聯黨組書記、中國文聯常務副主席。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主席等職。高占祥不但是一個善於從事文化、行政管理工作的領導人,更是一位興趣廣泛、多才多藝、勤奮創作、優產高產、不斷自我超越的藝術家。 他自幼酷愛文藝,九歲開始創作。數十年來,出版的著作包括詩歌、散文、雜文、書法、攝影、文藝評論等,在戲劇、曲藝、文學、倫理學、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文化管理諸方面共有七十六本、一千三百萬字之多。他的《人生寶典》、《詠荷詩五百首》、與六卷本《高占祥暢談錄》一起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詠荷詩五百首》獲《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證書。他先後舉辦了個人書法、攝影展覽20餘次,書法作品被日本、朝鮮、新加坡、美國、德國等三十餘國收藏。長詩《和平頌》搭載神舟六號遨遊太空並被第十九屆世界詩人大會評為金獎。不僅如此,他還三次成為國標舞國際大賽和國內五次大賽的領舞者,國標舞榮獲金星勳章,是英國皇家國際標準舞學院名譽會員。 因為他的文化藝術成就和社會責任感,他被稱為“中國文化界的老大”,“中國最具社會責任感的藝術家”。
高占祥首先向記者談了這次來訪的目的。他說:這次來訪,一方面是與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亞洲文化學院、國際中國文化出版社等邀請方進行交流,另一方面也利用機會、就自己當前在文化理論方面的最新觀點進行闡述,並學習借鑑美國在文化管理和有關學術方面的思想。
高占祥接著談到:最近,胡錦濤主席提出文化要大發展和大繁榮。如何發展和繁榮中國文化,這是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社會上下普遍關注的熱點。在這個背景之下,他完成了他的新作《文化力》。該書詳盡展示了作者近三十年來關於“文化之力”研究的相關成果,從文化對人類自身、社會和國家等的巨大作用出發,深入剖析了文化的巨大力量,認為“文化力是軟實力的核心”。國學大師文懷沙評價這本書是:馬克思提出生產力,高占祥搞出了個文化力,這是了不起的問題。也有專家認為:高占祥關於文化先導力的命題為中國和世界首創,是對文化理論的升華,這一命題會寫入文化發展史之中。
高占祥《文化力》一書,是以全球的視野和未來的眼光來闡述文化力問題,同時以縱向的角度來分析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先導經驗。此書涉及到九十六個國家和地區、二百六十位名人、引用了四百多個數據、引證了二百多個事例。關於文化先導力的問題,高占祥在十年以前就曾經提出過,但鑒於當時的形勢,不敢宣傳,現在被社會接受,也說明了中國社會的開放程度和進步。
高占祥說:美國和西方國家都十分重視文化先導力問題,把它列入戰略研究範圍。世界各國的發展史都證明了文化對科技、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作用。西方的文藝復興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日本的成功也是一個有力的佐證。過去中國認為:文化的發展依賴於經濟的發展,認為隨著經濟發展高潮自然會帶動文化發展高潮。這是忽視文化的先導作用, 不了解文化對經濟具有的反哺作用的說法。
高占祥對自己這部著作的評價是“具有前瞻性”。在今天國家提倡理論創新的環境下,作者要有自己的獨立見解,要“一意孤行”,獨樹一幟,不能像一隻鸚鵡那樣只能起到傳聲筒的作用,絲毫沒有自己的語言和個性。
高占祥談到他的《文化力》一書的寫作背景時說:寫作這本書主要原因是:一,針對國際上物質與精神失衡的現狀,當前物質的社會在閃爍著科技發展的光輝的同時,道德卻顯得黯淡無光。這是一個物質的巨人和精神的侏儒的時代。可惜很多人沒有清楚看到這一失衡症的存在。二,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出現經濟腿長、文化腿短的情況。此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思考與擔憂。中國這個成長中的巨人,如果一條腿長,一條短,肯定站不穩、走不快。即使跑起來,也會跌跟頭。因為“有文化窮不久,沒有文化則富不長”,這是被很多實踐證明的。三,中國社會已經出現建設小康社會發展目標與現實不適應、物質的發展與精神生活不適應、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與現在文化落後現狀不適應的情況。中國社會要有大的發展必須要靠文化力的力量。
高占祥補充道:我們在談到國力的時候,總是先提到經濟、其次是軍事、政治,很少有提到文化力的。提升文化力,同提高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同等重要。文化精神力是綜合國力中占據第一位的。一個民族的強弱,精神力量是國力之王、之冠,是第一力量。有很強的民族精神,其他方面都有希望。而沒有文化的經濟是沒有靈魂的經濟,沒有文化力支持的經濟不可能長期穩定地發展。經濟活動在物化的時候,文化的力量愈大,含金量就會愈高。經濟的背後是科技,科技的背後是人才,人才的背後則是文化(文化力)。今後世界的競爭,主要是文化的競爭。一個沒有文化力的民族,自然很難屹立於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高占祥特彆強調:沒有文化力支持的政治,就會是沒有清明的政治。這要么導致強權專制,要么懦弱無能,甚至冷漠、無情、乃至慘無人道。缺少文化陽光的政治必然是陰暗的、腐敗的。
但是,文化力的構建和發展有一個過程。正如一個信仰的建立形成有一個過程一樣。中國人從古到今,從三皇五帝到當代的領袖,信仰的人物一個個被打破。要重新建立,需要一個世紀的努力。一個有遠見的領導人,一定要意識到只有文化先導力才是維繫一個民族永恆的動力。
文化力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核心。軟實力體現在社會文化力、民眾精神力、政治導航力、外交決策力幾個方面。文化的力量是推動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進步的強大內在驅動力。現實中國社會的文化力量還不是我們所說的那樣,民間的力量還遠不能夠明顯體現。
當問到今天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真正和長遠的價值,如何建立和保護時,高占祥談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精神、“和為貴”的理念為解決中國乃至世界問題指出了一條道路。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對限制人們今天無限制發展、破壞自然、從而導致災難後果——全球變暖、動植物消亡,時時刻刻是一種警示。中國的“和為貴、天人合一”理念,對解決當代世界問題、引導人們從東方文化中尋找世界的出路,有相當的借鑑意義。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則代表了中華文化的精華。只要注入今天新的內容和基因,就會具有新的生命力——他們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的巨石,永遠不會流走。
中國具有五千年獨一無二的文明史,一直沒有出現斷層, 這是一個奇蹟。近百年來產生的不斷自我懷疑,歷史上“五四”運動、破四舊、文革、加上現階段改革大潮的衝擊,中國民族文化的根基在動搖。
近年來,為弘揚中國文化,我們試圖掀起國學熱,建孔子學院等,這都只是非根本性的舉措。國家應該有保護戰略和具體步驟。
這些戰略步驟包括:一:培養教學師資,提倡讀書。過去還提倡讀馬列著作,現在卻沒有人提倡讀《四書五經》。有些不能因為是歷史上糟粕的東西,便全部否定。當時的東西,有其歷史價值。二:要喚起中國各級領導保護弘揚中國文化的意識。對弘揚中國文化問題,現在是明白的人作不了主,能夠做主的人不明白。要真正選拔培養一批有民族文化底蘊的人領導文化事業,現實是出現很多政治領導文化的現象。三:要從教學內容上,加強古典文學的修養。現在的學生、乃至大學生,掌握的中國文化元素太少,主持人、領導人念錯字的太多。讀不了孔子、孟子,談什麼弘揚。記得小時候,家長強迫我們學習諸子百家,當時很不理解,現在卻獲益良多。要像辦黨校一樣去辦讀古書班。古書中的從政之道,現在看來都是經典理論。現在學外語的時間比學中文長,有那個必要嗎?我們不能去怪青年人,我們沒有去幫助他們閱讀,我們國家沒有人去為那些幫助青年學習的人提供條件,大家都忙著去掙錢了。
成就
蒙田此書書名有多種漢譯,除《隨筆集》外,還有譯作《試筆集》的。蒙田使用的是法語essai此詞英語中是essay源自拉丁文的essay本義就是"嘗試","試筆集"在字面上更符合本義。但是譯成"隨筆"也很好。因為蒙田的"隨筆"文體自由,確為前人所未曾嘗試過的:內容、長短都任意抒寫。他讀書後的感想、理解、評論,他到各國旅行中的見聞,他自己冥思苦索得出的人生哲理、格言警句,都寫進他的隨筆集中,內容極為廣泛,同時他文章有的很短,有的非常長。短的簡練明快,長的娓娓道來,均富有感染力。蒙田是隨筆這種文章的"老祖宗"。雖然後來的隨筆寫得都比較短,可是在蒙田那裡是不問長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