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歷史

葡萄牙歷史是一段很有影響力的歷史,對世界文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葡萄牙歷史

正文

葡萄牙共和國位於歐洲西南伊比利亞半島西部。在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地理學家把這一地區稱作盧西塔尼亞。葡萄牙西、南瀕臨大西洋,東、北與西班牙接壤。面積92072平方公里。人口1023萬(1985),99%以上為葡萄牙人,余為西班牙人。95%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首都里斯本
古代歷史 史前伊比利亞半島居住著伊比利亞人和克爾特人,稱克爾特伊比利亞人。後來腓尼基人進入半島,公元前3世紀迦太基人統治了盧西塔尼亞的南部。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占領葡萄牙中部,統治了半島。5世紀西羅馬帝國日益衰落,西哥特人占領了半島, 8世紀阿拉伯穆斯林侵占這一地區,逃亡的西哥特人佩拉吉奧在阿斯圖里亞斯山集結抵抗力量並建立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經過幾個世紀的努力,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了半島,建立了萊昂王國與加利西亞和卡斯特拉兩個小國。
王國的建立與海外擴張 11世紀,萊昂王國和卡斯特拉王國的阿方索六世(1072~1109在位)成為半島的統治者,他封勃艮第的恩里克為葡萄牙的伯爵。恩里克之子阿豐索一世在1143年建立了獨立的葡萄牙王國。1385年與英國結盟。15~16世紀進行海外擴張。
葡萄牙的崛起是從中世紀後期開始的。1481年若昂二世(1481~1495在位)即位,當時葡萄牙面臨著王權與貴族特權的矛盾。若昂二世以謀反的罪名逮捕並處死了葡最大的貴族布拉乾薩公爵弗蘭特,接著又粉碎了幾起暗殺陰謀,懾服了貴族,改變了國內封建割據的局面。1495年曼努埃爾一世(1495~1521在位)即位後,葡萄牙的海外擴張達到了鼎盛時期。葡萄牙的海外擴張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初的迪尼斯國王(1279~1325在位)時期,當時他鼓勵發展農業,使葡萄牙的糧食有剩餘供出口,國王還鼓勵工業特別是優質亞麻布的生產,國內市場活躍,並組織商船隊到歐洲其他地區進行貿易。他招雇能幹的海員,使本國人民學到了最新的航海技術。到15世紀中葉,被稱作“航海家”的亨利(航海家)為後來的海外探險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1481年若昂二世即位後很快就派船遠征,於第 2年到達非洲的黃金海岸(今加納)並建立了要塞,葡萄牙人稱它為聖若澤達米納。1485年 D.康的船隊抵達薩伊(剛果)和安哥拉海岸。1487年由B.迪亞士率領的探險隊沿非洲西海岸南下,1488年發現了好望角。1497年7月,達·伽馬指揮4隻船,約 170人從里斯本出發,11月22日繞過好望角,到達非洲東海岸的莫三比克等一些地區,後於1498年 5月20日抵達印度西海岸,開闢了歐洲至亞洲的航線,促進了歐亞商業關係的發展。1500年4月22日,P.┭.卡布拉爾的船隊到了巴西,宣布巴西歸屬葡萄牙。後又繞過好望角,經馬達加斯加,到達印度南部沿海的卡利庫特。葡萄牙人費爾瑙·德·安德拉德曾到過中國廣州。1542年,葡萄牙商人獲準在中國寧波定居。1557年葡萄牙建立澳門殖民地。葡萄牙人占領了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大片土地,使當地的財富大量流入葡萄牙,葡萄牙帝國達到全盛時代。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也有很大發展,特別是民族詩人L.V.de卡蒙斯(1524~1580)成為迄今為止葡萄牙最負盛名的文學家。
1580~164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淪為西班牙的藩屬。1581年,葡萄牙議會同意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兼葡萄牙國王,稱費利佩一世。西班牙人的橫徵暴斂,使葡萄牙人民陷入極度貧困的境地,葡萄牙的艦隊、海防遭到嚴重破壞,它在東方的一些主要殖民地也漸漸落入英國、荷蘭人手中,從此葡萄牙迅速衰落。
布拉乾薩王朝時期 1640年12月1日,布拉乾薩公爵若昂在一些貴族的支持下,利用西班牙國內外不安定的局勢,領導起義,趕走了西班牙總督,建立了布拉乾薩王朝。布拉乾薩公爵為國王,稱若昂四世(1640~1656在位)、1703年新王朝通過與英國簽定的梅休因條約,再一次加強英葡間的同盟關係。18世紀初,由於巴西殖民地的迅速發展,巴西金礦和金剛石礦的發現,再度使葡萄牙變得富有,王室並未致力於發展工業、農業和其他經濟,卻大肆揮霍這一巨大財富。1750年若昂五世當政時(1706~1750),人民和國家都背負了沉重的債務。蓬巴爾侯爵S.J.de卡瓦洛·埃·梅洛首相的改革曾使葡萄牙經濟有所好轉。1807年法國入侵葡萄牙,王室逃亡巴西。葡萄牙人民的反侵略鬥爭持續了 7年,後法軍因受英國打擊,於1811年撤離葡萄牙。1820年 8月24日,葡萄牙立憲主義者發動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10月4日在里斯本組成政務會,驅逐英國軍官。1821年若昂六世(1816~1826在位)回到里斯本,1822年召集立憲會議制定一部自由憲法。不久,若昂六世的兒子佩德羅一世也在巴西宣布獨立,並頒布憲章。在布拉乾薩王朝統治的後期,葡國內建立了主要鐵路網,同西班牙以及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相連線,對外貿易逐漸增加,並擴大了它在非洲的殖民地。葡萄牙提出一個以“玫瑰色地圖”著稱的擴張計畫,企圖從安哥拉橫越非洲到莫三比克,進行殖民擴張,因而觸犯了英國的利益。英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葡萄牙人撤出希雷河流域,葡萄牙政府屈服,引起國內不滿,共和主義運動不斷高漲,1891年爆發波爾圖起義。
共和國時期 1910年10月4日葡萄牙資產階級革命成功,建立了共和國。1911年召開立憲會議,通過憲法, M.J.de阿里亞加就任總統。新政府宣布廢除君主制,政教分離。1926年 5月A.圝.de F.卡爾莫納將軍發動軍事政變,成立新政府,自任總統(1928~1951)。1932年A.de O.薩拉查任總理,1933年頒布新憲法。他所領導的“國民同盟”成為唯一的合法政黨,建立了獨裁統治。在薩拉查統治時期,發展工業、電力,使葡萄牙渡過了經濟困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名義上保持中立,但為交戰雙方都提供戰略物資。1943年後又先後向英國、美國提供亞速爾群島海空基地。戰後經濟主要依靠美國。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5年加入聯合國
薩拉查在葡萄牙統治長達37年,對內實行專制獨裁,對外鎮壓葡屬非洲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60年代後,葡屬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的武裝鬥爭日益激烈,葡萄牙國內人民也奮起反對獨裁統治和殖民主義戰爭。1961年12月19日,印度接管了葡在印的領地果阿、第烏、達曼。1973年9月24日幾內亞比索獨立1975年6月25日,莫三比克獨立。同年 7月5日維德角、7月12日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先後獨立。11月11日安哥拉宣布獨立。1970年薩拉查病逝,M.J.das N.卡埃塔諾繼任總理,繼續執行薩拉查的政策。1974年 4月25日,一些中下級軍官組成的“武裝部隊運動”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法西斯政權。政變後成立過6屆臨時政府。1975年3月,成立由軍人組成的軍事委員會,作為國家的權力機構之一。之後,實行了廣泛的國有化,將銀行、保險公司以及運輸、通信、能源等部門劃歸國有。1975年4月,進行立憲議會選舉。1976年4月頒布憲法並進行議會選舉,同年6月選舉總統,A.dos S.R.埃亞內斯當選總統。第一屆憲法政府由社會黨單獨組閣。
1979年2月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1980年初,社會民主黨、社會民主中心黨和人民君主黨聯合執政。1982年修改憲法,取消原由軍人組成的革命委員會,成立國務委員會和憲法法庭。1983年 6月,社會黨和社會民主黨聯合執政,成立第 9屆憲法政府。因聯合執政後在經濟、社會政策和總統選舉問題上的分歧,導致社會民主黨於1985年 6月退出政府,至此政府解體。同年10月舉行大選,社會民主黨單獨執政,為第10屆憲法政府。1986年1~2月舉行總統選舉,社會黨總書記M.A.N.L.蘇亞雷斯當選總統。成為葡萄牙近60年來的第一位文人總統。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