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萊菔葉出自《唐本草》。
萊菔,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cm。直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綠色、白色或紅色。莖分枝,無毛,稍具粉霜。基生葉和下部莖生葉大頭羽狀半裂,長8-30cm,寬3-5cm,頂裂片卵形,側裂片4-6對,長圓形,有鈍齒,疏生粗毛;上部葉長圓形,有鋸齒或近全緣。總狀花騙子頂生或腋生;萼片長圓形;花瓣4,白色、紫色或粉紅色,直徑1.5-2cm,倒卵形,長1-1.5mm,具紫紋,下部有長5mm的爪;雄蕊6,4長2短;雌蕊1,子房鑽狀,柱頭柱狀。長角果圓柱形,長3-6cm,在種子間處縊縮,形成海綿質橫膈,先端有喙長1-1.5mm;種子1-6顆,卵形,微扁,長約3mm,紅棕色,並有細網紋。花期4-5月,果期5-6月。
藥品簡述
藥名:萊菔葉。
漢語拼音:laifuye。
英文名:Radishleaf。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aphanussativusL.
拉丁文名:FoliumRaphani。
功效分類:消食藥。
科屬分類:十字花科。
別名:蘿蔔葉、蘿蔔桿葉、萊菔菜、蘿蔔纓、萊菔甲、萊菔英、蘿蔔英。
性味:味辛;苦;性平。
歸經:脾;胃;肺經。
功能:消食理氣;清肺利咽;散瘀消腫。
主治:食積氣滯;脘腹痞滿;呃逆;吐酸;泄瀉;痢疾;咳談;音啞;咽喉腫痛;婦女乳房腫痛;乳汁不通;外治損傷瘀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研末或鮮葉搗汁。外用:適量,鮮葉搗敷;或乾葉研末調敷。
生態環境: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且有大量的栽培品種。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基生葉。
採收儲藏:冬季或早春採收,洗淨,風乾或曬乾。
炮製方法:
用藥禁忌
中藥化學成分
葉含葉黃素(phytoxanthin),揮髮油,油中含α、β-已烯醛(α、β-hexenal)及β、γ-已烯醇(β、γ-hexenol)。
常用選方
1、治初痢:萊菔苗葉陰乾,隨色之紅白用。赤者砂糖調服,白者糖霜調服。(《本經逢原》)
治2、膈打呃:白蘿蔔桿五錢(微炒),神曲三錢,白蔻仁三錢。共為細末。每服三錢,淡薑湯下。並治紅白痢疾,加枳殼、山楂各等分,煎服。(《滇南本草》)
3、治小便出血:鮮萊菔葉搗汁,加好陳墨少許,飲之。〔《醫界春秋》(l):93,1936〕
4、治婦人奶結紅腫疼痛,乳汁不通,或被壓著,或小兒吹著:紅蘿蔔桿葉不拘多少,搗汁一杯,新鮮更好,煨熱,點水酒或燒酒服亦可。(《滇南本草》)
文獻論述
1、崔禹錫《食經》:消食和中。
2、《本草再新》:化痰止咳,消食理氣。
3、《飲片新參》:生津利氣,化濕,和腸腑,治瀉利,開胃。
4、《滇南本草》:白蘿蔔桿葉,治脾胃不和,宿食不消,胸膈膨脹,噎膈,打呃,嘔吐酸水,赤白痢疾,婦人乳結、乳腫,經閉。
5、《隨息居飲食譜》:凡一切喉症,時行瘟疫,斑疹瘧痢,水土不服,飲食停滯,痞滿疳疸,脹瀉,腳氣,痧毒諸病,洗盡濃煎服之。
6、《本草綱目》:萊菔,根、葉同功,生食升氣,熟食降氣。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葉通常皺縮捲曲成團,展平後葉片琴形羽狀分裂,長可達40cm,表面不平滑,黃綠色。質乾脆,易破碎。有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