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菲華商聯總會創建於1954年,是菲華人華僑工商界規模最大的機構。該機構代表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菲律賓總統每次都應邀作為主講人出席。為表彰菲華商聯總會數十年的貢獻,菲律賓政府曾在商總慶祝成立25周年銀禧紀念時,頒予總統“金心獎”一座;菲政府還特訂每年3月23-29日為“商總周”,舉行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擴大商總影響。 商總成立四十多年來,既照顧菲律賓福利,也維護了華僑社團權益。全力支持菲政府推行捐建農村校舍、普及農村教育的政策,截至2011年,已在全菲各地捐建校舍3000餘座,還支持一些學校的常年經費。
歷史背景
1952年12月27日,菲律賓發生了在一日之間拘捕華僑三百多人的“禁僑案”,菲華社會頓時陷入一派恐怖之中。獨立後的菲國,民族意識日益高漲,國會中菲化提案層出不窮,首當其衝的華僑都有大禍臨頭之感。一些具有遠見的人,認為菲華社會必須建立一個全僑性領導中心,以應付客觀環境中所面臨的困難,共謀全僑福祉。
1953年9月16日,馬尼拉市16個商業團體的理事長在加洛乾金龍酒家樓上聚會,一致認為“在當前面對的環境下,集中力量組織一個旨在照顧彼此共同利益和解決共同難題的領導中心機構,確有實際上的需要”。於是,決定先組織一個“馬尼拉各途商會理事長聯誼會”(簡稱“商聯”),作為籌備組織的核心。之後,經過幾次的會商,“商聯”決定邀請當時“中華民國”駐菲的“大使館”顧問、在僑界中德高望重的楊啟泰、姚迺崑、林為白參加這個組織。
1954年1月15日,共有23個商業團體的負責人假馬尼拉中央酒家,舉行了“商聯”成立典禮,宣告“菲律賓各商業團體聯誼會”成立。與會者共同推舉菲華糖商會和米商會理事長蔡文華為主任,布業商會理事長鄭鴻善為副主任,主持會務。
“商聯”成立後,為集中僑社的意志與力量,乃與由施性水擔任理事長的原來在菲律賓華僑社團中享有領導機構地位的馬尼拉中華商會達成協定,於是年3月26日假馬尼拉皇后戲院召開“第一次全菲中華商會暨各途商會理事長大會”(簡稱“商大”),出席商業團體達到216個。菲律賓麥獅獅總統也出席大會,並發表了講話。大會一致通過組織“菲律賓華商聯合總會”(簡稱“商總”),並選舉楊啟泰為理事長,姚迺崑、林為白為副理事長。出席大會的代表當場捐獻“麥獅獅總統和平基金”菲幣二十一萬多元。同時,捐助無辜被拘禁華僑的眷屬救濟金四萬多元。
“商總”成立後僅一個多月,菲國會又出台了《零售商菲化案》;一年以後,再通過了《米黍業菲化案》。“商總”雖受到猛烈的衝擊,但領導者憑藉台灣國民黨政府的支持,領導華僑社團極力抗爭,雖然最終未能撤銷這兩個排華法案,但也把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1956年,菲國會又決定調查“入籍華僑參加外僑商團活動”,揚言“入籍華僑”如參加“外僑商團”活動,將“吊銷外匯配額”。商總一面積極向國會進行解釋,一面召開緊急會議,為適應形勢,決定將“菲律賓華商聯合總會”的名稱,更改為“菲華商聯總會”。經過一番努力,終於使菲國會停止調查,避免一場災難。
宗旨
其章程幾經修改,後來規定宗旨為:
(1)協調全菲所有菲華工商團體的活動;維持彼此間的和諧關係;仲裁與解決其糾紛或歧見;促進彼此間的合作。
(2)衷誠與菲律賓政府合作,支持政府的經濟發展及其他種種方案。
(3)致力促進菲華青年參與菲律賓大社會的活動,加速融合本地華人社會於菲律賓國家政治主體。
(4)協助促進菲律賓工商業的發展與成長,鼓勵對農業的投資以加速農村的發展。
(5)協助、維護及增進其所有會員之福利,為其會員之繁榮與利益而努力。
(6)蒐集、翻譯與研究影響其會員的法規,並引導其遵守此等法規,及鼓勵納稅。
(7)培養與鞏固菲人與華人之間的和洽關係。
(8)推進與維持教育、文化、體育、慈善與社會福利方案。
組織機構
商總理事會下設文書、審核委員會。理事會下設外交、工商、財務、經濟、組織、聯絡、福利、調解、青年、大廈管理、農資、新聞等委員會及秘書處。會員會為團體會員與非團體會員兩種。團體會員由菲律賓各地的華人商會、同業公會及其他商業團體組成。最初團體會員計216個,後因部分團體停頓或合併,至70年代末減至152個。其中大馬尼拉區59個,外省區93個。至80年代中期,剩140個,其中大馬尼拉區55個,外省區85個。90年代初,仍為140個,其中大馬尼拉區56個,外省區84個。非團體會員指無同業公會組織之企業、公司、金融機構。70年代商總擁有24個非團體會員,至90年代只剩11個。1968年5月30日,菲律賓岷里拉中華商會加入商總為會員團體,但到1991年3月又定時布退出,致使商總的力量受到嚴重削弱。
作用
(1)成立初期,盡力團結各華僑團,保護華僑的合法權利,與菲律賓政府交涉談判涉及華僑利益的各種菲化方案。
(2)調解菲華社會的各種商業(產權、契約等)糾紛。
(3)全力支持菲律賓政府的多種經濟與社會發展方案。
(4)從事多種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如大力推行捐建農村校舍方案(迄今已捐建1200多座校舍於全菲各地),為貧民義診贈藥,每逢天災(風災、地震、水災、火災)時施賑救濟,設立防火會與消防隊等。
(5)經常舉辦講習會,邀請有關官員向華商講解有關法令、規例,諸如最新的法律、條例,或工商業、勞工、稅務法則等,以利一般華商知所遵循。
(6)近年鼓勵華文教育,每年舉辦暑期華文教育師資講習會,協助促進華文教育師資水平的提高。 1975年中菲建交後,商總未能順應政治潮流的變化。 1994年3月組團首次訪問中國大陸(名義上訪問東北亞,包括訪問日本、韓國、台灣地區)。1996年6月組團出席台灣李登輝的就職典禮。1997年1月,應中國政協之邀,再次組團訪問中國大陸。
歷任理事長
楊啟泰(1954-1962),蔡考固(1962-1966),高祖儒(1996-1970、1981-1985),蔡文華(1970-1974),姚迺崑(1974-1976),鄭龍溪(1976-1981),莊清泉(1985-1987),李永年(1987-1991),姚榮輝(1991-1993),董尚真(1993-1997),楊海章(1997-1999),陳永栽(1999-2001)。
首屆理事長楊啟泰祖籍福建漳州、第十二屆理事長鄭龍溪祖籍福建漳州、第二十二屆理事長楊海章祖籍福建惠安。 其餘9位理事長都是晉江人。
蔡孝固——1962-1966年第五、六屆商總理事長。祖籍福建省晉江縣塘邊鄉。孝固為人敦厚謙讓,沉默寡言,忍耐力高人一等,而又急公好義。在他任內,為華社排難解紛,做和事佬,不但出力,而且貼錢,把華社許多紛爭化解於無形之中,為後來華社的調解工作立下了一個好榜樣。當時華社曾有一句流傳頗廣的話:“無法度,找孝固。”這充分說明孝固在僑胞心目中的分量。
高祖儒——1966-1970年第七、八屆,1981~1985年第十四、十五屆理事長。祖籍福建省晉江縣龍穴鄉。高祖儒是菲律賓交通銀行董事長,另有一家證券公司;並任台北市世華銀行常務董事。由於他與菲總統馬科斯有深厚的交情,馬科斯實行軍事管制後,華社受到的衝擊最低。當時,凡是碰到牽涉華社事務的時候,他就成了華社與總統府溝通的橋樑,對商總及華社的影響既深且長,其任期是改變商總在社會上地位的一個關鍵。祖儒先後榮獲台灣當局頒發的景星勳章和羅馬教廷授予的榮譽爵士銜以及最高勳章。由於對商總及華社貢獻甚大,1993年被商總推選為永遠名譽理事長。
蔡文華——1970-1974年商總第九、十屆理事長。祖籍福建省晉江縣塘東鄉。文華不僅被譽為菲律賓“糖王”,還擁有菲太平洋銀行、麵粉廠以及台灣商業銀行等11家企業。文華極力主張華僑與菲社會融合,任內,幾經奔走,促使馬科斯總統頒布法令放寬歸化及簡化華僑加入菲籍手續。他還與高祖儒共同努力,使困擾華社20年的“遊客案”獲得解決。在他任內,又先後創設了“青年合作委員會”,以培育華社新一代的領袖人才;創辦了“雙月餐會”,邀請政界要人及民間領袖講演,對於促進中菲友誼助益至大。蔡文華為人慷慨,天性豪爽,有孟嘗君氣度,對慈善事業、福利事業,有求必應。
姚迺崑——1974-1976年商總第十屆理事長。祖 籍晉江縣下伍堡村。迺崑在菲律賓創辦了嘉泰公司,又是中國國民黨在菲的黨國元老。他在商總先後任過6屆副事事長。上世紀70年代,菲律賓對外政策逐步轉移,與社會主義國家建立邦交。197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菲恢復外交關係,由台灣支持創立的商總受到了重大衝擊。在那混亂的局面中,迺崑能沉著應付,處理得法,使商總得以在急流中穩定下來。
莊清泉——1985-1987年商總第十六屆理事長。祖籍福建晉江青陽。清泉是東南亞風雲人物。1945年與其父莊材潤創辦最先進的捲菸廠,後又創辦中央鋼鐵廠、福澤板木製造公司、中美菲菸草熏蒸公司、信孚保險公司、南華煙廠等企業,37歲時即出任菲煙廠聯合會理事長。上世紀60年代,在香港購買了恒隆銀行,在台北創立華僑信託投資公司,興建了統一大飯店。莊清泉在商總2年任期中,人和事通,對促進菲律賓對外貿易、吸引投資、鼓勵華人從事農業經營和引進先進技術,兼及提高華人學校的師資素質等方面都有實效。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在商總設立教育專案小組,開辦暑期菲華師資講習班,聘請華人教授到菲講學,先後培訓師資8屆、兩千多人,為提高僑生中文程度而盡了最大力量。
李永年——1987年-1991年商總第十七、十八屆理事長。祖籍福建晉江石圳村。李永年與菲律賓政壇風雲人物尼蕊·亞謹諾參議員有通家之誼,也是同窗摯友。尼蕊遇刺身亡後,永年不畏權勢和惡劣環境,仍然充滿道德勇氣,全力贊助阿基諾夫人競選總統。阿基諾夫人就任總統後,因器重李之為人,委他為總統特別顧問兼無任所大使,協助總統促進菲律賓與各國的友好和貿易關係。後又支持他出任商總理事長。在任期間,曾代政府興建200座農村國小校舍。由於永年與執政當局的深厚淵源,在他任期內,華社過著一段還算平安的日子。
姚榮輝——1991-1993年商總第十九屆理事長。祖籍福建晉江內坑,榮輝主要從事汽車輪胎生產,並經營鞋批發業和地產業。自以鞋商會代表身份出席商總代表大會後,服務商總二十多年,建樹良多,曾受到商總表彰。他在任期內竭智盡職,尤以綁架罪案發生、治安惡化之際,他指揮若定,發揮高度應急才華,配合當局,撲滅罪惡綁架集團,帶領華社安度難關,普遍獲得各界讚揚。榮輝為人誠懇豪邁,極具親和力,一般人都樂與為伍。
董尚真——1993-1999年商總第二十、廿一屆理事長。祖籍福建晉江永寧沙堤村(據《菲華商聯總會紅寶石禧紀念特刊》記載)。尚真經營亞美士戈集團有限公司,上世紀70年代即已拓展成為大型跨國公司。1976年,尚真被選為商總第十二屆副理事長。由於商總在中菲建交後仍然堅持台灣路線,商總在菲華社會中的聲望逐步下降。就在這時,董尚真接過這一重擔,並決心帶領商總走出困境。1993年,喬石委員長訪菲,尚真出任“菲華各界歡迎中國人大委員長喬石”委員會主席,開始了商總與大陸關係的轉變。1994年3月,董尚真帶領商總“東北亞考察團”訪問北京。這是商總成立40年來的第一次訪問祖國,影響深遠。在他任內,他十分關心建立中菲友誼。他認為:“由於中國與菲律賓有邦交,故商總遵循菲國‘一個中國’的政策。”
陳永栽——1999-2001年商總第廿三屆理事長。祖籍福建晉江青陽。上世紀70年代,永栽創立了福川煙廠,經二十多年經營,成為占有全菲菸草市場近七成的大企業;他還創辦亞洲釀酒廠,也占有全菲市場二成,因而成為聞名的菲律賓“菸酒大王”。此外,他還經營印刷廠、銀行、酒店、農場等,1995年又買下了“菲律賓航空公司”。1981年,永栽被選為商總第十四屆副理事長。此後的商總8屆理事會,他都只被選為副職,直至19年後的1999年3月的選舉中,才順利地當選為理事長。1996年11月,江澤民主席訪菲,陳永栽以菲華各界聯合會名譽理事長身份,主持歡迎江主席大會。1997年,他和母親蔡瓊霞應邀出席香港回歸交接儀式。陳永栽認為,綿延五千多年的中國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的認同意識和統一觀念,至今,它仍是維繫中國各民族團結統一和海外華人的精神紐帶。因而,華人要了解自己的根、自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