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服文化創意產業

華服,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在沉寂了幾百年歷史之後,在這個風起浪涌的國際文化競爭中,又將以怎樣的身姿站在國人面前,走向世界?我們拭目以待。

定義

(一)華服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

所謂“華服文化創意產業”,是由“華服”和“文化創意產業”兩個詞組合而成的新詞。具體是指以華服(主要為漢服)這一傳統文化因素為主體,依靠個人(團隊)經過創意、技術和產業化的方式開發、行銷智慧財產權的行業。

(二)華服與漢服的概念

華服的概念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存在很多的爭議。一些人認為,華服是指整箇中華民族的服裝,代表中國56個民族的傳統服飾;另一些人表示華服,即為漢服。人們稱之為華夏民族(並非中華民族)的服裝,因為華夏民族是漢族的前身,故將漢服稱為華服 。華服,本意是指華美的服裝,在這裡特指中華56個民族不同服飾的總稱。漢服,指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一般而言,漢服從屬於華服系統,由於漢文化在整箇中華文化中的地位,漢服是華服系統的核心、主流和代表

理清幾個關係問題

(一)理清漢服與華服之間的關係

所謂華服,是指中華56個民族不同服飾的總稱。漢服,即指漢族人的民族服飾。具體指的是從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開始,一直到清以前的漢民族服裝。

一般而言,漢服從屬於華服系統,由於漢文化在整箇中華文化中的地位,漢服是華服系統的核心、主流和代表。傳統漢服在保持自己獨特文化的同時,又在不同歷史時期受不同外來文化的影響,融入了各種元素,因此漢服的歷史悠久,承載的文化底蘊十分深厚。而華服是包括了漢服和其他55個少數民族傳統服飾以及改良後的中山裝、旗袍和唐裝在內的中華服飾的總和。漢服與中山裝、旗袍、唐裝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於華服系統,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不能割裂開來孤立地看待。

因此,要探索華服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化發展道路,必須理清漢服與華服之間的關係,以漢服為主體,旗袍、中山裝和唐裝等共同發展。

(二)理清旗袍、中山裝、唐裝和漢服之間的關係。

漢服歷史發展悠久,是世界少有的傳承時間最長的民族服飾。同時,對世界服飾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民族服飾。日本的和服、韓國的漢服以及越南等國家的傳統服飾都是在中國古代漢服基礎上改良發展而成的民族服飾。

中國漢服雖歷經歷朝不斷發展,然其基本特徵一直保持不變,是最具代表性的中華傳統服飾。其基本特徵是交領右衽(兼有盤領,直領),褒衣大袖(亦有窄衣小袖),結纓無扣,上衣下裳或上下連裳,線條流暢,飄逸瀟灑。

與之相比,滿服的特色是立領歪(對)襟,小袖盤扣,滾邊無腰,上袍下褲。民國時期盛行以致在這之後100多年裡被認為是中國服飾的代表。旗袍是在滿族旗裝的基礎上,採用西方裁剪方式,良好地體現東方女性曲線美的改良服飾。

旗袍、中山裝、唐裝與漢服都是華服的重要組成部分,都為中華傳統服飾的燦爛做出過貢獻。因此,要探索華服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化發展道路,必須處理好旗袍、中山裝、唐裝和漢服之間的關係,做到共同發展,雙贏共贏。

(三)理清華服形制款式與文化元素之間的關係

要理清華服形制款式與文化元素之間的關係,也就是理清中式款制中國元素、中式款制現代元素、現代款制中國元素之間形式與內容的關係。

華服歷史悠久,款式多樣,內涵豐富,華服文化創意產業要走向世界,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合理分類。分門別類,按款式形制與文化元素分,主要分為華服中式款制中國元素,中式款制現代元素和現代款制中國元素三種。

所謂中式款制中國元素的華服就是指傳統的華服,保持華服形制與文化元素的原汁原味;中式款制現代元素指保持中式款式形制基礎上融合現代文化元素的華服;現代款制中國元素就是將現代服裝加上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而形成的中國風服飾,例如唐裝。以漢服傳統服裝為例,在樣式上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上下相連的服裝代表是出現在春秋戰國之交的“深衣”。上衣下裳制的代表是明朝的襖裙。因此,要探索華服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化發展道路,必須要把款式豐富多樣的華服進行合理分類,避免被世界人民將其與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相混淆。

產業思維創新

華服文化創意產業,它不是一項純粹的文化創意產業,也不是一項單純的服裝行業,而是一種基於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之上以華服作為民族服飾進行文化再創意的綜合產業。簡單的說,華服文化創意產業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內容,服裝為載體的新型交叉產業。它的國際化發展,可以帶動諸如飲食、飾品、化妝、手工製作等相關產業的出口。

國際化發展條件分析

(一)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1)文化開放要求華服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

(2)跨國企業要求華服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

(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迅速發展,基本實現總體小康,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由於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對精神文化消費的需求正在不斷擴大。

從國外經濟發展經驗來看一張有關人均GDP對拉動城市經濟成長的影響表

社會經濟發展階段
人均GDP(美元)
社會消費結構類型
對拉動城市經濟成長的主要產業
第一階段
1000—3000
基本生活型
製造、加工和傳統服服業
第二階段
3000—5000
發展型
不同層次行業並存
第三階段
5000—10000
享受型
科技創新、創意產業、高科技產業和服務 產業

(註:數據資料來源於馮梅.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問題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三)復興中華文明的內在要求

中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豐厚的文化資源。華服,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承載了一個文明古國的服飾文化與禮儀風範。中華民族,曾經在歷史上有過輝煌燦爛的文化,漢唐盛世對周邊國家形成了一種自發的向心力。對日本、韓國等國的深遠影響一直延伸到現代。發展華服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化,是復興中華文明的內在要求。
從內因來看,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又伴有市場經濟下道德品質的顛覆,人們渴望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願望愈來愈強烈;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增長,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們強烈渴望提高中華民族文化在世界中的地位;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頻繁貿易與交往,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出國留學甚至在海外發展,他們希望能夠弘揚民族文化,復興中華文明。
從外因來看,在全球化的趨勢下歐美日韓文化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衝擊十分巨大。例如由美國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取材自中國古代“木蘭從軍”故事的動畫大片《花木蘭》在票房上大獲成功,相比之下,中國國內的《寶蓮燈》收效並不如人意。日本動漫在中國年輕一代的受歡迎程度令當前國內動漫行業黯然失色。“韓劇”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橫掃中國電視劇市場,從而使韓服成為一度流行的服飾,以至於很多國人將“韓服之母”的漢服誤認為了韓服。

(四)我國文化貿易發展的必然需求

發展華服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化有利於發展我國的文化貿易。一方面,華服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充分利用中國傳統文化,以服裝為載體的交叉型文化產業,具有高附加值,能夠促進文化創意產品的出口,從而給我國文化貿易帶來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華服文化創意產業以華服文化為主題,經過創意、技術和產業化的方式開發、行銷的行業,具有強輻射性,能夠催生化妝、飾品、手工藝品等附加產品,為我國傳統製造業的產品注入文化價值,有利於調整我國貿易結構。

(五)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形式

發展華服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化,是經濟與貿易發展方式由傳統的粗放型向集約型轉換升級的體現。華服文化創意產業是低耗能低污染的創意產業,發展它的國際化,有利於產業的轉型,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基本策略

華服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發展的戰略問題,總的來說,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立足國內,走向世界”。作為新興領域的文化創意產業,應該必須擁有國內外兩個市場,這兩個市場又應該以國內市場為根基。

1、制定華服文化創意產業“立足國內,走向世界”的國際化發展戰略

2、注重發揮華服文化創意產業的“整體效應”和“輻射效應”

3、積極培育華服創意社群和大型華服創意跨國文化公司

4、加大保護華服文化創意產業智慧財產權力度

5、借上海世博經濟發展華服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