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簡介
莊邊山遺址位於閩侯縣竹岐鄉春風村西南莊邊山。遺址東西長約190米,南北寬約100米,總面積近2萬平方米。1956年發現,1960年試掘,開探溝3條,發掘面積78平方米;1982~1983年進行大面積發掘,開探方114個,揭露面積近3000平方米,出土一批石、貝、陶質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文化堆積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文物石器以石錛為主,少量為鑿、斧、鏃等,貝器有耜和刀兩類;陶工具為陶拍、紡輪及小網墜,陶製器具有釜、罐、壺、豆、簋、碗、杯等,陶質主要為灰、黃砂陶和黑、灰泥陶;屬新石器時代。文化內涵
莊邊山遺址如同曇石山遺址一樣,文化層中包含大量蛤蜊殼,文化內涵與曇石山遺址類似。莊邊山遺址文化堆積劃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出土的生產工具以小型石錛為主,陶器以泥質灰黑陶和夾砂陶為主,有釜、罐、壺、豆、碗、杯等,與曇石山遺址的中層下層相一致,同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曇石山文化;上層出土的陶器以赭色陶衣的橙黃陶和灰色硬質陶為主,還有一定數量彩陶,文化面貌與福清東張遺址中層相近。上層出土的生產工具與下層基本相類,陶器卻有明顯特點,主要為橙黃陶和灰硬陶,器物種類以及紋飾也不盡相同,屬青銅時代。1961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