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山木

莊子·山木

莊子·山木由各自獨立的九則寓言故事組成,每則寓言故事的主旨不盡相同,但大體上反映了社會生活中的種種體驗和感悟,不乏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對社會問題的深刻認識。

莊子

莊子莊子

莊子(前369-前286),漢族,姓莊名周,字子休,享年84歲。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中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辯論家。祖上系出楚國公族,後因吳起變法楚國發生內亂,先人避夷宗之罪遷至宋國蒙地。莊子生平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莊子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代表作品為《莊子》,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代表作《莊子》並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樣版,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

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還是皈依於老子的哲學。莊子曾做過漆園吏,生活貧窮困頓,卻鄙棄榮華富貴、權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恃的精神自由。對於莊子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在唐開元二十五年莊子被詔號為“南華真人”,後人即稱之為“南華真人”,被道教隱宗妙真道奉為開宗祖師,視其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莊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其文章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深遠影響。

簡介

莊子外篇二十 山木 譯文

作者:莊子

山 木

題解

本篇仍主要是討論處世之道。篇內寫了許多處世不易和世事多患的故事,希望找到一條

最佳途徑,而其主要精神仍是虛己、無為。

全文分為九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其為道德之鄉乎”,寫山木無用卻能保全和雁不能鳴

因而被殺,說明很難找到一條萬全的路,最好的辦法也只能是役使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

浮游於“萬物之祖”和“道德之鄉”。這一部分對於揭示篇文題旨最為重要。第二部分至

“其孰能害之”,指出貪圖權位必然引起爭端,必然帶來禍患,唯有“虛己”才能除患避

禍。第三部分至“而況有大塗者乎”,通過賦斂以造鐘的故事諷喻不應拘滯於物,真正需要

的是順任自然。第四部分至“而況人乎”,寫孔子在陳、蔡之間被圍,說明世途多艱,“削

跡捐勢”、“不為功名”才是處世之道。第五部分至“固不待物”,通過孔子和桑雽的對

話,進一步提出緣形、率情的主張,即順應自然去行動,遵從本性去縱情。第六部分至“此

比干之見剖心征也夫”,寫莊子的貧困,原因卻在於“今處昏上亂相之間”。第七部分至

“聖人晏然體逝而終矣,”通過孔子被圍時的態度,說明聖人身處逆境也能安然順應。第八

部分至“吾所以不庭也”,借莊子一系列所見喻指人世間總是在不停地爭鬥中。餘下為第九

部分,通過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說明忘形的重要。

原文

市南宜僚見魯侯(1),魯侯有憂色。市南子曰:“君有憂色,何也?”魯侯曰:“吾

學先王之道,脩先君之業(2);吾敬鬼尊賢,親而行之,無須臾離居(3);然不免於患,

吾是以憂。”

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術淺矣!夫豐狐文豹(4),棲于山林,伏於岩穴,靜也;夜

行晝居,戒也;雖饑渴隱約(5),猶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6),定也;然且不免於

罔羅機辟之患(7)。是何罪之有哉?其皮為之災也(8)。今魯國獨非君之皮邪?吾願君刳

形去皮(9),灑心去欲(10),而游於無人之野。南越有邑焉(11),名為建德之國。其

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慾;知作而不知藏(12),與而不求其報(13);不知義之所適,不知

禮之所將(14);猖狂妄行(15),乃蹈乎大方(16);其生可樂,其死可葬。吾願君去國

捐俗(17),與道相輔而行。”

君曰:“彼其道遠而險,又有江山,我無舟車,奈何?”市南子曰:“君無形倨

(18),無留居(19),以為君車。”君曰:“彼其道幽遠而無人,吾誰與為鄰?吾無糧,

我無食,安得而至焉?”

市南子曰:“少君之費,寡君之欲(20),雖無糧而乃足。君其涉於江而浮於海,望之

而不見其崖(21),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遠矣!故有人者累

(22),見有於人者憂(23)。故堯非有人,非見有於人也。吾願去君之累,除君之憂,而

獨與道游於大莫之國(24)。方舟而濟於河(25),有虛船來觸舟(26),雖有惼心之人不

怒(27),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28),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

必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人能虛己以游世(29),其孰能害

之!”

譯文

市南宜僚拜見魯侯,魯諸正面帶憂色。市南宜僚說:“國君面呈憂色,為什麼呢?”魯

侯說:“我學習先王治國的辦法,承繼先君的事業;我敬仰鬼神尊重賢能,身體力行,沒有

短暫的止息,可是仍不能免除禍患,我因為這個緣故而憂慮。”

市南宜僚說:“你消除憂患的辦法太淺薄了!皮毛豐厚的大狐和斑斑花紋的豹子,棲息

於深山老林,潛伏於岩穴山洞,這是靜心;夜裡行動,白天居息,這是警惕;即使饑渴也隱

形潛蹤,還要遠離各種足跡到江湖上覓求食物,這又是穩定;然而還是不能免於羅網和機關

的災禍。這兩種動物有什麼罪過呢?是它們自身的皮毛給它們帶來災禍。如今的魯國不就是

為你魯君帶來災禍的皮毛嗎?我希望你能剖空身形捨棄皮毛,蕩滌心智擯除慾念,進而逍遙

於沒有人跡的原野。遙遠的南方有個城邑,名字叫做建德之國。那裡的人民純厚而又質樸,

很少有私慾;知道耕作而不知道儲備,給與別人什麼從不希圖酬報;不明白義的歸宿,不懂

得禮的去向;隨心所欲任意而為,竟能各自行於大道;他們生時自得而樂,他們死時安然而

葬。我希望國君你也能捨去國政捐棄世俗,從而跟大道相輔而行。”

魯侯說:“那裡道路遙遠而又艱險,又有江河山嶺阻隔,我沒有可用的船和車,怎么辦

呢?”市南宜僚說:“國君不要容顏高傲,不要墨守滯留,便可以此作為你的車子。”魯侯

說:“那裡道路幽暗遙遠而又無人居住,我跟誰是鄰居?我沒有糧,我沒有食物,怎么能夠

到達那裡呢?”

市南宜僚說:“減少你的耗費,節制你的慾念,雖然沒有糧食也是充足的。你渡過江河

浮游大海,一眼望去看不到涯岸,越向前行便越發不知道它的窮盡。送行的人都從河岸邊回

去,你也就從此離得越來越遠了!所以說統治他人的人必定受勞累,受制於別人的人必定會

憂心。而唐堯從不役使他人,也從不受制於人。我希望能減除你的勞累,除去你的憂患,而

獨自跟大道一塊兒遨遊於太虛的王國。併合兩條船來渡河,突然有條空船碰撞過來,即使心

地最偏狹、性子最火急的人也不會發怒;倘若有一個人在那條船上,那就會人人大聲呼喊喝

斥來船後退;呼喊一次沒有回應,呼喊第二次也沒有回應,於是喊第三次,那就必定會罵聲

不絕。剛才不發脾氣而現在發起怒來,那是因為剛才船是空的而今卻有人在船上。一個人倘

能聽任外物、處世無心而自由自在地遨遊於世,誰能夠傷害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