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變紀事

莆變紀事是一冊記載清初莆田沿海遷界事變的珍貴史籍,系明代莆田縣人余颺所撰,較為翔實記載明末清初莆田沿海地區,經歷鄭成功海上起兵抗清,和清廷施行海禁遷界等事件,引發社會的重大動亂,對遷界事件記述尤為詳盡,是研究明末清初莆田政治、經濟及社會生活情況,一部價值較高的歷史文獻。

余颺《莆變紀事》余颺《莆變紀事》

簡介

《莆變紀事》是一冊記載清初莆田沿海遷界事變的珍貴史籍,系明代莆田縣余颺所撰。全書文不足三千字,較為翔實記載明末清初莆田沿海地區,經歷鄭成功海上起兵抗清,和清廷施行海禁遷界等事件,引發社會的重大動亂,對遷界事件記述尤為詳盡,是研究明末清初莆田政治、經濟及社會生活情況,一部價值較高的歷史文獻。
《莆變紀事》一書,向無刊本,僅以抄本行世,系福建省文史館編輯,江蘇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

作者

余颺 (?—1649),字賡之,自稱生長於蘆中,為蘆中之人,故號季蘆、蘆中人。莆田縣黃石鎮(現莆田市荔城區黃石鎮)人。明毅宗崇禎十年(1637)登進士第,授宣城知縣。他精敏果斷,廉潔愛民。到任後,數十年的積案,短時間內就全部清結。崇禎十三年丁父憂,奔喪乏費,縣民籌金助行,並為他蓋座生祠。服闕,知寶應、移上虞。時土寇攻城,余颺募捐民擊之,所俘依法處分,得總名冊,隨手即燒,保全不少無辜及脅從者,人感其德。明亡(1644)後返歸莆田。弘光朝(公元1645年,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授官禮部文選司,稽勛司員外郎,改廣東副使。魯王入閩監國,擢右副都御史,與朱繼祚在家鄉共同組織義兵抗清。城陷,不屈死,是一代抗清的民族英雄。著有《史論》、《識小集》、《蘆蠟》、《莆變紀事》、《蘆中集》等。

清廷遷界海禁事件

遷界時間

遷界海禁作為清初福建沿海重大事件,現有史乘不乏記載,對其實施時間多認為清順治十八年(1661)冬,新編莆田市志、縣誌亦然。《莆變紀事》之《虎患》目稱“庚子(順治十七年,1660)仲夏,有虎突至。不二年,而有遷界之變。”《人稀》目稱“壬寅之秋,截界令下。”文中二處均稱壬寅年即康熙元年(1662)遷界。此說與杜臻所撰《閩粵巡視紀略》一書記載相符,杜氏為清廷特遣巡辦復界事務長官,所記當有官方文案依據,可證《莆變紀事》對遷界時間記載的精確性。

劃界過程

《莆變紀事》《畫界》目載:“時有滿(州)大人蘇達海,巡歷形勢,定為清野之議,將邊海居人盡移內地……刻期十月內不遷,差兵盪剿。以壺山、天馬側入雁沁為界,初議猶存馬峰(今屬北高)、惠洋(今屬黃石)、笏石,及滿州官自來定界,並三鄉而截之。”

遷界行動

《莆變紀事》所記頗為詳盡:“(邊海界外)燔其舍宅,夷其壇宇,荒其土地,棄數百里膏腴之地,盪為甌脫”。起初,近界十餘里及大度通平海、莆禧一帶,“房屋盡毀,足跡如掃”;東沙(今屬靈川)、尾蓮塘等遠界地區,原塞未隳,居民復集其中。後京師派員巡界,勒令盡遷,鄉民負塞拒命,乃督兵攻下,系壘男婦入城。播遷之後,又大起民夫出界毀屋撤牆,又令巡界兵割清,使寸草不留於地,“至是一望荒蕪矣!”《畫界》目記述邊民內遷慘況:“方其時,就居城鄉,填門塞巷。有親戚者,興采葛依居之嘆;無親戚者,盡離鴻中澤之哀。糗糧薯麥,富者足支一年,貧者日月可計。於是,流離轉徙,死亡盪析。”移民們起初視為暫時辦法,後見焚屋撤牆,砍樹築寨,法禁日嚴,“始有無歸之嘆。”

邊界管理

《莆變紀事》《墩塞》目云:“界畛既截,慮出入者之無禁也,於是就沿邊厄塞,建塞四,墩十數,置兵守之”。“墩塞以石為身,石取界外屋址、墓石,至於豐碑窮碣,輦致靡遺。又起蓋墩寨內兵房官廳,木植瓦料,盡取民間。”塞周闊百六十丈,墩周闊十丈不等。由城外鄉民按戶征銀,照丁往役。“一寨之成,費至三四千金,一墩半之。拷掠鞭捶、死於奔命者,不知凡幾矣!”並披露巡兵營弁求賂索騙的腐敗行徑。南洋以天馬、陳墓為海道咽喉,每日放出驗入,各有錢多二三十金。每一換汛,營弁鑽求賂百四五十金。

遷界後果

《莆變紀事》以重筆濃墨記載了遷界事變,造成社會動亂的嚴重後果,及民眾生活慘狀。由於劃界遷民,致使沿海地區撤村毀屋,良田遺棄,居民無以為生,四處逃亡流竄,更有鋌而走險者,聚徒搶掠,加重了匪患。同時因大肆砍伐山林,破壞生態環境,逼使山虎闖入都市襲人,齧人事件踵生。加之連發水旱大災,三季失收,天災人禍並襲,民眾生活甚為悲慘。作者進而從歷史角度,專立《人稀》一目,考察明末清初莆田人口增減情況,深刻揭露海禁遷界事變,對莆田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重創。指出:“自倭寇擾亂,十年生齒損耗,嘉靖壬戌至崇禎甲申一百餘年休養生息……故吾鄉生聚之盛,未有過於崇禎時也。國變以後,丁亥戊子之亂,山海糾合,鄉樹一幟,家興一族,鄉與城仇,南與北敵,山與海閧,殺戮如草,白骨盈郊……壬寅之秋,截界令下。沿海孑遺,逃亡流竄,遍野哀鴻,不可收拾。加之甲辰、乙巳,水旱為災,百役並至。界內之民,死於刀役,死於飢餓,死於征輸,至有巷無居人、路無行跡者。而招安賊伙,又復加欺凌,土著殘黎,又無一聊生矣,吾鄉人民,真九死一生矣!”顯示其深刻史識,及其對民生的深厚同情之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